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錯失光電,台南蘆竹溝的漁村轉型又要何去何從?

在地人 2021年06月08日 13:50:00
漁電共生確實能為漁村帶來看得見的轉變,圖為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推動漁電共生。(邱家琳攝)

漁電共生確實能為漁村帶來看得見的轉變,圖為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推動漁電共生。(邱家琳攝)

蘆竹溝是位在台南北門區將軍溪出海口的漁村小鎮,以養殖蚵業名聞全國,當地不乏世代養殖的蚵業世家,曾撐起了蘆竹溝的經濟命脈。然而,全國漁村面臨的轉型問題在蘆竹溝也未能避免,隨著漁村人口高齡化、勞動力流失,甚至因地層下陷帶來的海水倒灌、土壤鹽化、潟湖陸化等問題接踵而來。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不穩定,也讓蘆竹溝賴以為生卻對環境異常敏感的養殖蚵業受到威脅,今年台南更是因缺水導致牡蠣「空包彈」,出現大規模的棄養潮,不僅令人思考蘆竹溝的未來生計不能再只靠牡蠣養殖,轉型的壓力迫在眉睫。

 

水上型太陽光電案場實例圖(資料來源:Shutterstock)

 

農委會106年時將蘆竹溝列為「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內不利耕作土地」,評估解封該地的土地使用限制,蘆竹溝得以思考透過其他產業為漁村注入新的轉型動力。根據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的資料顯示,蘆竹溝所在的北門區一直是台南地層下陷嚴重的區域。截至108年為止,北門、學甲兩地每年以1到3.3公分的速度下陷,其原因主要來自附近水產養殖漁業嚴重超抽地下水所導致,水利署更於107年將蘆竹溝所在之北門地區列為地下水第一級管制區域,對於需要抽取地下水的養殖業自然形成約束,且因不可逆的土壤大面積鹽化關係,土地難以做其他利用。面對養殖產業的不穩定性,倘若無人願意養殖,土地就只能任憑閒置,這也造就蘆竹溝擁有大量閒置荒廢魚塭的景象。

 

台南市地下水第一級管制區(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

 

隨著農委會放寬土地使用限制,地層下陷嚴重、鹽化的區域配合再生能源政策,可以進行再生能源開發,蘆竹溝也因此迎來一個經濟結構轉型的機會。經濟部於2020年3月2日核發施工許可,同意容許使用面積7.3公頃以開發太陽能,同時台南市政府亦要求開發區內必須有 30% 的隔離帶。最終開發團隊在評估發電效益、生態環境以及社區安全等綜合因素後,將太陽光電板的規劃面積退縮至5.5公頃,在兼具環境保護與社會共榮的前提下完成綠能設置目標,同時也藉此活化閒置土地。不過透過觀察,當地仍有少數居民反對,認為蘆竹溝不需要改變,而是可以運用蚵業、潟湖遊筏翻轉當地的經濟,然而根據台南市水利局的分析,北門區將軍溪出海口正面臨沙洲流失的威脅,其正以每年10公尺的速度向內退縮,連帶造成潟湖淤積陸化,這些自然因素也說明了蘆竹溝或許是需要光電產業的協助,獲得更多轉型的籌碼。

 

事實上除了蘆竹溝外,台灣沿海近年有相當多的綠電轉型案例,其中不乏由光電帶動漁村改造的成功典範。台泥綠能公司與台鹽綠能公司合作在嘉義縣布袋鎮和義竹鄉交界,興建台灣首座大型漁電共生案場,就是將養殖漁業與綠電結合,並透過科技即時監控水質、含鹽量,提升漁獲產值與效益,同時也帶來新的機會,成為漁村智慧轉型的成功案例。無獨有偶,台泥位於嘉義的漁電共生案場也已動工,未來將協助漁民建立科技養殖系統,改善養殖場域,建立溫室漁塭以適應當前極端氣候,增加漁村發展的機會與可塑性,可見漁電共生確實能為漁村帶來看得見的轉變。

 

站在漁村轉型的十字路口上,蘆竹溝顯然無需放棄牡蠣養殖,甚至「婉拒」光電的進駐。畢竟養殖蚵業、觀光發展與光電開發並非只是個零和賽局,各種水面型光電、漁電共生案例已經提供兩者共存的可能。隨著蘆竹溝地質、觀光條件每況愈下,突破困境的路似乎愈走愈窄,光電僅是提供一個有別於過去的開發經驗,讓蘆竹溝有機會從一個養蚵漁村小鎮,變成一個兼具蚵業文化傳承與再生能源的「再生」聚落,以找到新的漁村亮點與立足之地。

 

拒絕光電的蘆竹溝,可能就此錯失一個漁村轉型的契機。畢竟以當前綠能技術,完全可以實現科技與養殖共存共榮。傳統養殖產業面臨轉型抉擇的當下,如何利用光電科技,結合漁村的在地資源與創造在地就業機會,絕對是我們所樂見。若錯過這次,下一次轉型的機會,可不知何時才能到來。

 

※作者為蘆竹溝在地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