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確需要一座「台灣建設紀念館」

陳建志 2022年04月13日 07:01:00
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的倡議值得社會大眾討論,也許這正好是一個提供台灣社會好好誠實面對真實歷史的機會。(美聯社)

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的倡議值得社會大眾討論,也許這正好是一個提供台灣社會好好誠實面對真實歷史的機會。(美聯社)

隨著年底六都市長候選人提名的競爭逐漸升溫之際,被視為最可能代表國民黨出馬競選台北市長的現任立委蔣萬安在上週五對外提出一個可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的構想。 對一位自許為蔣家後代的政治人物而言,我們必須先肯定蔣萬安提出此一破格思考的勇氣。 不過他的建議馬上招來少數深藍群眾的跳腳,認為蔣萬安這種切割他們心目中神主牌的做法無異於數典忘祖。 綠營支持者則認為此舉再次顯示他想披著蔣家頭銜與光環卻又欲切割蔣氏父子獨裁統治台灣四十年的負面形象的投機心態。

 

「建設」二字的意涵如何定義?

 

在此姑且不論蔣萬安此倡議背後為了選舉的真正動機,但吾人認為他所拋出的「台灣建設紀念館」構想確實具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這也呼應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去年十一月舉辦的中正紀念堂轉型系列座談廣徵民意思考如何改造這個威權符碼以落實轉型正義的精神。 只不過所謂的「台灣建設紀念館」究竟應該展現什麼樣的內容? 建設二字的意涵又該如何定義?

 

就你我以常識來理解,所謂「建設」二字的對象應表現在有形的硬體建設以及架構現代社會所需的教育,典章,制度與規範等。 而絕大多數研究台灣近代史的學者應該都同意,倘若要列出對台灣近代史在建設上具有重要功勞的政權或政體,不論就硬體層面的公共基礎建設,或是就軟體層面的規章制度的建立而言,首推日治時期 (1895~1945) 台灣總督府在全台各地推動的建設。 其次則是二戰後的美援時期 (1951~1965)的建設,再其次則為蔣經國時期(1974~1979)擔任行政院長時所推動的十大建設。 

 

先談日治時期,由於台灣總督府的旺盛企圖心以及引進大量日本技術專業領域專家來台落地生活,因此台灣所有的公共基礎建設,從全島的鐵公路交通網,電力水力,公共衛生,農業灌溉,乃至於教育,法律,醫學,藝術,都市與公園綠地規劃等等,其雛形皆是在日治時期所完成的,此外也包括為提升全民知識水準的全島小學教育建設,為培養大量專業技能的專科學校建設,與為造就領導菁英的高等教育建設,使台灣在進入20世紀後漸漸成為東亞人口知識水準最高的地方。

 

除了提升知識與教育外,總督府費盡心思於台灣的各項治理甚至不惜重金禮聘日本內地一流的人才前來建設台灣,使台灣在1930年代便成了為亞洲最進步的地方。 當時的台灣有許多甚至超越日本本土的亞洲第一,例如亞洲第一的水利建設工程嘉南大圳,又例如亞洲第一的下水道覆蓋率的都市台北。雖說日治時期日本對台灣的建設是企圖將台灣打造為前進南洋的基地,以及為日本帝國供應豐沛的農林作物,當然也包括想與歐美列強在殖民地的治理建設互較高下的企圖,但無論如何,日治時期所完成的台灣現代化工程紮實的為台灣後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許多人可能不知,台灣各大城市的火車站主體建物在戰爭結束後幾乎全數被國民政府繼續沿用至1980年代才開始逐步改建更新,而台灣的鐵路系統至今仍沿用與日本相同的靠左行駛與窄軌設計,這些事實在在說明了日治時期總督府技術官員們對台灣建設的用心既深且廣,使得許多影響延續至今日。

 

「美援」的歷史被輕忽

 

至於美援時期則是較為台灣人所輕忽的一段歷史,這是兩蔣時期對台灣所進行的洗腦教育裡刻意將國家的一切發展成就全數歸功於最高領袖的緣故。其實當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便開始重視台灣並將台灣視為圍堵俄中共產勢力向外擴張的東亞島鏈中重要的一環,再加上美國深知蔣介石政府在治理與建設台灣的貧弱無能,因此為了強化台灣的體質與嘉惠台灣人民,美國政府便依國會在1951年10月所通過的對外國援助法案 (共同安全法/Mutual Security Acts),從1951年開始每年給予台灣當時的國民政府大量的經濟與物資援助,一直到1965年的6月為止。 在這段15年的美援時期,實質來自美國的援助估算起來約佔了台灣資本形成的40%,在基礎建設項目中美援金額更佔了高達74%。

