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也是以小型的海獵人號(USS Sea Hunter)為基礎(如圖0,在累積一定的技術後,才訂購大型水面無人載具(LUSV)。(圖片摘自美國海軍網站)
日前蔡英文總統親自到嘉義參加「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的開幕揭牌儀式,宣誓將組成無人機國家隊,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的發展。雖然說這樣的企圖非常值得肯定,卻已經晚了十年以上,在無人機剛開始起步時,台灣視之如敝屣,等到現在無人機在軍用與商用領域都大放異彩,才想要急起直追,已經錯過了黃金期。不過,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在無人機之後的下個明日之星,應該就是無人水面載具(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 USV),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無人艦艇。從今年美國所主辦的2022年環太平洋演習中,首度出現4艘由美軍不同單位所研發的無人水面艦參與,已可看出這樣的趨勢。再加上這次中國的對台軍演中,解放軍的軍艦挾數量優勢,屢屢突破海峽中線侵擾,面對這種威脅,或許發展無人艦艇會是最佳的反制方案。
台灣一定要發展無人艦艇的原因與最大優勢,在於台灣是個海島,極端仰賴海上運輸,造船與海運業都有一定的水準。未來無人水面載具的技術,將不僅僅用於軍事用途,還會快速轉為商用,徹底改變目前的海上運輸模式。即使無人水面載具無法一下子馬上取代大型貨輪與油輪,其自動化的技術,也會大幅減少海上運輸對人力的依賴,進而節省更多的海運成本。美軍此次參與環太平洋演習的牧羊人號(Nomad)與遊騎兵號(Ranger),都是由民用補給船改裝而來,已經完成長程航行的測試。自己從美國南方的墨西哥灣,經巴拿馬運河,航行到美國西岸的港口,全程只有進出港口與通過運河時,由人員介入駕駛。這無疑暗示,當這種技術普及化以後,許多的海上運輸航線都能自行運作,可能只需要少數的管理人員在岸上遙控或在港口協助即可。
對台灣來說,海上運輸不單純只是商業航道,更是賴以生存的關鍵生命線,政府有必要對無人水面載具的技術,進行戰略性投資,一方面建立台灣在海運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可用於發展軍事用途。在國防上,無人艦艇擁有許多的優勢,首先是能節省寶貴的人力,其次是無人艦艇不需要船員的生活空間,噸位通常較小,造價也相對便宜。最後是不用擔心人員的戰損問題,不必考慮人員的因素,也讓無人艦艇可以長時間執行任務。未來中國船艦越過海峽中線,甚至侵入台灣東部海峽活動的情況,恐怕會越來越頻繁。台灣的海軍規模較小,要應付這樣的持續襲擾戰術,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無人巡邏艦,擔任最外圍海域的圍堵工作,再由傳統有人艦艇在第二線負責監控支援。否則要像這次採取一對一緊盯的方式,長期下來消耗將會太大。
採用無人艦艇來執行這種盯梢、圍堵的任務,還有另外幾個好處。其一是目前雙方都不願意率先開火,引發全面性衝突,借鑑於國外的類似情況,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以衝撞的方式達成目標。解放軍的艦艇有可能硬闖,以侵入我國領海,我方的艦艇為了阻止,也會用衝撞的戰術來阻擋。此次雙方艦艇已逼近到彼此目視可及的範圍內,就說明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如之前中印兩國的邊界衝突,雙方也不願意使用武器,而以肉搏戰的方式進行,那在海上的肉搏戰,就是用艦艇彼此衝撞。台灣如果使用主力艦艇去衝撞,在數量遠遠落後對方的情況下,將處於絕對的下風。採用無人艦艇則有完全不怕戰損的好處,就算噸位較小,在不怕同歸於盡的優勢下全力衝撞,只要能撞傷敵方的主力艦艇,逼使其中止任務,返航維修,台灣就贏得了這場海上衝突。
當然,以台灣目前的科技能力,還難以讓無人艦隊立刻成軍服役,但不開始起步的話,很可能馬上就會落後,因為中國早就大舉投入無人艦艇,甚至是無人潛艦的研發了。而且中國造艦的速度非常快,大批的新型驅逐艦與巡防艦,近幾年不斷地下水,台灣籌獲新型主力飛彈巡防艦的計畫,卻不斷延宕。即使未來這個計畫能成功完成,在數量上也難以追上解放軍。在這種困境下,過去海軍曾提出發展微型突擊艇的想法,以數人就能操作的超小型飛彈快艇,來發展海上的不對稱戰力,可惜這個嘗試最後胎死腹中。反對意見認為,微型突擊艇噸位太小,難以面對台灣海峽惡劣的海象,多數時候可能難以出港,同時操作人員太少,缺乏持續作戰的能力。不過這些問題,無人艦艇剛好都能克服,或許海軍可以考慮發展小型無人艦艇,來取代這個計畫。
