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振興不是紓困 別傻傻分不清楚

陳嘉宏 2021年08月11日 07:02:00
疫情之下,多數人都有危機意識,把領到的現金存起來不是學術理論,而是生活現實。(攝影:蔣銀珊)

疫情之下,多數人都有危機意識,把領到的現金存起來不是學術理論,而是生活現實。(攝影:蔣銀珊)

去年中旬,政府大發三倍振興券,柯文哲看衰說,台灣經濟回不去了,「振興券一點振興效果都沒有,有念書的經濟學家都知道,如果不服氣,你去找個有頭有臉經濟學家來講好了!」

 

不過,台灣著名的經濟學者,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前《經濟日報》總主筆在報端發表〈振興券大可以狂勝消費券〉一文,盛讚三倍振興券的決策若能集中火力、一擊成功,「整個台灣將醞釀出一股猶如嘉年華會的熱鬧氣氛,將三月以來的愁雲慘霧一掃而空。」馬凱當然不會是「沒有念書的經濟學家」,曾在《經濟日報》服務的他,更不可能是幫忙政策圍事的經濟學者。後來,台灣經濟的確沒有「回去」,而是一如馬凱的預言,在2020年的全世界前30大經濟體裡,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第一名。

 

在這波有關振興五倍券的爭議裡,所有的論點及正反方的說詞,與去年中旬針對三倍券的攻防幾乎如出一轍。其中最重要的爭執點就是:「為什麼不發現金」?

 

其實,過去三個月,針對受疫情遭重創的行業與個人,政府已經發出了近千億的現金了。諸如,中低收入戶除加碼補助外,還有急難紓困1到3萬元;農漁民生活補貼1到3萬元;孩童家庭防疫補貼1萬元,發給250萬人次;勞工紓困貸款每人10萬元,共有117萬人請領,其他還有艱困企業薪資補助,以及企業紓困貸款等等。

 

紓困總會掛一漏萬,必須仰賴既有的社會救助系統接住該被幫助的弱勢者;但無論如何,紓困金是發下去了。發得多不多、對不對,有沒有到位?都可以討論,但是拿紓困的目標來評論振興的手段,卻是牛頭對不上馬嘴,惡意錯置。

 

台灣的經濟看似受到疫情重創,但不同的行業別各有不同的影響。以零售業來看,網路銷售逆勢增長,民眾常要囤物資的超級市場賣況更好,倒是百貨業受到重創。而公務員及白領上班族領固定薪水,幾乎不受到疫情影響,但是餐飲服務業卻奇慘無比。換句話說,每個行業別受疫情影響的程度不同,齊頭式地發給一樣的現金,這不是公平,而是將有限的資源虛擲浪費。

 

至於宣稱發現金會被存起來,被外界批評是「何不食肉糜」、「生吃都不夠,怎能曬干」;是否如此?只要看看日本去年的例子,就一目了然。在全國人民領到政府發的10萬日圓後,日本去年的儲蓄率由2019年的2.3%大幅增至11.3%,家庭現金存款在去年三月底逆向增加30兆日圓,但家庭消費水平低宕,全年經濟成長率還衰退4.8%。

 

此外,台灣人儲蓄率36.3%,世界排名第7;日本人儲蓄率25.3%,世界排名47,台灣人甚至比日本人還愛存錢。疫情之下,多數人都有危機意識,要為不可知的未來預作準備。會把領到的現金存起來,這不是學術理論,而是台灣人的生活日常。

 

振興券的目的在於刺激消費者的「額外花費」,產生新的經濟動能;但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限定花用的時間(從半年、三個月到一個月,越短越好),限縮振興券的用途(諸如限定在受疫情創傷最深的百貨、旅遊與餐飲業);換言之,讓振興券只能投入在特定行業别,越不像現金那麼方便使用,反而更能有效減少它的替代效應,達成經濟加乘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關於振興券的爭執與攻防,會導致政府制訂更「方便花用」的振興券政策,這反而與其政策目標相悖。

 

持平而論,消費者的替代效應很難估算,振興券能產生多少經濟動能,只能理論推估,也未必有政府評估報告的神效。但無論是馬政府時代的消費券,蔡政府去年的三倍券,到今年的五倍券,這種限定用途與時間的振興券,就是強迫民眾花錢,其短時間刺激消費的功能,絕對是發現金做不到的。

 

振興不是紓困,活絡經濟不是要救急救窮;讓橋歸橋,路歸路,別傻傻分不清楚,這是討論五倍振興券政策最起碼的態度。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