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宏專欄:小黨不是側翼 小黨之用大矣

主筆室 2021年11月12日 07:02:00
康駿銘是香港人,是基進黨在宜蘭籌備辦公室的主任,也是基進黨在宜蘭的第一個黨員。(圖片摘自台灣基進基進宜蘭黨部臉書)

康駿銘是香港人,是基進黨在宜蘭籌備辦公室的主任,也是基進黨在宜蘭的第一個黨員。(圖片摘自台灣基進基進宜蘭黨部臉書)

康駿銘是香港人,在台灣讀完大學後於2014年回到香港,本來計畫在2022年才重返回台灣生活,卻在那幾年經歷雨傘革命與反送中運動,對於香港的環境感到厭倦,毅然在2019年提早離開香港來台灣開餐廳與民宿。今年年中,基進黨的黨主席陳奕齊突然到宜蘭找上他,問康駿銘有沒有意思要加入基進黨?幾經考慮,康駿銘成為基進黨在宜蘭的第一個黨員。

 

康駿銘說,經過幾年的社會經驗洗禮,覺得自己跟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無法安於生活。而他也發現在台灣,聲援香港的在台港人越來越少,與其再花力氣讓台灣人關注香港,不如自己來做。他表示,投身政治就會有野心,當然希望未來會有更大的政治力量, 希望自己十年後能夠有機會在台灣參選立委。

 

康駿銘在基進黨很快就冒出頭了,他現在是基進黨在宜蘭的籌備辦公室主任。如果他一路在宜蘭從政,十年後要參選宜蘭縣立委並當選,的確還是有不小難度;不過,他若能鮮明地扛起移居港人、基進黨青年從政的大旗,要在宜蘭當選縣議員其實有不小的可能性。像康駿銘這樣的年輕人,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派系支持,幾乎不可能在傳統的台灣兩大黨裡一路從基層從政到選上公職,但基進黨這樣的小黨卻給了他機會。

 

許多人厭倦台灣的藍綠惡鬥,但這背後其實有台灣政黨發展的歷史因素,也深受台灣贏者全拿的總統選舉及立委單一選制影響,實在很難完全避免。但儘管如此,台灣人還是可以試著讓台灣的政黨顏色更繽紛,讓包袱比較少的年輕人多一點參政的管道,讓弱勢邊陲的聲音能夠被更多人聽到;這個時候,小黨的存在價值就格外重要。

 

民進黨已經創黨超過30年,兩度中央執政,無論就政黨的論述主張、人才甄拔與提名機制都走向官僚化與科層化。若非擁有極高的聲量與知名度,或者依附派系拔擢,甚而是政二代、官二代、財團二代,一個毫無背景的年輕人若想從民進黨起步從政,其實非常困難。此時,像時代力量、基進黨這種「泛綠小黨」就給了這種年輕人從政的機會,而當小黨年輕化,也會直接刺激民進黨加速青年從政人才甄拔。太陽花學運後,民進黨大量甄補學運世代的年輕人入黨,其實就是拜時力的壓力所賜。

 

當然也有人質疑小黨不免成為大黨的「側翼」,這說法對也不對。對的是,小黨的確無法與大黨在單一選制裡匹敵,也難以左右藍綠的統獨論述;錯的是,小黨其實可以有不小的機會可以微調政局,甚至具體地引導特定公共政策的發展方向。尤其台灣立法院獨步全球的政黨協商制度,不成比例地放大小黨在政黨協商裡的影響力。除非,這個小黨只想標舉立場孤芳自賞,或只在意聲量要當咆哮哥;若能明確地設定一個可欲的政策目標,透過議事抗爭(技巧),在進退協商之間,其實有不小的機率可以達成自己的政策目標。

 

據聞,成立已經超過6年的時代力量始終在「我是不是民進黨側翼」的問題裡反覆辯證,也導致時力內部路線分歧,不斷分裂。其實,「時代力量是不是側翼」不是問題,「時代力量想要做什麼」才是關鍵;至於「時代力量想要做什麼」?則要問時力的主事者與支持者。如果在還沒有釐清這個問題之前,時代力量的公職已經不斷地退黨,支持者也不斷流失,那時代力量當然不是「側翼」了,因為這樣的政黨連用「側翼」來討論都顯得多餘。

 

小黨可以不是側翼,小黨之用大矣。有了時代力量血淋淋的教訓,希望後進的基進黨以及民眾黨能夠記取教訓。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