︿

投書:全民防疫 犧牲民主是必要之惡?

林揚修 2021年05月27日 00:00:00
民主監督制衡機制在面臨災害時退縮踟躕,若失能的立法、司法權無法替人民檢視暴衝的行政權力,人權也將因此退縮。(攝影:張芳瑜)

民主監督制衡機制在面臨災害時退縮踟躕,若失能的立法、司法權無法替人民檢視暴衝的行政權力,人權也將因此退縮。(攝影:張芳瑜)

肇始於超前佈署之失敗

 

全球疫情去年初於武漢爆發,旋即殃及世界,死亡人數破百萬,臺灣幸於東亞、歐洲相繼淪陷時,不但迅速意識到即將來臨的病毒危機,同時更進一步落實邊境管制,儘管缺乏國際奧援,不能即時取得相關資訊,仍然有效遏止國內疫情蔓延。前幾次的抗疫成功,隨之而來的穩定控制與歐美嚴重成長的死亡人數形成鮮明對比,此一階段政策成功,被執政者歸因於迅速開啟疫情指揮中心統一指揮之效,藉由行政權立即介入,執行一連串超前於國外的應變措施,始得控制國內穩定,同時「超前佈署」成為政治口號,力圖下一次疫情來臨前,依舊可以防患未然。

 

隨後,防疫政策採邊境圍堵,國內原有的諸多防疫行政指導廢弛,官民一致認為守住國門即守住健康,在去年四月紓困條例通過後,給予疫情指揮中心全權擬定政策空間,監察院亦對於一切疫情相關措施採事後審查,以利行政作業立即且隨時有效。當一切節制行政權的相關院部一一為指揮中心讓步之時,執政者到底「超前佈署」了什麼即應由全民檢視。

 

今年五月中旬疫情爆發,臺灣面臨前所未有的窘境,一周裡日日不間斷的記者會不再捎來喜訊,而是日漸增加的確診數,中央記者會結束後,各災區政府接力直播,更新新一日的防疫政策中,不難看出我國針對災害應變不足:確診前階段,篩檢量日日延遲,疫調人手嚴重短缺,體現在大量「校正回歸」之確診數上;就確診患者而言,重症者恐將面臨負壓隔離病房不足,輕症者在檢疫中心、防疫旅館尚未整備下,甚有暫時居家一人一室隔離狀況,乃至死亡個案在死後才確診,再再顯示醫療瀕臨極限。對於尚未染疫者的非常管制,如停課、實名制等,並未立即有配套軟硬體設備銜接,雞飛狗跳下造成機關運作空窗,衝擊經濟。至於政府單位,由於數位立委助理確診,議事平臺關閉;律師確診後,法院審理也隨之停擺。當我們去年嘲笑著川普、強森、普丁一一確診時,全國上下卻忘了自己也將面臨類似狀況,情況嚴峻的現在,指揮中心一聲令下,得來不易的民主機制即刻停擺,很難不讓人有所質疑。

 

滾動侵蝕民主制度

 

疫情爆發,每日狀況各殊,防疫政策從「超前佈署」轉為「滾動修正」,專家們組成的指揮中心針對每日確診人數研議隔日的行政命令,挾去年修訂完成的紓困條例作為法源依據,在衛生局人力不足下授權警政單位執法進行各種裁罰。然而這樣的授權不能只是記者會上的口頭授權,背後的書面命令或所依法規不論基層警察或受罰民眾無人知悉,形成了指揮中心-警察治國的非常時期統治形態。

 

再者,諸多防疫規定如隔離、限制營業等措施,均侵害人民人身自由、工作權等基本權利,訂定相關規定的同時,立法機構關閉,自惶惶於疫病傳播之中無法運作其職權,一切僅用萬能第七條作為授權依據,除了顯見「超前佈署」的謊言、對於疫情嚴重國家研究之蔑視以外,更凸顯民主監督制衡機制在面臨災害時退縮踟躕,失能的立法、司法權無法替人民檢視暴衝的行政權力,人權也因此退縮。

 

