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代表處」可為台灣新外交出路

Marshall Reid 2022年01月26日 07:00:00
台索兩國在2020年初宣布互設代表處看似有些突然,事實上這是兩國⼗多年來加深合作的成果。(圖片取自外交部臉書)

台索兩國在2020年初宣布互設代表處看似有些突然,事實上這是兩國⼗多年來加深合作的成果。(圖片取自外交部臉書)

2019年吉⾥巴斯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建交後,國際對台灣的外交空間感到擔憂,但台灣已證明有能⼒藉由非邦交的外交關係擴⼤其外交關係,台灣與索⾺利蘭共和國或許就是非邦交外交關係的典範之⼀,⾃台灣與索⾺⾥蘭互設代表處,兩國外交關係蓬勃發展,儘管中國施壓,兩國發展出非邦交外交關係的典範。

 

儘管台灣與索⾺利蘭相隔甚遠,也擁有截然不同的⽂化、歷史、經濟背景,但兩國都深受其鄰國的脅迫,也被排除在許多國際組織之外,不僅如此台索兩國皆致⼒於維護⺠主價值與政治⾃由。在索⾺利蘭共和國駐台灣代表處的開幕式上,其代表表⽰兩國的友好情誼是建立於⺠主⾃由的共同價值觀。

 

儘管台索兩國在2020年初宣布互設代表處有些突然,但事實上這是兩國⼗多年來加深合作的成果。⾃2009年台北與哈爾格薩開始深耕有關教育、醫療、海上安全等協議,以及近期台灣捐增索國武漢肺炎的防護設備,並在過去兩年內簽署了各式的協議和諒解備忘錄,使兩國的實質合作更進⼀步。

 

毫不意外,中國嚴正譴責台索兩國緊密合作,並威嚇若不遵守⼀中原則將會有嚴重後果,但仍不影響台索緊密合作,對索⾺利蘭來說,台灣可以幫助其⺠主發展與⾃然資源,對台灣來說,索⾺利蘭可以成為其在非洲的立⾜點,⽽且有潛⼒成為未來台灣的非邦交實質外交關係的典範。

 

隨著中國不斷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台灣政府傾⼼投注資源於維繫邦交關係,但正如全球台灣研究中⼼研究員 I-wei Jennifer Chang所指出的,這樣的外交策略好壞參半,因為台灣的資源無法與北京匹敵,⽽⾃2016年以來台灣已丟了七個邦交國。

 

雖然中國策反台灣邦交國的情況仍值得擔憂,但台索兩國已證明在無邦交關係下仍可以實踐國際合作,⽽關於這點,台灣政府應重新思考外交資源的配置。⽬前有許多國家與台灣維繫著深刻的非邦交關係,藉由⼩型代表處的交流加深實質的外交、經濟和⽂化互動,立陶宛與台灣的互動模式也是例⼦之⼀,對此蔡英⽂政府應藉由深化非邦交關係以抵抗中國的脅迫。若台灣著眼於非邦交關係的深化,許多國家有可能會隨著立陶宛與索⾺利蘭的腳步,與台灣建立實質的互動,以互利互惠並開拓台灣的國際空間。

 

※本文摘自Global Taiwan Institute 全球台灣研究中⼼/作者為全球台灣研究中⼼的專案助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