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能絆倒民進黨的不是郭台銘

主筆室 2021年06月03日 07:02:00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欲申購500萬劑德國BNT疫苗捐贈台灣,其妻曾馨瑩代表永齡基金會遞交採購疫苗8項文件給中央。(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欲申購500萬劑德國BNT疫苗捐贈台灣,其妻曾馨瑩代表永齡基金會遞交採購疫苗8項文件給中央。(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傳染病防治法》第七條規定:「主管機關應實施各項調查及有效預防措施,以防止傳染病發生;傳染病已發生或流行時,應儘速控制,防止其蔓延。」甫修正通過的《嚴重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七條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用白話文來講,根據這兩條文,當嚴重傳染病發生時,一級開設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了防堵疫情的蔓延,可以統籌所有的資源,甚至排除若干現行的法律框架,「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是所謂的「霸王條款」。

 

法律條文有這種「霸王條款」當然會引起爭議,去年疫情發生之際,指揮中心在「禁止醫護人員出國」以及「用手機追蹤居家檢疫者行蹤」的兩個議題上,或多或少都引用霸王條款作為法律依據;當時,台權會等民間團體都提出質疑,認為相關條文太不明確,形同空白授權,失去比例原則等等。但最後在台灣疫情逐步受到控制之後,相關爭議也就不了了之。

 

疫情緊急,各不同的民間團體與地方政府想直接向國外進口疫苗,行與不行?這幾天有各種不同的法律與政治論戰。舉上述的例子只是要強調: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疫情指揮中心真心想協助民間團體進口疫苗,援引霸王條款,排除《藥事法》以及各種行政上的繁文縟節,其實也只是在轉念之間。

 

災難時刻,行政作為的比例原則很重要。一方面,行政體系必須衡酌緊急危難的狀況謹慎地依法行政,但另方面,又要體察民心的焦慮與恐懼進而回饋民意。若行政部門耽溺於行政流程或各種不可言說的政治理由,無法即時回應變局,自然會削弱其領導權威,不利於疫情指揮;反之,當行政體系能夠適切地「展現魄力」,一定會被回饋予更多的正當性,反有利於執政者後續統整疫情。

 

不可諱言,中央政府一開始對於這波民間企業與NGO組織出手洽購疫苗是相當遲疑的,遲疑的原因或本於對新冠疫苗商購難度的認知,也可能是有難言之隱的政治因素;但在疫情大起、民心恐慌,對疫苗需求孔急之際,執政者看似「打壓郭董」的態度,其實是傷害了自己的威信。影響所及,也成為傳播「擋國際疫苗是要圖利國產藥商」、「炒股」等陰謀論的沃土。今年初,有近六成的台灣人接種首選為國產疫苗,但昨天出爐的民調卻顯示,在有其他國際疫苗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僅剩不到兩成的台灣人願意選擇國產疫苗。

 

其實,衛福部早在去年10月就已經訂出國產疫苗緊急授權(EUA)條件,要求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人數須收案達三千人,且追蹤一個月,確認安全性和有效性後,即能上市量產。這個授權標準當時固然引發學界之間的不同議論,但當時就連國民黨團都主張要為國產疫苗研發多加補助、鬆綁法規,在政治上並無太大歧見。如今,反因為一個錯誤的政治判斷,傷害了國產疫苗未來的布局與發展。

 

郭台銘要進口500萬劑BNT疫苗,只要能確保是德國空運、直接來台,政府唯一該有的態度就是開門走大路,從旁協助,樂見其成。未來能夠成功,當然是郭台銘的本事;不幸失敗了,也是郭台銘自己要面對。除非民進黨自己心有罣礙,憂讒畏譏,刻意想用政治一別苗頭;否則,能絆倒這執政黨的絕不會是郭台銘。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民進黨政府原本的疫苗政策,許多人用後見之明抨擊執政者「疫苗在哪裡」、「超前部署在哪裡」,這固然讓守護台灣一整年的防疫團隊心生不平,但這就是民主。老百姓不會記得你過去做了多少,但一定會緊盯著看你現在怎麼對待他?不要耽溺過去的成功,快速地回饋民眾的需求,進而引領民意,這才是災難時刻該拿出來的政治領導。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