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市場光環褪色:跨國企業因不同原因離開中國

方琮嬿 2022年01月25日 07:00:00
中國的投資環境從美中貿易戰之前就開始質變,但外界一直到近年才對此議題有大量的關注。(湯森路透)

中國的投資環境從美中貿易戰之前就開始質變,但外界一直到近年才對此議題有大量的關注。(湯森路透)

歐美的主要經濟觀察家認為中國2022年的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日前投稿《金融時報》,指出中國在 2021年佔全球 GDP 的增長已經低於疫情大流行前。中國自美中貿易戰後實施自立更生的貿易戰略,導致其經濟體逐漸與其他經濟體脫鉤。除此之外,中國還面臨少子化、債務增加和政府強力監管措施等問題。

 

這些問題使得中國經濟成長停滯,其「世界經濟成長引擎」光環也因此褪色。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也在近日公布2022年世界十大風險預測,明確指出中國的疫情政策是全球最大的風險。這些觀察顯示,中國近年來投資環境惡化,對外資的吸引力日益下降。因此,留在中國的跨國企業處境將更加艱難。

 

跨國企業出走中國

 

近年來跨國企業離開中國的報導不勝枚舉,但大多將注意力放在美中貿易戰後的出走潮。其實,在那之前就有跨國企業陸續離開中國。關於出走潮的時間點有不同說法,最早可回溯到2012年,受影響的跨國企業有的採取直接結束營運、有的則減少在中國的產能,將部份產能移回母國或是轉至第三國。從FDI的變化也可看出此趨勢(下圖):外人直接投資(FDI)佔國內GDP比例在2000至2008年皆保持3%以上的數字,但在2009年後則減少(金融海嘯後的影響),即便2010年有些微反彈,2010年後大致呈現下滑趨勢;2019年甚至不到1.5%。這些跡象顯示,中國對於外資的吸引力自2013年後逐漸下降:原本的跨國企業離開中國,但新進的跨國企業卻不足以填補空缺。

 

中國歷年外資淨流入。(資料來源:方琮嬿整理自The World Bank,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t inflows (% of GDP)-China,” )

 

跨國企業出走原因

 

美中貿易戰之前的出走潮與企業經營成本上升有關:從2007年全球金融海嘯後,政府以產業升級因應,像是廣東起頭推動「騰籠換鳥」,以汰換傳統製造業來引進高端製造業及先進服務業,導致下級地方政府採用各種行政手段逼使跨國企業轉移陣地。與產業政策配套的勞動政策也大幅變動:2008年通過實施《勞動合同法》,2010年推動《社會保險法》,提高工人的權益。這些政策大幅增加跨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很多製造業離開中國。

 

美中貿易戰之後的出走潮則與全球大環境變動有關。美中貿易戰後,關稅增加導致營運成本更加上升,特別是在美國禁止晶片輸入華為子公司海思後,在中國的跨國企業被迫要面臨供應鏈重組及後續離開中國的景況。在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及內部環境動盪不安的情況下,留在中國市場的成本增加,使得越來越多跨國企業離開中國。

 

留下來的跨國企業處境將更艱難

 

中國的投資環境從美中貿易戰之前就開始質變,但外界一直到近年才對此議題有大量的關注。至今仍有一些跨國企業看重中國龐大的市場商機而選擇「反脫鉤」,像是中國在近期開放內部金融市場希望引進投資後,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動作頻頻,不顧國內一些政治人物的疑慮與「忠告」加碼投資中國。有的跨國企業(如:蘋果)則因其龐大且複雜的供應鏈生態難以在短時間轉移而不得不繼續留在中國。

 

但這些企業的處境恐更加困難。中國除了經濟上因關稅及制裁而走向貿易自力更生的「內循環」模式,漸與世界經濟體脫鉤外,在政權、人權等價值體系上也顯露出與國際社會對立的態勢,所以當國際社會因中國政治、人權問題從批評轉為行動抵制後,跨國企業為了中國市場銷售所作的各項「親中」舉動將會受到外界更嚴格的檢視與批判,進而影響這些企業的形象與在中國以外的市場銷售。這些成本是留在中國的跨國企業必須要衡量的。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