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獨立的財源才是社運發展的基石。(維基百科)
黨外路線之爭,新潮流以邱義仁主張的「群眾路線」對槓康寧祥的「議會路線」。那年立委選舉結果,康寧祥及康系人馬悉數落選。為了實踐群眾路線,新潮流結盟黨外進步力量,催生「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勞陣的前身)、「台權會」及「台灣環保聯盟」,組織民眾進行政治和社會總體戰略。
初始,新潮流與社運關係密切,群眾動員和選舉運動助力不小。心嚮社運的年輕成員被安排至社運組織磨練,社運圈不乏看到新潮流影子,樹大招風,被批評操弄社運為其政治目的效命,斲傷社運自主性。
新潮流除供給社運資源養分,還禮讓不分區立委位置壯大社運實力,建立政治聯盟。但其推出的勞工立委方來進投靠福利國形同背叛,讓新潮流很受傷。卻遭反新潮流的外圍社運組織或個人串連一氣,抹黑批鬥為操控社運。我擔任勞陣秘書長時,認為包容異己,可阻卻近親繁殖,建立勞陣獨立性可望壯大工運。因而聘用非新系人員鍾維達、林明賢、邱毓斌、秋花妹等,反新潮流的猛將進入核心。
由於招募黨員是黨內派系競逐的實力,新潮流政協決議分配給社運工作者各別募集責任額。我認為恐傷及社運圈的信任而拒絕,也獲得政協們的體諒,解除我的配額。
當時勞陣成立「勞動者劇場」,基本班底是勞陣會員與志工,利用工作餘暇勤於彩排,同時獲得藝文界異軍襄贊 : 脫拉庫劇場的吳朋奉、江子翠劇場周逸昌與吳欣扉及蔡瑞月舞蹈社舞者、河左岸劇團的張少平、台灣渥克劇團的陳梅毛與何政隆、身聲演繹劇場等熱情演出。年度募款活動節目生動有趣頗具吸引力,較易向勞陣開發的產業工會勸募,大工會捐輸最多,籌得充裕經費,漸而減少政治資源挹注。自主獨立的財源是社運發展的基石,慷慨解囊的會員深知這是由自己一手扶持的團體,向心力愈發凝固。
1993年,台塑工會理事長楊鴻明競選高雄縣議員,獲得民進黨提名,但同選區有新潮流系的陳啟昱參選。我沒幫同流的陳啟昱,反而擔任其對手楊鴻明的競選總幹事;雖同樣獲黨提名,黨的大咖都不來站台,集中力挺陳啟昱。我只得利用個人關係,邀請台獨聯盟主席許世楷及陳唐山、黃昭堂等來替楊壯聲勢。
這場沒有黨的政治明星與大咖,只能打運動型的選戰,拼命造勢天天見報。白天選戰活動之餘,我和邱毓斌熬夜雕製李登輝人頭,詮釋國民黨與財團聯手迫害勞工情狀,誇張逗趣增加可看性,是為遶街造勢利器。這個李恐龍成為日後勞陣抗議行動的場景主角。
「勞動者劇場」領銜社運界,開創街頭行動劇先鋒,不畏強權發出被壓迫者的吶喊,嘗試注入文化元素,豐富勞工運動。
※作者為反貧困聯盟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