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擴建東部戰區軍用機場將成殲-6無人機平台

何至中 2022年08月08日 07:00:00
中共正將新擴建的軍用機場作為殲-6無人機攻臺之平台。(圖片取自東部戰區)

中共正將新擴建的軍用機場作為殲-6無人機攻臺之平台。(圖片取自東部戰區)

近日中時新聞網發布一則〈陸離臺最近軍機場衛星照曝光!大升級後重啟殲-6成無人僚機〉之新聞。報導指出,中共自2020年初開始擴建龍田、惠安及漳州等3座空軍基地(距離臺灣約160至320公里),歷經長達數年的大規模擴建後,目前工程幾乎已接近完工(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亦未中斷擴建工程)。

 

其中,就以龍田機場的衛星影像來說(該座機場最接近臺灣,飛抵我本島上空僅需7分鐘),除了原有的「Su-27側衛」(Flanker)戰機分遣隊之外,還搭配了老舊的殲-6戰機機隊,從其目的與企圖研判,中共極有可能藉其人工智能(AI)發展之基礎,把現有部分堪用的殲-6戰機改裝為無人機(中共空軍並沒有如國際間對退役戰機採全數報廢的作法,而是將部份戰機改裝成無人攻擊機,並分配在空軍作戰部隊使用),並且將新擴建的軍用機場作為殲-6無人機攻臺之平台。

 

改裝之後的無人機每架至少可以裝載1,500公斤的各式彈藥,除了採用「自殺飛機」的方式對目標襲擊外,更不會有人員傷損的問題存在。此種作戰模式一旦啟動,將迫使我國空防體系有所反應並接戰,且可能迅速消耗大量高價值的防空飛彈及其庫存;對於中共而言,這種作戰方式不僅損失小而且效率高。目前,中共空軍至少還有近1,000架退役的戰機,在改良成無人機後,都可以有1,700公里以上的航程,用於對臺作戰是相當合理的作戰方式。

 

若有朝一日中共犯臺,不僅可在第一波攻擊中用來消耗臺灣的飛彈,以及分散飛行員的注意力,亦可搭載炸彈作為攻擊用途,而且雷達幾乎無法分辨是無人機抑或是有人機,對我國的空防壓力可想而知。基此,針對上述未來中共可能運用之新型態作戰模式,筆者有以下兩點建議。

 

強化多重目標偵測能量

 

由於近年來中共各類型AI之智能化、無人化及匿踪武器裝備不斷推陳出新,無論在性能或數量均有絕對優勢,對我各型雷達監視能力造成沉重壓力。基此,國軍已自2020年起針對匿踪戰機、無人攻擊機等新式威脅,完成多項雷達性能提升規劃,以強化多重目標偵測能量,俾利戰時能預先警告、爭取反應時效。

 

另一方面,國軍除應持續提升指管系統功效、建置地面部隊情監偵(C4ISR)系統、精進聯合作戰指管效能及提升系統資安防護與機動情傳的能力外,更應該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含海巡)與各型在空機、在航艦,加強本島周邊海、空域敵情動態的偵察、辨識、情傳、處理與管制作為,嚴密監控中共改裝無人機之動態(亦可由起飛地或雷達反射訊號的強弱來研判)及相關軍事活動。

 

務實檢討無人機反制作為

 

2021年3月國防部曾表示:國軍依「整體防空」防禦機制,採「重層防禦」方式,以戰機機砲、偵巡艦防空飛彈及地面短程防空飛彈、快砲之順序,對中共中、大型無人機實施反制並予以擊落;另外,針對小型無人機威脅則採用「中山科學研究院」所研發之「無人機防禦系統」(UDS),以電子干擾方式實施反制。

 

但是,有鑑於使用短程防空飛彈反制無人機的成本相當高昂,且易導致本身防空能力產生間隙,因此建議國軍應採取「軟殺」手段,以干擾信號阻斷其衛星通信鏈路或控制系統,屬較為廉價有效之方法,抑或是採用較高的功率實施干擾、截斷,使敵方無人機失效。此外,國軍在「硬殺」作為上亦應結合現有武器裝備(強化彈砲或刺針等較低價飛彈)實施無人機反制,以建立軟硬結合、多層抗擊之能力。

 

近年來,中共各類型無人機(包括無人飛行載具)不斷侵擾我臺灣海峽周邊地區,除了藉此測試其性能外,更趁機試探我國雷達偵蒐及空防能力,而本篇有關中共擴建東部戰區軍用機場將成殲-6無人機平台之新聞,更間接印證了中共空軍未來可能以改裝無人機作為攻臺的作戰模式之一,勢必將形成不容忽視的不對稱作戰方式,我國安高層及國軍應及早加強監視與情蒐當面機場各型機、無人機之空情及訊號情報,以及研析無人機在演、訓中,以忠誠僚機、自殺攻擊機之飛行軌跡、編隊情形、遠距操控與作戰運用可能方式,為後續偵測辯識及採取反制作為之參據,以確保國家安全。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駐研學官。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