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朱立倫的親美論演講

高仙芝 2022年06月27日 07:00:00
即便朱立倫「國民黨親美論」不是「政治化妝」,也只能算作為黨主席的精英立場,或最多算一種「願景」。(圖片擷取自朱立倫IG)

即便朱立倫「國民黨親美論」不是「政治化妝」,也只能算作為黨主席的精英立場,或最多算一種「願景」。(圖片擷取自朱立倫IG)

朱立倫訪美在智庫發表演講,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他強調「國民黨是一個『親美』政黨」,「歷史上一直對抗共產主義」、又說「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這番表態被中國環球時報前總編,現特約評論員胡錫進抨擊為「國民黨是百年爛黨」。然而,國台辦的回應反而沒有那麼激烈,只說「家事不需假手外人」,呼籲「頭腦清醒」,「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朱立倫訪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向美國交心,表明國民黨的立場,也要爭取說服美國,台灣不止民進黨一個選項。對此,中國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國民黨可能早已通過渠道和中共溝通過。否則,中國不會對朱立倫「否認九二共識」輕輕放過。中國近幾年擺出「以我為主」、「台灣誰上台都差不多」的姿態,但內裡「國民黨上台總比民進黨好」還是普遍共識。這兩點都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對朱立倫演講輕描淡寫的原因。

 

然而,朱立倫的「親美論」真能取信於美國嗎?然而,說服力不強。

 

不錯,在歷史上,國民黨確實曾是「親美政黨」。國民黨在中國執政時,就被中共批評為「美國帝國主義的走狗」,把整個中國都出賣給美國。到國民黨落難到了台灣,如果沒有美國,那真的很難撐下去。雖然無論蔣介石和蔣經國都有不滿意美國的時候,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還必須乖乖地聽美國的話。到了李登輝時期更是親美。然而,最遲從2005年4月,連戰訪問大陸,享受了「連爺爺」的愛稱之後,國民黨就開始了「親中」轉向。到了馬英九執政時期,隨著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通過,及力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卸任前又舉行了歷史性的新加坡「習馬會」,國民黨就變成一個親中政黨。

 

如果說,馬英九時期的親中還有「堅持民主」的一面,此後推出的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和韓國瑜,其親中的姿態更為過份,甚至連「民主」都是中國的好了,總之就是「發大財」。於是,至少在江啟臣做黨主席前,國民黨早已建立了「親中政黨」形象。江啟臣確實力圖改革,但無奈阻力太大,見效甚微。到了朱立倫,要把國民黨的形象從「親中政黨」變為「親美政黨」,至今尚未看到證據。比如,在美豬公投的問題上,國民黨包括朱立倫自己,都是反美豬,看不出有多親美。

 

應該承認,為了美國之行,朱立倫及其幕僚確實下了苦功,至少邏輯大致上能自圓其說。比如,朱立倫說國民黨是「親美政黨」,那就從孫中山、蔣介石說起,以「對抗共產主義」的共同經歷拉近距離。比如,為了解釋國民黨過去十幾年的「親中」現在又「突然親美」,朱立倫強調「中國變了」,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美國也親中,現在美國不也抗中嗎?那麼國民黨也跟著變,豈非理所當然?

 

然而,邏輯說得再好,不如事實來得管用。

 

國民黨的臉書主頁遲遲在侵略進行了一個星期才「譴責俄羅斯」。(合成畫面/取自國民黨臉書、維基百科)

 

如果說「美豬」或「萊豬」的議題還帶有一定的彈性,那麼到了今年2月爆發烏克蘭戰爭,實屬「大是大非」的歷史時刻,不是站在朋友的一邊,就是站在敵人的一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團結一致地支持烏克蘭抗俄。蔡英文政府不但第一時間譴責俄國入侵,還極為罕見地宣布制裁俄國,旗幟鮮明地站在烏克蘭的一方。

 

