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芳專欄:信評AA+、GDP超越韓國 台灣經濟結構變了

蔡明芳 2022年05月04日 07:00:00
財政穩健與相對其他國家之溫和物價上漲趨勢是台灣主權信評被調升的主因。(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財政穩健與相對其他國家之溫和物價上漲趨勢是台灣主權信評被調升的主因。(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tandard & Poor's Global Ratings)於上月29日宣布將台灣主權信用評等從AA調升到AA+,確認評等展望為穩定,這是標普自2001年7月26日將台灣主權評等從AA+降成AA以後,近21年後又將台灣評等重新調回AA+等級,展望調整為「穩定」。根據財政部的新聞稿可知,標普此次調升我國主權信用評等的主要理由為我國受惠於全球對半導體強勁需求,資通訊產品出口推升經濟動能,同時,財政穩健與相對其他國家之溫和物價上漲趨勢也是台灣主權信評被調升的主因。

 

供應鏈移轉的大趨勢與財政穩健是信評提升的主因

 

就台灣的經濟結構與財政穩健而言,標普信評公司將台灣的主權信評調降到調升的期間,剛好反映我國從台商西進到台商回台投資的經濟結構轉變,這也驗證了過去許多人認為與中國經濟交往密切才可以讓台灣經濟變好的說法並不正確。

 

2018年的美中貿易衝突僅是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起點,隨後,美國對於中國所採取的科技管制,正式確立了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大趨勢,從美國川普總統到拜登總統在中國的科技管制政策,只有愈來愈嚴。由於民主國家對於中國政治可能嚴重影響私部門經濟發展的疑慮加深,例如──中國對於數位平台業者的管制、共同富裕政策以及摧毀香港自由經濟市場的運作,因此,美國政府也推出具包容性的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唯有在相近的政治體制或民主制度下,國家與國家間的貿易與經濟合作才可能互惠,國際貿易的市場機制才可以順利的運行。

 

在考量上述的國際大趨勢下,只要回台投資的廠商可以持續研發與厚植企業的人力資本,政府也建構良好的基礎環境,台灣的經濟將會持續成長,財政也可以維持穩健的表現,台灣的國際信評應會愈來愈好。

 

忽視物價上漲恐傷害我國信評

 

就物價的上漲而言,政府雖然機動調降大宗物資稅負及紓困振興相關措施,但是,上述措施都是因應短暫性的原物料、運費或石油價格上漲的暫時性物價上漲因素,但是,面對人口老化所衍生的勞動力短缺,以及擺脫中國低價生產所帶動的供應鏈重組,進而衍生的持續性物價上漲因素,政府仍不能忽視。

 

雖然烏俄戰爭對物價的影響可能被視為短期性的因素,但在戰事結束遙遙無期的當下,這也可能對物價帶來長期性的影響。維持國內物價穩定是中央銀行的主要任務之一,當行政院其他部會在去年底開始推出降貨物稅、成立穩定物價小組與延後電價調整等減緩物價上漲的措施時,就表示台灣的物價持續上漲已是事實。

 

當物價確實已持續上漲,但政府卻不採用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時,物價持續上漲的結果最終會傷害經濟成長,這是影響台灣信用評等的負向因素。

 

美國主導的國際供應鏈重組有效提高台灣的投資動能,數位產品的運用擴大全球對於台灣資通訊產業的需求也帶動台灣的出口成長,在台灣投資與出口的交互作用下,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估台灣人均GDP在今年會超越韓國,台灣經濟結構有無改變,標普提高台灣的信用評等已給了最好的答案。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