 

15年的美援時期,實質來自美國的援助估算起來約佔了台灣資本形成的40%,在基礎建設項目中美援金額更佔了高達74%。(圖片摘自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

 

這麼龐大的援助規模使得台灣的經濟得以真正進入戰後的安定成長時期。 至於美援的項目則是包羅萬象,從重要的基礎建設特別是新式的水力與火力發電廠 (例如大甲溪畔的天輪發電廠,立霧溪畔的立霧發電廠,霧社水庫,石門水庫,南部火力發電工程等),到公路港口的建設,電訊民航系統的建設,到工業技術的支援與移轉,再到學術合作與人才交流 (例如李登輝前總統透過中美基金獎學金得到赴美進修農業經濟的機會,前台北市長高玉樹錄取參加美國經濟合作總署的訓練,被譽為「台灣公衛之父」也是筆者的堂祖父陳拱北醫師則是透過美援會的徵選前往哈佛大學研修公共衛生學),這些由美國遴選與提供的高等學術研究機會,為台灣培養了一群優異且具國際視野的專家,許多人在返台後成為專業度極高的技術官僚,替台灣的政府治理與公共政策帶來與舊國民黨官僚截然不同的嶄新氣象。

 

美援的形式分為贈與和低利貸款並行。 在糧食方面的贈與則以麵粉為大宗,麵粉製成的麵包與麵條也間接改變了台灣人原本僅以稻米為主食的飲食習慣,也讓不少父執輩的台灣人念念不忘小時候曾經穿過的麵粉袋改製的內褲。 此外,也有大量的捐贈與協助是來自美國民間社會與基督教團體,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對台灣高等教育與福利機構的建設。

 

總而言之,長達15年的美援時期不但幫助台灣站穩腳步,美援支持下的各式公共建設也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大量的援助物資也平抑了原本可能發生的惡性通膨,以及救活了許多貧困的台灣孩童。 如此重要的美援建設時期實在不應被國人所遺忘! 因此,在這個「台灣建設紀念館」中,紀念美援時期帶給台灣的貢獻應該是館內必要的展覽重點,這也可破除當今某些藍營統派政客宣傳疑美論這種忘恩負義的心態。

 

除了日治時期與美援時期外,當然我們不能遺漏蔣經國任行政院長時期所推動的十大建設 (1974~1979)。 十大建設的重要性在於它推動了台灣產業的升級與轉型,這些由鉅額政府預算所推動的大型基礎建設包括了機場,港口,高速公路,鐵路,造船,煉鋼,石化,核能電廠等等,將台灣一舉推向了成熟的工業化國家之林,也提升了總體經濟的發展,更因此協助台灣度過了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與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的政治挫敗。

 

蔣介石的心思在國防軍事動員與戒嚴統治

 

在這些計畫的背後,當時的政治強人蔣經國確實是幕後最重要的推手,他願意啟用與提供機會讓台籍的菁英進入官僚體制發揮專業,使他所領導的專制政府即便有著透過情治系統監控迫害台灣人權的暗黑紀錄,但在他過世後卻得到台灣社會對他與其父親不同的評價。

 

台灣在1980年代以後得以順利進入經濟快速成長期,設立首座新竹科學園區,以及有本錢搭上電腦時代所啟動的資訊產業高速列車,這些後來的經濟發展的確在某個意義上可歸功於十大建設帶給台灣社會的自信心與鼓舞台灣人開始挑戰世界市場的勇氣。

 

蔣經國巡視興建中的北迴鐵路。(圖片摘自榮民文化網)

 

