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喜明:國軍已沒有能力在台灣周邊掌握制空及制海優勢

李喜明 2022年09月07日 07:00:00
國軍已經沒有能力在台灣周邊掌握制空及制海優勢,台灣應該做的是採用「區域拒止」的概念,用來取代「區域控制」的傳統思維。(本報合成圖片)

國軍已經沒有能力在台灣周邊掌握制空及制海優勢,台灣應該做的是採用「區域拒止」的概念,用來取代「區域控制」的傳統思維。(本報合成圖片)

雖然以台灣的國防資源,難以實現國軍想憑藉著傳統武力從彼岸到我境的每個戰場,都徹底擊敗敵人這種超乎現實的戰略規劃。但就防衛作戰而言,這並不意謂我們沒有機會贏得勝利,但要達成勝戰目標,首先得務實地面對在軍事上敵強我弱的客觀事實,收起具主觀浪漫的這種全方位作戰思維。

 

「整體防衛構想」是依據兩岸戰力懸殊的現況,融合「創新與不對稱」概念發展出來的防衛戰略。「創新與不對稱」概念的核心,是依據兩岸軍力現狀,分別在性質、形式、成本、性能、數量等各方面所呈現的不對等狀態下,建立一種在兩岸戰場之中,具備高度適應性的不對稱作戰能力,並藉以尋求在不同的時間、空間、領域,運用不對稱作戰的特性,抵消敵方傳統戰力的優勢,塑造有利的戰場條件,獲致所需戰果,以成功達成整體防衛的目標。其具體手段是採取「量多、價廉、易行、分散、機動、隱匿、精準、殺傷」等形式,以發展出有韌性的不對稱戰力,這種特性的戰力,在戰時甚難被鎖定、攻擊,具有極高的戰場存活性。而藉由此種創新、不對稱的作戰方式,也可迫使對手必須研擬對策,投注資源以為因應。這些資源的挪移,會對敵方兵力籌建的性質、規模、速度以及質量,造成排擠或限制,有助紓解我方長期處於被動,窮於追趕應付威脅的壓力。

 

創新與不對稱概念並非魔法,也非萬靈丹,台灣要在戰力極端劣勢下,企圖運用非傳統戰爭的方法達成防衛目的,既不能過度浪漫,也不可天馬行空。首先我們必須務實思考:「在當前戰力劣勢的情況下,所能達成最佳的『合理』目標是什麼?」而這個最佳的「合理」目標,不但是我們「企達」的目標,也是在務實地評估自身能力後,運用創新/不對稱概念塑造出的「可達」目標。

 

具體地說,「整體防衛構想」就是依據當前敵強我弱的戰略形勢,以「務實的態度」、「創新的思維」,針對台海戰場環境特性及敵我作戰能力,重新定義「勝戰」,並以達成此勝戰目標作為建軍及備戰的準備,以成功達成防衛台灣的目標。

 

(一)重新定義「勝戰」

 

「整體防衛構想」定義的「勝戰」是:使敵人奪台任務失敗!

 

兩岸戰力懸殊,一旦無法避免戰爭而全面開戰,如果台灣預先的戰爭規劃是企圖在每個時間、空間、領域的戰場上均殲滅敵人,這種設想絕對是昧於事實,紙上談兵。然而台灣作為絕對弱勢的一方並非毫無機會,未來中共軍力即使變得再強,台灣仍然有機會利用特殊的地理環境及創新/不對稱的作戰方法,達成防衛目標。為了實現此一「勝戰」目標,「整體防衛構想」在「戰力整建」與「作戰構想」的規劃上,其重點在於除了能夠應對平時的灰色侵犯外,當面臨敵兵全面進犯時,必須有能力達成下述兩個作戰目標:①使敵人無法登陸立足②即使登陸也無法有效控制台灣。

 

「整體防衛構想」之所以要強調這種作戰思維的改變,是因為這種改變會牽動整體戰力整建的方向,影響深遠。(圖片由國防部提供)

 

