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儉:陳柏惟被罷免 下一站公投

方儉 2021年10月25日 07:00:00
民主,有時候就是願賭服輸,接受自己不願接受的結果,才有改進的機會。(攝影:張哲偉)

民主,有時候就是願賭服輸,接受自己不願接受的結果,才有改進的機會。(攝影:張哲偉)

台中立委陳柏惟在10月23日被罷免後,幾家歡樂幾家愁(仇)。不論你的想法如何,陳柏惟在被罷後的午夜臉書「一粒心肝猶算勇健 有時猶是掠袂準運命」,他感謝所有投票的人,不管是支持或反對,都行使公權利,也是台灣民主深化的關鍵。最後一段「明知路歹行,勇氣承擔;路還很遠,咱作伙憨憨的行。」這樣的心胸氣度,是健康、進步的。

 

每次選輸的人,把《選罷法》當成最大的戰犯,怪罪罷免門檻太低,要再修法(贏的時候就不這麼說了)。民主,有時候就是願賭服輸,接受自己不願接受的結果,才有改進的機會。

 

前一陣子,環保團體論戰核四問題,有人提出2018年公投否決了電業法第95條之一的「2025非核家園」,蔡政府是否就應順應民意,思考2025之後的核電政策?

 

30多年前在推動公投時,當時台灣支持核能的人佔了95%以上,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核電公投,必輸無疑。我當時認為即使公投要核電廠,我會接受公投的結果,願賭服輸,要有核災,大家一起死,一起逃就是了。

 

在我的價值天平上,公投的民主價值,遠比要不要核電更重要。如果核四重啟公投過關,蔡政府必須重啟,即使是一個必死的死局,也要去執行,因為會有如此結果,在我看來,是蔡政府執政7年多來並沒有讓核電、核能管制的資訊透明化,挪張椅子都會造成核電廠跳機的荒謬劇還演得下去,513、517兩次台電管理不善的大停電,台電董事長、總經理都安然無事,完全悖離了管理與責任的原則,反而不唱缺電,才讓人民誤以為需要核四、核四還能蓋得起來。

 

解嚴後的一段時間,台灣資訊爆炸,大鳴大放,社會運動勃發,多次街頭示威,讓台灣人逐漸看清核電的問題、風險,到了2011年日本311福島核災,台灣反核意識達到高峰,蔡英文競選2012總統,提出「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但是沒有廢核的路徑圖、完整的政策、預算規劃,2016年蔡當選後,「非核家園」是一個政治神主牌,重意識形態,而缺實質內涵與具體的產業規劃。 2017年1月通過的電業法修正案,名義上是電業自由化、綠能先行、2025非核家園,實質是確立了台電一家獨大外,綠能、發輸配售電分離、電力需求面管理、均化電力成本等重要的電業工具都是空談。不說別的,光是台灣投資上兆的綠能,其可行性研究,產業關連表,人才技術交流轉移、Turnkey,最後對GDP和產業的長中短期影響,都缺乏量化的數據和管考機制,從「專案管理ABC」來看,根本就是個不及格的計劃。

 

空洞的20-30-50(20%再生能源,30%煤電,50%天然氣)毫無系統性的規劃與調適戰略,結果造成綠能到處圈地、圈錢,甚至是國際洗錢,苦了農地、埤塘、魚塭、濕地、漁場;漫無目的,且無限制開發天然氣接收站,把台灣的優先環境帶入萬劫不復的末日,只是讓少數人獲利,多數人受害受罪,更糟的,是無法解決台灣的電力供需系統性的問題。

 

最近中國、印度,甚至連歐美都鬧「缺電」,可能他們都看到台電的「缺電超前布署」,意圖打壓綠能(風不吹,沒太陽就沒電),和火力煤、天然太貴,再加上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即,用核能減碳呼聲甚囂塵上,儼然是在2008核能復興年再度上演,剛好是311核災10年,已是人類集體恐懼記憶的極限。

 

可惜在英文把缺電(power shortage)、停電(power outage)分得很清楚,但在台灣只要一停電,就是缺電,缺電就是缺核電。民眾、官員、媒體在台電長期馴化下,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另類思維,就連很多自認為「環保、反核人士」也都深信不疑。

 

12月18日的四大公投,護藻礁是民間團體提出的,萊豬、核四重啟、公投綁大選都是國民黨提出的,基本上這都是對蔡政府執政的不信任投票。這些民生議題,也很難把「抗中保台」綁在一起,或許這次陳柏惟罷免案藍綠對決,熱戰造成超過50%的投票率,民進黨可能會採取冷處理方式壓低投票率,但是過去高雄、桃園、台中的三次罷免案,至少也有28%(桃園王浩宇罷免案)的投票率,其他3次皆高於40%,都未因未過投票率門檻而無效,看來台灣民主化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

 

作者認為,護藻礁公投,是真正人民意志與執政者慾念的對決,其結果才是構成深遠的影響。(本報資料照片)

 

我並不太在乎核四重啟公投的結果,因為不論通不通過,核四都不可能蓋得起來,這是物理工程不可行問題,和民主投票的結果無關。即使通過,只是再花幾百億、幾千億,還是個蓋不起來的電廠。沒辦法,執政者沒有充分揭露台灣核電危機的實情,人民就要為此付出代價。

 

反倒是護藻礁公投,才是真正人民意志與執政者慾念的對決,其結果才是構成深遠的影響。其實這四個公投,都是執政者資訊不公開透明,欠缺人民參與的雅量,以及枱面下黑影幢瞳交易的結果,是會耗費不少社會資源,但這些和台灣的民主進程比起來,不算什麼。

 

陳柏惟寫的「明知路歹行,勇氣承擔;路還很遠,咱作伙憨憨的行。」不正是台灣民主之路的寫照,只是希望未來資訊透明揭露,人民不需要每次投票都在「憨憨的行」。

 

※作者為公民電力公司發起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