我們再回頭來審視蔣介石的統治時期 (1951~1975)。 蔣介石在國共內戰挫敗後帶著200萬軍民全面撤退至台灣後只有一個心態,那就是朝思暮想著如何反攻大陸。因此他治理台灣的方針就是建立在對台灣所有人力資源的剝削與在物力資源上進行全方位的國家壟斷。換言之,蔣介石的心思除了放在國防軍事動員與啟動全面社會控制的軍事戒嚴統治外,其實他並沒花太多精神思考如何建設台灣。 就目前可得的政府公開資料顯示,從1951到1961這10年,平均下來每年的國防支出佔國家年度總預算高達七成三,換言之,台灣人的納稅金額裡每10元的稅收就有超過7元是花在軍事相關的支出上。

 

而從1962到蔣介石於1975過世這14年,軍事預算雖有些許下滑,但這14年的平均值顯示每年的國防支出仍高達年度總預算的六成一。 這麼長時間的高額軍事預算占比當然會排擠必要的基礎建設投資,這也說明了為何美國當時決定要對台灣啟動大規模的援助計畫 (即前述的美援時期)。 客觀的說,在蔣介石統治的時期,真正保護台灣 (中華民國)免於淪落為三流國家的關鍵主要就是來自於龐大的美援。

 

是誰「保護」台灣?   

 

除非蔣萬安倡議的「台灣建設紀念館」所指的建設包含了軍事項目,否則從建設國家基礎的角度來評論,目前中正紀念堂內所供奉的蔣介石,其實很難在這座「台灣建設紀念館」裡佔據重要的位置。 

 

當然有人會說,蔣介石時期的高昂軍事支出是台灣當年能不被中共赤化並得以續命的重要關鍵。 但這觀點能否成立其實必需認真拆解在蔣介石統治時期,這些國防軍事預算的實質內涵倒底是什麼而定。比方說,當時為了反攻大陸所建立的龐大陸軍部隊是否必要? 

 

難道當年由義務役加上自願役高達50萬人的龐大陸軍是中共不敢犯台的主因? 還是成了導致國防運算排擠了其他重要建設預算的主因? 研究軍事歷史的人都知道,從1950到1970年代,真正嚇阻中共犯台的原因是來自當時的中(中華民國)美防禦條約,以及在台海巡弋坐鎮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共同確保了台灣的安全。

 

自故總統李登輝先生開始,民主化後台灣歷屆的民選總統和民選縣市首長也替台灣規劃了許多值得一書的有形與無形的建設。(美聯社)

 

反觀當時台灣的本島防禦工事仍有一大部分沿用日治時期日軍所建設規劃的軍營碉堡與軍事基地。 在當年的時空環境下,蔣介石時期所依靠的其實還是以美援為核心做為台灣陸海空三軍的構成強度,這些包括空軍從1955到1977年總共接收345架美國援助的F-86軍刀戰鬥機與相當數量的F-104二倍音速戰鬥機。 陸軍則是自1958年起總計接收700輛美國M41輕戰車與300多輛M48中型戰車和各式軍用車輛。 海軍則是接受數十艘美國自二戰後退役的援售艦艇來組成當時中華民國海軍主力的陽字號驅逐艦隊。 因此嚴格的說,蔣介石時期的台灣國防建設其實泰半應該歸功擁有大量美援的軍事裝備。 

 

若排除軍事建設,依照對台灣實質建設的貢獻度比重來看,也許在這座「台灣建設紀念館」中保留一間展覽室給蔣介石應已綽綽有餘。 但這樣的規劃不曉得蔣萬安先生是否能認同?

 

最後,自故總統李登輝先生開始,民主化後台灣歷屆的民選總統和民選縣市首長也替台灣規劃了許多值得一書的有形與無形的建設,他們的貢獻也應該被公平且客觀的陳列於這所「台灣建設紀念館」裡。例如李登輝時期所推動的農業改良政策,南部科學園區與台灣民主轉型工程,陳水扁時期所推動的高速鐵路,雪隧重大交通建設,中部科學園區與推動軍隊國家化,馬英九時期推動的產業創新條例,以及蔡英文任內推動進行中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與國家前瞻基礎建設。

 

總而言之,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的倡議值得社會大眾討論,也許這正好是一個提供台灣社會好好誠實面對真實歷史的機會,讓我們站在真實的歷史天平上去衡量過往,把那尊巨大的威權象徵請下神壇,也讓過去這些在台灣近代史裡用心建設台灣的人與故事得到應有的懷念與感恩!

 

※作者為前野百合學運文宣組召集人,現服務於資通訊產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