最後一點,是從這次中國的對台軍演中,可以發現解放軍的目標之一,是封鎖台灣的航道。在戰時,除了以飛彈威脅外,還會利用潛艦與水雷來阻斷我方的對外生命線。到時候海軍的反制方式,可能是為我方的運輸船團提供護航,冒險將物資運入或運出台灣,如果台灣未來能擁有無人貨輪與油輪,就可以將突破封鎖的風險降到最低。此外,中國不只長期阻撓台灣從國外取得武器,也讓台灣難以外銷軍備,因為這可以破壞台灣建立自給自足的國防產業。無人水面載具的應用層面極為廣大,是軍民合用的技術,政府投資在軍用領域的成果,可以輕易轉移到民間,甚至民間自己研發的產品,國軍也可以採用。最重要的是,中國不容易阻止台灣輸出這樣的無人水面載具技術,是我國可以嘗試突圍的新產業,為國防自主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新模式。
目前世界各國的發展情況,大多數是從小型無人巡邏艇開始著手,美國也是以小型的海獵人號(USS Sea Hunter)為基礎,在累積一定的技術後,才訂購大型水面無人載具(LUSV),預計從2022開始,以每年2艘的方式,生產10艘。海獵人號與其姐妹艦海鷹號(USS Sea Hawk),都是用來測試無人艦艇執行遠洋反潛任務的技術,另外也有不少計畫,是想利用無人艦艇不怕人員損失的特性,來執行掃雷這種高危險工作。台灣應該也能從巡邏、反潛、掃雷這幾個方面來著手,先發展軍警合用的小型近岸巡邏艇,以減輕海巡署的工作壓力,並累積技術。接下來發展反潛構型的中型無人巡邏艦,以取代年邁即將退役的濟陽級巡防艦。畢竟海軍雖然已採購兩艘二手的派里級巡防艦,來接手濟陽級巡防艦的反潛工作,但很明顯在數量上不足,難以完全取代。
至於掃雷能力,更是台灣當前最大的問題,因為在之前的獵雷艦弊案後,興建新一代獵雷艦的計畫已胎死腹中,海軍也沒有積極尋求替代方案。在中國想要封鎖台灣的意圖如此明顯下,國軍的掃雷能力不只沒有任何的進步,甚至隨著現有獵雷艦的老化而不斷衰退中。在這種情況下,直接跳過傳統獵雷艦,投資無人艦艇掃雷技術,恐怕是無可奈何之下,一定要進行的工作。甚至在這幾個常見的發展方向外,為小型無人巡邏艇配備反艦或防空飛彈,重啟微型突擊艇的計畫,做為火力攻擊平台,也能分攤主力艦艇的工作,並提高反擊武器的存活率。美軍之前就成功利用遊騎兵號試射標準六型飛彈,台灣也可以考慮將海劍二、海弓三防空系統或雄二、雄三反艦飛彈,整合在無人艦艇上。當然這絕非一蹴可及,但不開始發展,最後就會完全落後對手。
海軍也不需要從頭開始興建無人艦艇,因為在沱江級巡邏艦開始服役後,計畫以一艘換一艘的方式,讓服役已近三十年的錦江級巡邏艦逐步退役。與其讓退役的錦江級巡邏艦被拆成廢鐵賤賣,不如在拆除堪用的武器系統後,轉為無人艦艇的實驗艦。利用艦上的船員活動空間,加裝自動操控系統。12艘的錦江級,可以陸續用於發展不同用途的無人艦艇,進行各種測試。以美軍所改裝的牧羊人號與遊騎兵號為例,只留下維修人員所使用的必要空間,剩下的都用來安裝各種自動化系統。中國在發展無人機時,也將許多舊型的殲-6戰機改裝成無人機,以進行操控測試,或擔任靶機與防空飛彈誘餌,這是台灣可以仿效的模式。台灣也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從發展自動化船舶系統做為起步,先減少操作的船員,累積技術經驗,再分階段達成無人艦艇的目標。
台灣國防產業過去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難以累積技術,進行長遠的發展,所以常在遭遇挫折後,被迫選擇外購,之前無人機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分階段來達成無人艦艇的目標,會比較穩健可行,國外許多無人艦艇的發展也有一樣的規劃。比如無人艦艇在出入繁忙的港口或航道時,能先由人員登艦操作,以減少風險。無人艦艇在發展初期,難以長時間自動執行任務時,也可以由人員在一定時間內,登艦維護。甚至在目前台灣沒有軍用通訊衛星下,先利用無人機擔任訊號中繼,以確保岸上控制站可以有效操作海上的無人艦艇。這些方法都能讓台灣先擁有可以操作的半自動無人艦艇,以培養這方面的人材與戰力,未來再進一步發展擁有人工智慧的海上航行與作戰系統,加入可以長時間自動運作的可靠機電設備,逐步達到所設定的目標。
海上運輸是今日全球化商業體系的生命線,更是海權時代的基石,無人水面載具技術將會讓海運產業掀起新革命,是未來極為重要的戰略產業。台灣被喻為護國神山的半導體晶片,如果沒辦法運輸出口,也無法發揮關鍵的影響力。台灣應該記取錯失無人機發展先機的慘痛教訓,檢討過去國防產業由中科院獨撐大局的不合理結構,整合國內造船產業與學術單位,以軍民合用為突圍策略,建立台灣海軍的幽靈艦隊與海運的自動化船隊,彼此相輔相成,互相支援。台灣政府本來就保守,國防部更是其中最守舊的部會,要由平日負責戰訓任務的軍方,來領導產業發展,有其困難,也是強人所難。這也是為什麼應該要由政府積極介入,建立無人水面載具國家隊的原因。台灣常自許是一個海洋國家,卻長期吝於投資海洋產業,或許這是一個最好的改變契機。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