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凌翔:台灣患有「台積電集體焦慮」

烏凌翔 2022年07月24日 07:00:00
部份國人對於台積電是否能繼續扮演護國神山的焦慮,其實根植於兩岸政治情勢變化。(美聯社)

部份國人對於台積電是否能繼續扮演護國神山的焦慮,其實根植於兩岸政治情勢變化。(美聯社)

曾經,一位網路媒體總編輯告訴我,在他們經營的平台,如果文章標題中有「台積電」三個字,點閱率隨便都可能10,000次起跳,我當時以為是因為關心台積電股價的投資人很多。上週,因為主持了一場科技為主題的演講,才讓我深刻感覺到,台灣人關心台積電的深層心理中,還有一層焦慮之情。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擔綱的講題是「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科技人的大陸行腳」,是一個從台灣視角觀察大陸的系列演說之一,黃欽勇這場重心在科技,並非台積電,只是比較兩岸科技産業時,不可能不提到台灣具有全球領導地位的半導體産業與台積電。主題發表後,開放一小時現場舉手與線上文字提問,因為問題太多欲罷不能又延長15分鐘。

 

儘管措詞不同,來自各方的問題中,至少有一半是詢問台灣的半導體産業、或台積電的優勢到底領先中國大陸多少?甚至隱含一個前提-我們不可能永遠領先,那麼,請問何時可能會被追上?

 

另一半的熱烈討論由基金會董事長龍應台本人提出的「人才問題」所引爆,黃欽勇認為台積電去年新進人員流動率高達17.6%,是因為「半導體產業對社會很有貢獻,但社會沒有討論產業的需要,這是台灣的問題,半導體產業的老闆應該站出來和社會一起溝通」。半導體從業人員雖然待遇頗佳,卻無法樂在工作的現實,又導向前述的那一半問題:會不會傷害了台積電的競爭力?

 

簡而言之,大部份提問的重點就是台灣的半導體産業還能維持多久的競爭力?護國神山還能護國多久?

 

半導體産業全球僅6個主要參與者,被視為單一組織的歐洲30年來全球市佔率從未超過10%,去年僅6%,與日本「並駕其驅」。日本一國力敵整個歐洲並無欣喜之情,因為它是從1980年代末全球十大IC大廠就佔有6家的顛峰,一路滑落到眼前需要低頭求台積電去設廠的窘境,發明晶片的美國一直都佔據半導體産值的全球寶座。東亞的台、韓、中則是追趕兇猛的後起之秀(以上請參考圖1)。

 

圖1 :1990~2021 美、日、歐、東亞 晶片產量全球佔比

 

(作者提供)

 

其中韓國已經穩坐二把手的寶座,創造經濟奇績的中國則一直敬陪末座。台灣因為有台積電創造了「代工」(Foundry)模式,不像「垂直整合元件廠」(IDM)與「IC設計廠」(Fabless)有自我品牌的産品,産值可以顯現在圖2的傳統計算方式中,但是近幾年IC設計業-尤其是聯發科的擴張-也幫助台灣在圖2中從第五名進步到了第三名。

 

圖2:2021 全球晶片市場6大玩家佔比

 

(作者提供)

 

台灣的半導體産業遙遙領先大陸的事實,氣得一位中國學者揚言「一定要把台積電這本來屬於中國的企業搶到中國手裡」,荒謬言論連大陸都有不少網友看不下去,但也顯見台積電凌駕對岸的技術優勢極其強大。根據這一點,大家應該不用太過擔心神山崩塌。

 

但是部份國人對於護國神山是否長青的焦慮,其實根植於兩岸的政治情勢變化,因為中國大陸日增的整體綜合實力讓美國的大戰略被迫調整,台灣期望的「現狀」也不易維持了,就像當年把「反攻大陸」定為目標一樣不合理。這個層次的問題,就不是加速培養人才,或促進社會與半導體産業之間的溝通能解決的了。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