作為立法權監督質詢的替代,記者會的提問時間,第四權發揮重要且唯一的功能。觀察記者提問,卻多半是替指揮中心進行政令確認、宣導、普及,制衡手段依舊缺乏,加之執政者輿論操作與在野黨公關能力低落,欲期待記者們協助人民監督實有困難。

 

即時修正、「滾動進行」的防疫政策因為代議士有染疫之虞,理所當然地免除受質詢、預算限制與冗長審議程序而能發揮最大行政效用,同時在定期選舉制度仍存續的情況下也較容易擔負政治責任,然而在權力分立架構下,你我正經歷的此刻無疑是行政權獨大的非民主時期,左右每位國民的日常生活。

 

來自人民的戒嚴復辟

 

臺灣經歷長達卅八年戒嚴時期,期間國民黨政府對於言論自由的迫害罄竹難書、擢髮難數,幸而在諸賢努力下成功民主轉型,臺灣人始受正常公民教育,自豪於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擁抱多元意識形態,形塑出臺灣人的共同想像。自廢除刑法一百條抗爭、解除黨報禁,及至兩年前同性婚姻合法化、去年通姦除罪化,均顯示臺灣擁有更加多元的社會聲音,躋身人權之國行列。

 

然而在疫情嚴峻的此刻,兩黨執政者們紛紛開啟「官方」記者會,統一來自國家權威的防疫政策與病毒認識,以此教育萬民,對於「假」消息來源處以重罰。不可否認假訊息對於社會不特定人的危害,然而當是與非的判斷權力交由國家掌握,無疑會形塑社會意見趨於一致,同時製造對於政府在知識上權威的高度信賴與依賴,這樣的政策反噬我們引以自豪的多元價值,回歸政府專家之唯一服從,壓抑意見交換的可能。

 

記者會發布後,人人獨尊於指揮中心唯一解釋,倘若同時有不同意見激辯,尚無法使社會單一化。臺灣言論自由的真正挑戰在於來自每個人心中警總的復辟,在所有社群場域裡打壓異己,任何對政策有所質疑的言論,紛紛斥之為異端,盲目服從規定、為執政者造神,一味肯定指揮中心付出努力,卻忽視也無法為這次疫情爆發歸責,沉溺於過去防疫榮耀之中失去理性思考能力的人民,成為眾多由下而上的言論霸凌者之一,後解嚴時代的人民心中無比認同自由多元價值,其網路上的留言評論卻與之背道而馳。

 

民主真諦在於每位國民保持客觀理性與不信任的態度,一一檢視政府作為,而非在國家政策或制度設計潛移默化下,斷然接受權威言論控制後,奮身作為網路上的思想警察,卻忘記了權威顛倒字詞便是眾人揚棄的威權。

 

民主的盡頭

 

誠然,筆者對於此刻中央立法司法、地方立法機關的程序停擺與媒體近用之失權,及此狀態對於臺灣好不容易建立的民主制度持悲觀看法:中央藉日復一日的記者會取得大量、近乎所有媒體版面,使議題建構上圍繞防疫打轉,不僅扼殺他種防疫方式的公平討論,同時也使防疫以外的政策失能被人民忽略--一周內兩度停電、臺灣中南部缺水窘境除了總統致歉以外不見任何政治承諾或改善方式,疫情剝奪著人民生命健康,難道水電並非基本生活所必需?

 

睽諸國外疫情始末,多半經過長達數月的非常時期,透過施打疫苗來撲滅。臺灣疫苗取得受制於中國壓力以及國際疫苗外交縱橫捭闔,國產又尚有疑慮,無法即時提供民眾大量施打來杜絕病毒傳播,顯見臺灣這段防疫期間勢必將持續一段時間。若防疫期間乃是民主制度廢弛的修飾語,作為人民在掌握每日確診數字外,毋寧更須時時刻刻檢視政府恢復各機關運作的時程,不能因時空環境特殊便肯認非常狀態無盡持續,那麼我們曾經自豪的憲政秩序,才有迴光返照的可能。

 

※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輔系公民與領導學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