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台美防衛思維不同 台灣軍購 建案何去何從?

理工男 2022年06月25日 00:20:00
長久以來,台灣國防設想與美方亞太戰略的角度有許多扞格所致。此非誰對誰錯而是雙方視角完全不同。(美聯社)

長久以來,台灣國防設想與美方亞太戰略的角度有許多扞格所致。此非誰對誰錯而是雙方視角完全不同。(美聯社)

學習生活中最難以忘懷就是量子力學的課程,個人資質駑鈍,絞盡腦汁也無法了解其中精髓的測不準原理中,粒子動量與位置到底為何無法同時被確定? 最後只能合理化成自己想不通的原因是因為原理本身就測不準!。

       

近來部分軍購案因為沒有獲得美方認可,甚至都是其原先同意卻變卦導致被廢案的下場,美國處理原則就如同測不準原理般讓人難以摸透?針對目前狀況許多先進都有不同高見。敝人認為其中波折來自於國軍與美方,對於保衛台灣本島與維持台灣海峽暢通的想法不同所致。國防部政治作戰局開宗明義就提到:我國防戰略就是要做到以「防衛固守」為目的 ,長久以來國軍固守本島的規劃都源自於此,如果空中力量與海上力量都無法阻絕共軍攻勢,對於將上岸的敵軍以我方的地利優勢決戰攤頭,再逐次消耗其進攻動量。 如果以防衛固守為核心,上述相關作為倒也不脫原規劃的初衷。

 

不對稱戰爭與源頭作戰

       

問題是國軍設想未必與美國利益完全相符,也許延續至今的烏克蘭戰爭過程給美軍不同的感受,之前他們歡迎台灣購買的裝備,現在看來未必完全適合其眼中國軍的需要,與其說美方忽然靈光一閃,由俄烏戰事猛然發現曾經大力推銷過的項目原來不適合台灣防衞所需,而良心發現並建議國軍改變採購順序,個人認為此想法可能過於單純,倒不如說是根源於長久以來,我方國防設想與美方亞太戰略的角度有許多扞格所致。此非誰對誰錯而是雙方視角完全不同。

 

以國軍四十年來都被摒除於美軍各項跨國性演訓之外,連互相保密通訊的軟硬體都未必暢通,不要說作為盟軍其實連友軍都談不上,長久以來不得其門而入的環太演習就是例子。所以思想上會封閉保守在所難免;再者,防衛台灣的策略都和國軍手邊有何種裝備直接相關,也就是我們怎麼想定都要受制於能獲得何種武器而非天馬行空,許多玻璃天花板不光只是國防預算金額限制, 更有許多即使有錢也買不到。許多目前看到的軍售成績都是川普上任後才有突破。因此要求國軍配合美國的亞太戰略佈局並不實際,因為國軍根本測不準美國同意軍售的態度為何? 一旦裝備投入大量國防預算成軍,結果卻因為之後對方態度改變而影響適用性就純是為人作嫁,不但無法配合美國亞太戰略佈局,反而連國軍保障台澎金馬安全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

 

波國軍與美方,對於保衛台灣本島與維持台灣海峽暢通的想法不同。(美聯社)

 

俄烏戰事後美軍好心的多次明的暗的提醒我們要重視「不對稱作戰」(Asymmetric warfare)與「源頭打擊」能力,個人認為國軍早就致力籌建此種戰力,只是得到的未必是美方助力反而常是阻力,最有名例子就是早在2001年小布希前總統就已將柴油潛艦列入軍售清單中,但多年來口惠而確實不至始終延宕在只聞樓梯響,否則也不會逼得國軍實在等不下去才只能無奈啟動國造潛艇(IDS)計畫。在此也讓人明顯感受「朕不許,你也求不到」的現實冷暖。在此狀況 ,個人愚見美方往日高度支持的「微型飛彈突擊艇」就是個徒耗有限國防預算的餿主義。

 

受制於人的因應

       

面對這種處處被動的客觀條件,「國X國造」是否就是最佳解決方法?筆者並不認同此種選項,因為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我們應將更多資源集中無法由外購籌獲而只好國X國造的項目。眾所周知目前許多國造裝備的關鍵零組件都需美方銷售許可,而這並不令人沮喪因為台灣早已融入各國分工的世界村中,所有部件都要自行生產不但成本過高也並不實際。

 

以目前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角色,想要全然擺脫美式裝備並不可行,三十年前採用法國武器之平均修復時間MTTR(Mean Time To Repair)不佳而對於後勤維修的負面效應至今仍在,放眼國際仍只有美製系統對於國軍相對友善, 關乎裝備妥善率的零件供應相對穩定,而且因為銷售國際的量大也有助於購入價格合理化,既然是唯一穩定軍購管道,個人認為籌購裝備必須以國軍能夠有該軍品足夠之連接戰情網權限為考量。如果只是買到武器卻沒有美方核准的通訊權限仍是場空,花大錢擁有裝備卻不能全然使用裝備,否則通聯功能掌握在美方手中只是徒耗珍貴國防資源,這是國軍花大錢因應美方採購中必須堅持的重要立場。

 

「大陸軍」的傳統必須揚棄

 

這段時間軍購不順的狀況可以得知美方並不認同國軍決戰本島的戰略想定,因為台灣沒有如同烏克蘭的國土縱深,拒敵於海空才是上策。此點直接關乎到未未來的國防投資走向,面臨最大衝擊的是我們的大陸軍,七十年來一直佔有極大超出海、空友軍的員額,未來此狀況勢必要調整,如果守護台灣的要求是根本不讓共軍上岸,維持高員額的陸軍反而沒有意義,徒然消耗更多預算於本該用於 海、空軍以達成拒敵於台灣海峽的戰略目標。 讓人想到前陣子國防部才歡天喜地成立後備旅可能只是空忙一場, 因與整體戰略目標根本不相符,強化中華民國的海、空軍防禦,甚至源頭攻擊能力可能更為重要!

 

軍種間各自爭奪有限的國防資源於全球國家所在多有,即使美軍也不例外,所以中華民國並非特例,美軍海、空軍的兵力總額遠大於陸軍,問題是別人能,國軍能嗎?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關鍵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