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怡回憶錄:在德國的訪問的感觸與認知

李怡 2022年04月14日 00:01:00
從德國的分裂而致統一,是一個自由與極權和平競賽的過程,而首先是從尊重事實開始。圖為柏林圍牆。(美聯社)

從德國的分裂而致統一,是一個自由與極權和平競賽的過程,而首先是從尊重事實開始。圖為柏林圍牆。(美聯社)

上世紀八十年代,儘管香港因九七問題社會一直存在隱憂,中國大陸和台灣卻是在朝著逐漸擴大人民權利的方向發展。

 

台灣自從美麗島事件及大審、林家血案、陳文成案,特別是江南案之後,當局在內外壓力下,已開始走向民主自由開放之路了。1985年,蔣經國回答美國記者時說,不會考慮將來由蔣家人士繼位。1986年9月,民主進步黨突破黨禁宣佈組黨,蔣經國未強力鎮壓,回應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1987年7月蔣經國解除戒嚴令,11月開放民眾往大陸探親。《九十年代》在這段期間,隨著台灣的開放,在台灣已有專為我們雜誌寫政治評論的作者,有特派記者緊貼台灣時局的報導。黨外也變成民進黨,在選舉中開始與國民黨分庭抗禮。

 

中國大陸方面,那些年在胡趙的寬鬆領導下,也有了較多的言論自由。1985年,胡耀邦委任朱厚澤任宣傳部長,他提出寬厚、寬容、寬鬆的「三寬論」方針,放寬對文藝界與學術界的限制。文學界揭露陰暗面的作品大量出現。其中尤以劉賓雁寫的為民呼號和批評黨傳統觀念的作品而備受觸目。1985年他寫的《第二種忠誠》,由於《九十年代》轉載而受到海外廣泛關注,並傳回大陸,掀起一陣「劉賓雁熱」。

 

台灣和大陸,對《九十年代》似乎也改變了態度。台灣在1983年批准了我們的兩個編輯訪台。在香港,也有同台灣當局有關係的人士與我接觸。大陸方面,因當年帶點私怨的廖承志已去世,駐港負責人許家屯主張對我們這類獨立而有影響力的媒體「團結爭取」,據聞在1987、88年趙紫陽搞政治改革時期,他的智囊曾經提過考慮批准《九十年代》再有限度地進口,儘管未成事已爆發民運。

 

那幾年,是海峽兩岸都向開明之路邁進的時期。這種開明走向,也使敵意逐漸減少。1978年中共提出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來取代原有「解放台灣」的口號,並提出「通航、通郵、通商」的三通,以及「經濟、文化、科技、體育交流」的四流政策。蔣經國對此的回應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但到1987年終於聽從民意開放了台灣民眾前往大陸。何時會開始官方往來乃至和平談判「統一」,亦成為當年海外輿論熱議的話題。

 

1986年10月,我應西德駐港總領事之邀,往德國訪問了十多日。當時的德國仍然分東德與西德。東德是蘇聯陣營的共產國家,西德是西方陣營的民主國家。在西德,我與其他國家的新聞工作者一起採訪當時進行的地方選舉,去了在東德領土內的柏林。當時的柏林一分為二,西柏林有美英法駐軍,東柏林有蘇聯駐軍。東德為防止人民逃往西柏林,在1961年建立一道著名的圍牆與西柏林相隔,時會發生東德守軍槍殺逃亡者事件。我以5美元的入境簽證費,進入東柏林一日遊。我關心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分裂,因此也對分裂國家如南北韓、東西德的情況感關注。

 

和中共堅持「一個中國」並強迫國際社會接受「一個中國」不同,東西德都接受兩個德國,聯合國也接納兩個德國為會員國。東西德均按照國際外交關係的通則去處理兩德的通信、匯錢、人民往來等相涉問題。當時平均每年有150萬西德人前往東德,而東德則採取組團旅遊的性質,當年有12萬人去西德短期旅遊。人民來往的數量逐年增加。在東柏林大街上,固然看到與西德完全不同的共產國家的肅殺景象,但東德人看來卻安詳、善良,年輕人的舉止、打扮,都看出深受西方影響。

 

我問過西德一個年輕人,是否贊成統一,他反問我:「統一有什麼好處,不統一有什麼壞處?我不認同國家,我只認同人民,認同人權、正義、民主、自由……。」

 

現在許多人以為,東西德的統一,是由中國的六四和蘇聯的解體促成。實際上兩德統一在蘇聯解體之前,起動也在八九民運前。由於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政策,放鬆了對東歐集團國家的控制。東德在1989年3月就放寬了邊境管制,從而直接引發了大規模的逃亡潮。大規模的交往了解,激發了東德公民要求民主、放寬對新聞限制的抗議浪潮。11月4日柏林爆發50萬人參與的大遊行,東德居民開始翻越柏林牆前往西德,當局沒有阻止,柏林牆形同虛設。12月東德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刪去了國家受工人階級及馬列主義政黨領導的條款。德國統一社會黨(即共產黨)召開特別大會,宣佈更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在德國實行多黨制。1990年3月,東德大選,基督教民主聯盟成為第一大黨,民主社會主義黨為第三大黨。1990年5月,兩德開始了統一進程。

 

從德國的分裂而致統一,是一個自由與極權和平競賽的過程。而首先是從尊重事實開始,從承認兩個國家的事實,再經過制度的競爭,最後是人民選擇了接受文明一方的統一。以強凌弱的統一,只會造成人民的受難和文明的崩解。(失敗者回憶錄114)

 

※ 作者為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近年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社論、專欄,時常批評當道,立場反共。李怡近年移居台灣,持續發表他個人的「失敗者回憶錄」系列文章,本報從第91篇開始連載,前90篇則連載於《風傳媒》。

 

 

關鍵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