這種作戰構想的設計是,以台灣有限的弱勢兵力,不應該追求(事實上也不可能達成)在戰場上徹底擊敗敵人的作戰目標,其用兵重點反而是使敵攻台兵力無法完成其作戰任務,達到其奪取台灣的戰爭目標,而「整體防衛構想」就是在這種作戰思維下,整建所需戰力及指導如何用兵。

 

(二)拋棄傳統殲滅戰,採用創新/不對稱作戰

 

傳統戰爭所謂殲滅戰,是以徹底消滅敵人的作戰部隊為戰爭目標,手段則是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敵人。在戰術的考量及運用,則以能否殲滅敵人為標準。自古以來,殲滅戰是消滅敵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國軍長久以來規劃的防衛作戰,基本上沿襲著這些傳統作戰的思維。在三、四十年前,這做法沒有太大問題,因為當時國軍傳統武器的數量雖然不及解放軍,但仍然享有質的優勢。但盱衡當前軍力對比,解放軍不但在數量上繼續擴大領先,品質也已迎頭趕上,甚至猶有過之。如今在資源及能力均屬劣勢的形勢下,如果國軍繼續執著於傳統殲滅戰,無異是自尋敗亡。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改變作戰思維,採用不對稱作戰方式取代傳統殲滅戰,如此方能達成防衛作戰的目標。

 

(三)拋棄「控制」思維,採取「拒止」概念

 

傳統台灣防衛作戰的思維就是「制空、制海、反登陸」,一直到二○二一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仍然將「制空、制海」列為最優先的建軍目標。就當前兩岸軍事實力,戰時台灣想要在台海掌握制空、制海權是戰略囈語、痴人說夢,如果能夠制空、制海,我們根本無需擔憂解放軍的三棲進犯。

 

國軍已經沒有能力在台灣周邊掌握制空及制海優勢,因為解放軍有能力在任一戰場壓制台灣的傳統戰力,這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因此台灣應該做的是採用「區域拒止」的概念,用來取代「區域控制」的傳統思維。

 

以台灣有限的弱勢兵力,不應該追求(事實上也不可能達成)在戰場上徹底擊敗敵人的作戰目標。(圖片摘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何謂區域拒止?「拒止」(denial)的門檻遠低於「控制」(control),這是台灣有能力做到的作戰構想。拒止只需要防止敵人有效控制,即便自己也無法控制該領域。就當前敵我兵力現況,國軍必須拋棄在各領域以傳統作戰方式與敵人爭奪控制權的思維,放下對過往作戰觀念的執著,坦誠面對兩岸戰力差距的現實,改採彈性的拒止作戰概念,在各領域進行不對稱的拒止作戰,拋棄「控制」,改採「拒止」。

 

「整體防衛構想」之所以要強調這種作戰思維的改變,是因為這種改變會牽動整體戰力整建的方向,影響深遠。對台灣而言,維持空中優勢與遂行空域拒止任務所需的戰力,兩者截然不同;奪取制海權與達成海域拒止所需要的武器裝備,也有顯著的差異。

 

攻勢作戰中,奪取制空、制海權是勝戰的必要條件,然而在防衛作戰卻不盡然如此。兵力居於弱勢卻執意於制空、制海的戰力整備,就是在與敵人的強點拚搏,完全違背不對稱作戰的邏輯思維。此外,不論我們採取何種作戰思維,都得面對資源有限的現實問題,遂行制空、制海作戰所需的戰力整建成本,將遠高於採取空域拒止與海域拒止作戰。以台灣相對弱勢稀少的國防財力來看,不論如何大量投資,都無法運用傳統海空戰力與解放軍正面拚搏。將大部分國防財力投注於奪取制空、制海,一旦作戰失敗,就意謂著台灣防衛作戰失敗,豈能不嚴肅以待?

 

 

※本文摘自《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聯經出版公司)作者自序。作者李喜明為中華民國海軍二級上將。海軍官校66年班、海軍指揮參謀學院、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畢業。曾任參謀總長、國防部副部長、海軍司令,現任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諮詢委員、臺北政經學院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美國華府2049智庫客座資深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