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保核安 須先拆蓋在S斷層上的核四

Lin,Chien-Yen 2021年12月09日 07:00:00
經2013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確認了核四廠正下方通過一條長2公里的S斷層。(維基百科)

經2013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確認了核四廠正下方通過一條長2公里的S斷層。(維基百科)

年底公投倒數,核四紛擾台灣近40年,究竟出了甚麼問題?近日來核四公投民調逆轉,公投領銜人黃士修重批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新北市是最大破口,侯友宜會讓全線潰堤」,「侯友宜若背負戰犯之名,政治生涯將終結」。

 

侯友宜則回應「11年來的態度都很清楚,守住核安、能處理核廢料,才有資格使用核電」。那究竟甚麼是核安?

 

核四安全嗎?

 

2014年馬英九前總統宣布要封存核四,核四重啟公投的主文是「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但是核四的「啟封」跟「商轉」是性質上明顯不同的兩個事項;縱使核四啟封,也不代表必然可以商轉發電。核四目前的狀態是一號機尚未通過試運轉測試,二號機未完工。所以基本上我們應該把核四整體視為還沒有完成的,所以根本不能馬上商轉發電,至少還需要數年的時間去施工。

 

甚麼是核安?

 

核電廠對於周遭的環境舉有重大影響之虞,一旦發生核災,將會對於台灣造成不可回復性的打擊,以福島核災為例,10年過去了仍有超過3萬6千人無法回到家園,有超過1400萬立方公尺的土壤被汙染,所以核電廠的安全非常重要,我們應該要用最嚴格且務實的標準,去檢視核電廠的設計是否安全?

 

檢視核四設計之前─S斷層

 

在2013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確認了核四廠正下方通過一條長2公里的S斷層,核四底下有岩盤,或是像「很像菩薩坐在一個基座上」。但是地調所確認了斷層的存在,卻不清楚斷層的構造與性質,台電就把核四廠蓋在它的正上方,這就非常嚴重,一般我們認知的斷層除了可能發生地震產生震動之外,斷層也可能產生扭力,雖然S斷層只有2公里,但仍可能造成數十公分的地面扭曲或是隆起,一旦扭曲,將會造成汽機廠房結構損壞,且地面扭曲是沒有任何可以補強結構物的工程辦法,若汽機廠房損毀進而導致無法冷卻反應爐,就會造成核災。

 

所以確認S斷層的構造與性質,是確保核安的重大前提,但為了確認S斷層構造與性質,核四廠房至少要挖12公尺深,這勢必造成工程上的困難。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亦表示「要挖很深的話,廠房絕對要打掉,不然不可能。」所以要確認,就必須先拆除核四廠,這就是面對的第一個難題,無論事後如何認定結果如何,拆除核四廠就是必要的前提。

 

黃士修(右)面對核安議題,不是想要修改標準對核安放水,就是對核安的疑慮嗤之以鼻。(圖片取自中選會)

 

檢視核四設計之前─外海斷層

 

在2019年中央地質調查所也確認核四外海斷層新事證,經過會議中10位專家委員一致同意。已經確認核四周遭海域至少有一條長達40公里的斷層,最長可達93公里,陳文山教授表示「從地質的角度來講,在相近距離當中相同性質的斷層,雖然在地表呈現斷斷續續的線型,在地底下其實會連接成為一條更大且更長的斷層。」並舉例「2019年美國規模6.4的加州地震、2016年紐西蘭規模7.8的大地震就可得知,地表雖然看起來是破裂斷續的,但是地震後結果證明是同一條斷層。」但常穿「科學終將勝利」T恤的黃士修在公投意見發表會上,以長頸鹿連連看的圖片諷刺比喻斷層根本連不起來,也用以欺騙對於地質專業不熟悉國人,根本不尊重地質科學專業。

 

我們應該以務實的方式來看,這條斷層對於核四可能造成的危害,就是地震可能破壞結構物,按照國家地震中心的推算,若外海斷層發生地震,最高將會產生0.618-0.687g的地動值,遠超核四原始設計的0.4g的安全停機範圍。換言之,一旦發生超過0.4g的地震,核四可能就沒辦法安全停機,甚至可能廠房、管線被地震破壞,將連帶產生核災。

 

且S斷層會因外海斷層地震產生共鳴式的移動,就會影響結構安全,也就是外海發生地震,S斷層就會受影響產生扭曲,雙重影響之下核四將不堪一擊。

 

檢視核四的設計─建築工程

 

在近幾年隨著地質調查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地質專家學者(陳文山、李錫堤、李昭興等)都站出來呼籲正視斷層對於核電廠的危害,可是黃士修及其支持者卻不願以理性,正視這些學者秉持學術良心及科學專業的警告。

 

安全應該是我們對核能發電最大的公約數!可是核四安全嗎?就算先退一步言,先不看S斷層及外海斷層問題,就純工程面來看核四。核四自規劃以來,經歷5位總統,投入近3000億元資金,至今尚未完工。

 

攤開核四的工程紀錄,自1995年分包,分項就達到835項,廠商達500多家,還往下層層發包,導致設備與系統缺乏整合。產生一連串工程上的鬧劇,這當中核四前廠長王柏輝都知道,從2007年到2014年間(馬英九政府時期),都無法通過原能會的試運轉審查,就是因為有問題的工程及設計。

 

核四的施工是由台電負責、經濟部監督工程,最後由原能會審查核四是否安全,核四工程就是就是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就連最挺核能的馬英九政府的原能會都無法昧著良心與專業通過。

 

最麻煩的事情反應爐已經焊接好,但是焊接應該是安全蝶型閥銲接,但這個焊接過程不符合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法規要求,原廠技師無法逐步檢查,若安全蝶型閥疲勞,可能會產生核災,所以要查證就只能把把反應爐爐蓋打開、反應爐拔出重新焊接,等於是蓋一個新的電廠。為了確保核安,前提就是要拆掉核四。

 

核安就是最大的公約數

 

從地質、工程兩方面切入,都得出核四為了要確定核安,就是要先拆除核電廠,等於要建新的電廠。這等於是全台最失敗的公共工程,已經投入的3千億,卻要拆除才能確定核安,這就是當初這些核四工程師的傲慢,導致的結果,不願等地質調查先出來,不願按步就班的按照設計施工,邊施工邊變更設計,才有了今天核四蓋在S斷層之上,原廠技師無法確保安全。

 

如今出了問題,面對地質的質疑,黃士修就是先對於出來喊話的學者貼上政治標籤,然後提出一份沒有專家、學者背書他自己寫的「核四地質與耐震說明」,看不懂科學在那裡?

 

面對工程上的質疑,黃士修又提出不知道哪裡拿來的「核四重啟初步規劃書」,台電跟經濟部也早已發出聲明,那絕非出自政府,沒有政府、台電背書的文件,一樣看不懂科學在哪裡?

 

黃士修在公投意見發表會公然拿出來路不明的假資料,對於過去資料的錯誤解釋,侮辱或恐嚇官員及學者專家。面對核安議題,不是想要修改標準對核安放水,就是對核安的疑慮嗤之以鼻。

 

要確保核安,就要拆除核四,拆除核四以後又要重建核四,又要花費數百到數千億的預算,12月18日,請各位在核四公投案投下「不同意」,願科學終將勝利。

 

※作者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能源暨永續專案研究助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