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爭霸終局答案,恐怕不是既有霸權維持現狀,也不是崛起中國取而代之,而是出現「權力轉移的膠著」。(湯森路透)
當台灣多日攘攘擾擾於王力宏的八卦新聞之中,國際上美、中之間的權力轉移爭鬥也同樣擾擾攘攘個不停。
約十天前,美國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Ely Ratner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作證時表示,台灣島在戰略上「對該地區的安全至關重要,對捍衛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利益至關重要」。美國專研中國外交與國防政策的知名學者 Michael Swaine認為這項「美國在職高級官員前所未有的公開聲明」影響深遠,因而發表專文表示憂慮,〈美國官員示意我們解讀『一個中國』政策的方式發生了驚人轉變〉(US official signals stunning shift in the way we interpret ‘One China’ policy)。
Swaine的邏輯是,Ratner的發言中把台灣說成是「美國的戰略資產」,而非「中國的一部份」,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相左,因而可能觸碰了中國的紅線,擔心台海朝兵凶戰危更靠近了。
本月17日,由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教授領導的「歷史與國關」研討會,舉行了一整天的第五屆會議,吳院士直指台灣獲得立陶宛的「支持」與意外跟尼加拉瓜斷交,都是美、中激烈對抗的結果,而西方學者應用「權力轉移理論」剖析美、中逐漸升高的磨擦結局都是偏悲觀的,似乎很難不聯袂跳入「修昔底德陷阱」。但是,檢視古中國歷史,也有一個罕見的案例,證明大國競爭也可能不致走向戰爭。
這個案例就是公元1005年宋、遼之間簽定的「澶淵之盟」,為兩國爭取到近120年的和平!人生不過百年,北方草原民族與南方農耕民族幾千年來的生存競爭,未曾真正斷絕,120年的和平加商貿往來,對於生長在這120年間的宋、遼兩國人民來說,可不只是小確幸。
美、蘇之間長達40多年的對峙-因為代理人戰爭與暗鬥未曾停歇-被稱為「冷戰」,吳院士則把宋、遼之間100多年的交往稱為「冷和」,並且指出二者皆是美中熱戰之外的「次佳選擇」。
換言之,當誰都不能置身事外的我們紛紛猜測美中爭霸誰會笑到最終之時,答案不是既有霸權維持現狀,也不是崛起中國取而代之,而是出現「權力轉移的膠著」-此即是這次「歷史與國關」研討會的主題。
也許有人會質疑:兩強僵持只是暫時狀態,不是真正的結果啊?如果我們能穿越回公元1005年後的百年之間,探詢「吾生也有涯」的當時宋、遼老百姓,他們真期望或需要一個終極勝負的結果嗎?
不只冷和讓許多人期待,冷戰也不是全然被人們排斥。在1991年耶誕節莫斯科紅場降下蘇聯國旗前一年多的1990年8月,攻勢現實主義開山立派的芝加哥大學教授 Mearsheimer就已經發表〈為何我們很快會懷念冷戰〉(Why we will soon miss the Cold War)一文;之後抱持類似看法的學者專家也不在少數。
如何才可能達到冷和呢?吳院士提出三項條件:權力、建制、文化。其中「權力決定基本格局,建制反映並固化僵局,文化則從長期非戰的實踐中產生」。
文化是很難定義與捉摸的概念,而「長期非戰的實踐」又並非單獨操之在美、中任一方,本文首段所提及的美國國防部官員發言即是一例,兩方的互動若能形成建制,美、中就離修昔底德陷阱遠離了許多,當然是所有其它國家所樂見。
尤其是台灣,因為美國成功維持台海現狀或中國成功完成統一大業,會是美、中權力轉移之爭的最重要節點。美、中權力轉移之爭持續多久,台灣就會站在風口浪尖多久。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