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水災,香港人為何不再熱心捐助?

何清漣 2021年08月03日 07:00:00
鄭州水災後,中國當局關於水災宣傳仍然未脫老套路,只有慣例的捐款這一折戲,遠不如往年熱鬧。(湯森路透)

鄭州水災後,中國當局關於水災宣傳仍然未脫老套路,只有慣例的捐款這一折戲,遠不如往年熱鬧。(湯森路透)

鄭州水災後,中國當局關於水災宣傳仍然未脫老套路:一是強調天災的嚴重性;二是宣傳政府搶險的主動性;三是儘量降低災害中死亡人數;四是洪水無情人有情,四方馳援。然後樹立捐款榜樣,動員民眾捐款;五是準備化解災害追責壓力。

 

今年因政府搶險的主動性無從捏造,於是改成宣傳民間英雄,「英雄不會從天而降,只會由凡人淬煉而成」這句臺詞感動了很多人(當然,這些人確實應該讚揚)。化解追責壓力較往年要難一點,因為河南省及鄭州市氣象局發過上千次預警的資訊及相關紅頭文件的消息不脛而走,已經做了鋪墊。

 

只有慣例的捐款這一折戲,遠不如往年熱鬧。緣何如此?首要原因當然是民間冷淡之極。除了媒體報導的各省馳援、大企業認捐之外,還缺少了一個人們極為熟悉的捐款者——香港各界人士。

 

香港人為何不再捐款?

 

住在深圳多年,電視節目也只看香港的,對香港人好行善舉我再熟悉不過。在2013年「雨傘運動」之前,大大小小災害,無論規模,無論窮富,香港人總會踴躍捐款,包括一些經濟狀況並不優裕的工薪階層與退休者,都會表示心意。

 

2013年是個轉捩點,「雨傘運動」後,北京下決心實施「香港二次回歸」計畫,香港的自由空間迅速侵蝕,香港人對大陸的認同感嚴重下降,這從香港大學及對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所做追蹤研究可見。香港大學這一調查起始於1997年8月 ,其時調查顯示,34.9% 形容自己是「香港人」,18.6%選擇「中國人」;認同自己為「中國」的比例曾在2008年達到38%,是97後最高點,往後相關數字逐漸下滑。2014年調查,只有8.9%香港受訪者自覺是「中國人」。

 

「雨傘運動」後,北京下決心實施「香港二次回歸」計畫,香港的自由空間迅速侵蝕,香港人對大陸的認同感嚴重下降。(湯森路透)

 

2019年3月中旬,香港發生持續數月的「反送中」,港人反抗日趨激烈,陸港關係完全撕裂。到了6月,中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徐焰一段講話視頻在網上流傳,其中有這樣的說法:香港社會基礎是中國最壞的,比臺灣都壞,香港居民的成分,1/3是接受港英教育的原住民;1/3是1949年至1950年被共產黨清算鬥爭掃地出門跑出去的(最壞的,對共產黨刻骨仇恨);1/3是三年災害大饑荒逃出去的。「香港還有鬧港獨的雨傘革命。就是國際反華勢力想把香港變成反共橋頭堡。……現在的年輕人鬧事,關鍵是他的家長壞,加上這個教育問題。……」這段話火上澆油,讓傷透了心的香港人更加決絕。北京面對港人的決絕毫不讓步,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香港人完全失去了英治時期曾享有的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為避免政治迫害,不少香港青年只好遠離他們熱愛的故鄉,移民他國。

 

大陸人並未全忘港人情

 

徐焰這段「香港人是壞人」的視頻流出去後,大陸一些明白人知道是一派胡言。有人寫了一篇《往事回首:我絕不相信香港人是壞人》(2019年8月11日),專談汶川地震那次香港對大陸的無私援助:2008 年,香港賑災捐款超過 230 億。其中,當年香港太多富豪、名人、企業家參與到這場救災中來,除港府之外,香港的民間捐款高達 130 億港幣。汶川地震後不到 10 小時,香港就組建了第一支醫療隊奔赴四川。不到 24 小時,港府搜救隊與香港飛行服務隊出動。接著,香港又增調了最先進的美洲豹直升機、捷流定翼機飛到四川。香港在這些年裡,援建了近 200 個災後重建項目,分佈在四川的 12 個市(州)58 個縣(市、區),從這些項目中受益者多達 2,600 多萬人。

 

香港對大陸的幫助當然不止這一次:香港回歸前6年的1991年5、6月間,大陸爆發「華東水災」,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受災,其中受災最嚴重的安徽省,4800萬人成為災民,占全省人口的70%,街頭遍佈災民,香港方面,短短10天內就籌集了賑災款總額達到4.7億多港元,還有不少救災物質。那時中國剛從極端窮困中走出,這些救災物質實屬雪中送炭。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香港各界捐款6.8億,在全球捐款當中,香港捐款位居第一。2002年的非典、2008年的南方雪災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每逢危難,不論是災區救援還是捐款重建,處處可見港人的身影。多年以來,中國大陸接收的境外捐贈,尤其是現金捐贈中,來自香港的捐贈所占的比例一直都是最高的。 

 

據總部設在英國的「慈善援助基金會(Charities Aid Foundation)」頒佈的《2013年慈善捐助指數世界排行》,表中資料顯示:在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排名第17位。美國位列第一,中國大陸則居於第133位。此外,「2013年曾有捐款行為的港人占香港總人口的6成之多,位列全球第10」。「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調查中發現,港人人均每年捐出2000港元,加上企業的捐款,全港一年的捐款總額每年都高達100億港元左右。

 

將這樣樂捐慷慨的港人逼成如今對鄭州水災冷漠對之,完全是中共愚蠢的治港政策導致,所謂「香港二次回歸」、港版國安法將徹底改變香港人的生活方式。這次鄭州及河南水災,一向踴躍捐款的香港,異乎尋常地冷漠,只有全國政協委員、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商人等捐助了數千萬。前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認為,今次鄭州發生水災,香港人心態上已發生變化,這與回歸24年,普遍香港人對一國兩制失望有關,而更重要的,是影響香港人的愛國和身份認同感,導致對中國的災情表現得冷漠。看到香港青年遠赴他鄉的背影,體驗到港人的絕望與悲憤,我突然想起一句文革用語「某某自絕於党、自絕於人民」,我認為,這話用在今天的北京與香港關係上正合適,香港人這次沒有如以前一樣,每逢救災,踴躍捐款,完全是中共自絕於香港人民所致。

 

多年以來,中國大陸接收的境外捐贈,尤其是現金捐贈中,來自香港的捐贈所占的比例一直都是最高的。 (湯森路透)

 

少數對香港人缺乏善意的大陸人經常說,香港人憑什麼要一國兩制?都是中國人,我們能夠在這制度下生活,香港人為什麼不能與我們一樣?那些人非常狹隘,出於「恨人有、嫌人無」的嫉妒心理才會如此認為。好比一個家族,如果有一個富足的兄弟姐妹,困難時還有人伸手幫助。留得一個富足自由的香港在,何至於今天鄭州水災發生,香港人表現如此冷漠。

 

1980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沒有港臺商人進入大陸投資,引入外資將成空話。隨著歐美日韓資本大量進入,港臺資本尤其是中小資本的地位日漸下降,中港關係與兩岸關係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對於香港人來說,走到今天這步不是他們的選擇,因為主動權不在他們手中。但我相信北京在加強對香港的治權同時,面對一個日漸內地化的香港,一個不能再為他們產金蛋的香港,即使僅從功利角度考量,將來也會有後悔的一天。(本文經作者授權刊出原出處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