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以美國為鑑 絕不能走到封城的境地

李濠仲 2022年04月26日 07:00:00
全美綜計有焦慮和抑鬱症狀的美國成年人已達31.5%,這數字的嚴重性,並不亞於COVID-19對國民健康的傷害。(美聯社)

全美綜計有焦慮和抑鬱症狀的美國成年人已達31.5%,這數字的嚴重性,並不亞於COVID-19對國民健康的傷害。(美聯社)

大規模抑制病毒傳播措施,已成為過去兩年疫情風暴下的全球特徵,數十億人口受到影響,對原有社會帶來不少系統性改變。歐美至今已相繼解除防疫管制,若要理解那些每天依舊上千、數萬確診的國家何以執意「解封」,就不能只看疫苗注射普及率、確診數、重症率和死亡率,還有另一項數據也實質影響了歐美(尤其美國)的解封進程。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NCHS)與人口普查局合作開發的「家庭脈搏」調查,2019年1月到6月間,有焦慮或抑鬱症狀的美國成年人為11.%,這是美國2020年1月出現第一例COVID-19前的大致現象。自美國疫情爆發,到開始實施居家防疫、安全社交距離、戴口罩,乃至暫停日常經濟活動,美國焦慮/抑鬱的患者比例就不斷上升,尤其直接造成全美各大醫院因心理問題而求診者暴量,棘手的還在於原本是輕微精神病患,卻因疫情壓力轉為重度身心障礙。到2022年最新公布數據,全美綜計有焦慮和抑鬱症狀的成年人已達31.5%,這數字的嚴重性,並不亞於COVID-19對國民健康的傷害。

 

也就是說,當我們專注於抑制COVID-19各階段變種病毒傳播時,並無法忽視伴隨而來的國民「心理健康危機」。很明顯地,自去年美國注射疫苗年齡層開始降至5歲兒童,官方衛生機構推出的宣傳影片,內容就不只在催促兒童施打疫苗,或說明新一階段自主防疫應變守則,有同比例的廣告時數、篇幅,主要是為鼓勵民眾若情緒不佳,應該盡量善用各州社服諮詢,千萬不要一個人承受疫病壓力。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曾在全美各州紛紛施行居家禁令當下,調查國人心理狀態,其中除抑鬱、焦慮和心理創傷增加外,最讓美國頭痛的藥物濫用案例,甚至是疫情前一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從這角度看,疫情間沒有染疫,其實並不表示一個人就真的「身心健康無虞」。

 

歐美國家無論疫情再怎麼嚴峻,考慮的還是最大程度自由下的抑制。(美聯社)

 

接著,原本可能只屬於短期的心理問題,在病毒不斷變種,且始終無法有效消除對染疫的恐懼下,短痛也一一變成長痛,在病毒之外,於是又製造、衍生了其他面向的社會混亂和不安。去年全美各大城市再次爆發「Black Lives Matter」激烈抗爭,以及大選過程民眾衝進國會山莊暴動,儘管都是和病毒無關的政治事件,但過程中已有公衛專家評析,當時某些民眾的猛暴式行為,不能說完全沒有受到長期防疫的鬱悶生活所刺激。

 

原本多數人注意的是,COVID-19大流行「封鎖」策略對經濟地位相對弱勢,或因此平添個人財務負擔(如失業、收入減少)者將帶來生活上的打擊,結果是所有人都可能受到影響。諸如社交生活限縮造成的孤立、挫折和無力感,再加上過去兩年大量湧現的疫情訊息,對任何人來說恐怕都已達到超載狀態,其間許多不精確,甚至虛假、錯誤的訊息被廣泛流傳,很多人反而因此失去生活上的控制力,彷彿被不確定氣氛包圍。美國非營利醫療機構Mayo Clinic曾建議COVID-19期間,大家最好不要過度緊盯網路上人言言殊的疫情消息,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當一個社會長期讓人感到憂心、焦慮和緊張,連出門散步、到超市買水果都備感壓力的時候,代表著我們多數人都深陷在一個非常理的情境中。直到今年4月,美國多個州已宣布完全解防疫禁令,目前持續針對病毒的分析和統計,其實已經無礙多數人日常行動(包括校園持續開放)。但即使如此,長期關注美國民眾身心健康狀態的KFF基金會卻也發現,眼前究竟什麼是「正常」的生活,當下定義仍舊讓人捉摸不定,就連搭公車、地鐵、飛機要不要戴口罩,聯邦、各州也還是存在分歧,每個美國人的自主作法也不盡相同,眼前看似雨過天晴,卻也僅有四分之一美國人(成年)認為自己的日子算是恢復正常。

 

歐美國家心理醫學成熟且應用普及,經長期以來的環境養成,讓人更願意對自己的情緒反應有所警覺,或者不那麼排斥當人生卡關時選擇去尋醫就診,疫情流行期間,這樣的「社會機制」於是也為防疫對策提供了病毒數據之外有意義的判讀。就因為如此,除非完全不顧一國人民的「心理健康危機」,否則歐美國家無論疫情再怎麼嚴峻,考慮的一直都是最大程度自由下的抑制(當然必須付出代價),而絕不可能讓自己走到如「上海封城」般的境地。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