相反,國民黨也沒有「堅決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國民黨的臉書主頁遲遲不表態,侵略進行了一個星期才「譴責俄羅斯」。朱立倫宣布捐出一個月的收入給烏克蘭,也挽回不了此失誤。況且,根據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對社交媒體的分析,在戰爭爆發後,藍營政治人物以及政治立場泛藍的側翼粉專最偏好檢討台灣外交路線,塑造「疑美論」聲浪,「認為美國不出兵烏克蘭也不會幫台灣」。相反,綠營相應的政治人物和粉專,大多力挺聲援烏克蘭,支持以美國為首的抗俄行為,號召向烏克蘭捐款等等。兩個陣營對比之明顯,「國民黨親美」又如何有說服力?

 

由此可見,即便朱立倫「國民黨親美論」不是「政治化妝」,也只能算作為黨主席的精英立場,或最多算一種「願景」。

 

於是接下來的疑問就是,黨主席的立場是不是「黨的立場」?這又直接關係到一個最古老的哲學問題「我是誰」,也就是「誰是國民黨」?國民黨是以黨主席為首的「一小撮」,還是包括那些親中的保守黨眾,還是包括支持者在內的泛藍陣營。不解決好這個「我是誰」的問題,黨主席說得邏輯更完美也沒有用。

 

在「我是誰」或「誰能代表國民黨」的問題上,又不得不涉及民主與選舉的問題。現在國民黨就像一群以「反民進黨」為共同目標串在一起的拼湊而成的板塊,為反而反,缺乏統一(甚至是相近)的核心價值觀。單是為選舉之故,「親美藍」要拋開「親中藍」就肯定不可能。更麻煩的問題,即便我們承認「黨主席代表黨的路線」,這次朱立倫當選固然變成「親美黨」了,但萬一下一次選上的不是「親美藍」,換成張亞中這樣的「親中藍」,或者韓國瑜這樣的「民粹藍」,那麼國民黨又一下子轉成了「親中黨」、「民粹黨」,那麼又怎麼辦?朱立倫在公開演講中,沒有談到國民黨內部對親中親美的鬥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朱立倫和其盟友必須能展示出持久掌權能力,方有說服力。

 

我想,在朱立倫在台上侃侃而談的時候,下面一眾美國的對台專家學者恐怕也是苦笑連連,同病相憐。近幾年,國際範圍內的「疑美論」大盛,非僅僅在台灣輿論中僅見。從歐巴馬到川普,從川普到拜登,美國的執政風格和路線大幅波動,歐巴馬說的話,川普一上台就不算數;川普說的話,拜登一上台又反轉。這令世界大部分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盟國苦不堪言(諷刺的是,台灣作為「疑美論」的重鎮,美國對台灣政策是少見的兩黨一致的)。現在美國和盟國的關係很好,但盟國還是提心吊膽。在最近的共和黨初選中,大部分川普支持的人都獲勝,倒是多個批評川普的國會議員,不是選輸了,就是乾脆不選了。由於美國通膨太高,美國中期選舉很可能出現「紅色浪潮」,意味著大批川普支持的人會進入國會。美國國會正在召開一六暴動聽證會,但川普暗示要選2024年總統居然聲勢浩大。於是2024年川普重新上台的機會不能說沒有。萬一如此,美國政策再顛覆一次,盟國可真要「以頭搶地」了。

 

但國民黨親美精英要把「親美」作為一種「願景」,這當然會受到美國的歡迎。然而,即便國民黨的「親美派」能長期掌權,即便「親美」姿態能持續,如何把「願景」變成「事實」,還要更多的實際行動去證明。不能一邊說自己「親美」,一邊阻攔「親美政策」。恐怕這算是最低要求。

 

朱立倫演講中沒有解釋,同樣是「親美」,國民黨為什麼比民進黨更好。一個可能性是,朱立倫有意在公開演說中避免提及台灣內部政爭。但 這是一個比不過去的問題,無論對美國也好,對台灣選民也好,國民黨必須提出一套能說服人的論述。

 

※作者為自由評論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