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國誠專欄:裴洛西訪台的後續效應──「破窗」與「領航」

宋國誠 2022年08月05日 07:00:00
在全球主流媒體以「頭條」地位關注裴洛西訪台事件時,台灣的能見度與重要性也被全世界清楚地看到。(美聯社)

在全球主流媒體以「頭條」地位關注裴洛西訪台事件時,台灣的能見度與重要性也被全世界清楚地看到。(美聯社)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是一次成功的「智慧性出訪」,從行前高度隱密到安全抵台,宛如一場外交藝術的高水準表演。在訪台期間的談話與立場,張弛有度、有禮有節,特別是那一句「傾聽各位意見,向各位學習」的態度,表現出一個「美式政治家」虛懷若谷的風度。可以預見,裴洛西的訪台將興起兩種後續效應,一是「破窗」,二是「領航」。

 

破窗效應

 

自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中國從未一刻停止對台灣的打壓。中共打造了一個無法透視的玻璃窗,將台灣緊緊困鎖在這個密不透風的「黑窗」之內,讓世界看不到台灣,也無法體會台灣的處境。在這個玻璃窗內,台灣忍受了多年「國際孤兒」的委屈,低調扮演國際事務的邊緣角色。換言之,在中共「一個中國」的緊符咒之下,台灣幾近窒息而難以呼吸。但多年來,台灣挺過了這些煎熬與困境,存活至今日舉世稱道的民主政體,正如裴洛西所言,台灣是一個「韌性之島」(an island of resilience)。換言之,裴洛西與先前來訪的美國友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她看到了台灣最深刻的本質:堅韌。

 

裴洛西訪台,清脆而響亮地打破了中共設置的玻璃窗,拆除了中共「一個中國」的緊符咒,讓台灣的「民主暖風」吹出窗外、涵濡世界。在全球主流媒體以「頭條」地位關注裴洛西訪台事件時,台灣的能見度與重要性被全世界清楚地看到。這種能見度不是因為一件「軼事」或「趣聞」被世界所議論,而是台灣作為一種「價值主體」的能見度,一種堅守民主自由卻長期忍受中國霸凌的能見度,一種台灣人的堅忍與自信,也讓世人看清「一個中國」的暴虐與欺凌。

 

在世界看見台灣的能見度之餘,世界同時也認識到台灣的重要性。裴洛西明確表示,她代表整個眾議院、整個美國政府接受我國贈予的勳章。裴洛西既不在「官方/非官方」的邊界上糾纏模糊,也不在中國抗議的陰影下扭捏作態,而是明白表示她這次來訪就是台美之間一次重要的「官方接觸」,是美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往來。這既是裴洛西此行通過展示「台灣重要性」而首創台美官方交往模式的最大意義所在,同時也向全世界發出示範與引領的訊號。

 

領航效應

 

裴洛西在總統府的聲明中提到,這次來訪就是要提醒並告知大家:43年前,我們(美國政府)通過《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美國當時就許下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承諾-要永遠與台灣站在一起。這說明了裴洛西非常瞭解台灣的外交困境、深知台灣人心,以及充分體會台灣期待國際奧援與價值夥伴的需求。裴洛西又說道:儘管台灣面臨諸多嚴峻的挑戰,美台之間的團結也非常重要,我們的來訪就是要向外界彰顯美台之間的團結。換言之,裴洛西正是以這次美台交往的模式,呼籲世界做出與美國一樣的認知與作為,為國際友台力量帶領風向。

 

就在裴洛西訪台之際,英國《衛報》報道,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也在規劃今年內派團訪問臺灣,這就是裴洛西訪台所產生的「領航效應」,它將引起更多的民主國家接踵而至造訪台灣,促使國際組織提供台灣更多的參與途徑與項目,使台灣成為國際社會絡繹不絕的民主景點。換言之,裴洛西為台灣的國際困境打開了一條通道。

 

在這種帶領國際風向的領航效應之下,對照於中共對台灣仗勢凌人的嘴臉,國際社會在頻頻跨越「一中」藩籬之後,「一個中國」將逐漸被國際社會稀釋、淡化和遺忘。這意謂台灣將擺脫兩岸框架之下的統獨爭議,以一個「民主價值主體」重新走入世界,貢獻國際。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