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認知作戰升級──瓦解台灣人國家意志和認同

林政榮 2022年09月21日 07:00:00
國軍應建立「多套SOP應急作戰想定反制作為」,並增加情報或反情報識別能力特別訓練。(總統府提供)

國軍應建立「多套SOP應急作戰想定反制作為」,並增加情報或反情報識別能力特別訓練。(總統府提供)

近期中共在臺海周邊海域進行實彈軍演,藉由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臺後的機會,試圖打破區域的和平遊戲規則,與1996年臺海危機最大的差異是:共機多次突破臺灣海峽中線、封鎖我部分海空域、多枚彈道飛彈橫越上空、共艦繞行我東部海域、軍民無人機擾亂等軍事威脅,並對臺展開一連串的認知作戰行動,「以俄為師」,效法俄羅斯目前對烏克蘭認知作戰手段,並透過境外勢力與特定族群,以假亂真操控爭議輿論,試圖造成臺灣社會內部動盪不安,以達到其政治目的。

 

實際上,中共大規模軍演造成兩岸危機指數快速升溫,已受到國際間高度重視與呼籲和平處理政治分歧,以下就本次觀察中共對臺軍演目的與國軍反制認知作戰策略進行研析:

 

釐清認知作戰定義:改變想法與行為 進行分而治之操弄

 

認知作戰(Cognitive warfare)一詞,最早出現於北約組織的一份報告,依據北約組織(NATO)對認知作戰定義:認知作戰是一個新的競爭領域的空間,超越了傳統陸、海、空、以及多領域空間,其本質是一種非常規的作戰方式,利用每一個人的心理偏見與反射性思維,透過科技網路,操控人類思維,引發思想改變,因而產生負面影響。

 

換言之,人的思想變成了戰場,其目的不僅在於改變人們的想法,且在於改變他們的想法和行為方式。因此,認知作戰並不是現在才有的作戰領域,與之相似概念有宣傳戰、心理戰、謀略戰、輿論戰,但「認知作戰」並不是老酒裝新瓶模式出現,而是以「境外勢力、協同攻擊作戰、特定動機或政治目的」為基礎,並運用「劍橋分析」技術作為手段,所呈現發展的新領域作戰型態。

 

觀察劍橋分析技術特點:這是一種操控、影響特定對象的技術,藉由大數據資料分析技術,以及網路社群媒體,蒐集特地人群的偏好,歸納出不同偏好的群體,諸如:政治態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認同中華文化、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等,分別給與不同資訊,並將相同偏好人群聯結在一起,形成「同溫層」。

 

同時,刻意隔離不同偏好人群,減低相互交流資訊機會,再有意投其所好,給與其所偏好的訊息,進而影響、改變人的行爲,透過蒐集個資與政治傾向後,達到全面洗腦與目標的鎖定,成為帶風向指標,從打動人心出發,可高度喚起內心正面或負面之情緒。達到政治目的或特定任務。不同於以往黒色、灰色的心理戰宣傳手法不同,以及非運用AI技術入侵改變物理性質的大腦結構與運作,而是藉由區分群體偏好,分別投放不同的訊息,進行分而治之操作。綜研之,認知作戰有以下三個特點,如表1。

 

表1:認知作戰特點

 

(作者彙整製表)

 

共軍演習政治目的:制止分裂確保發展利益 為習近平連任做好準備

 

依據2021年中共《國防法》第二條內文指出:「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與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如發展利益受損,則可依據此法進行武力手段,解決爭端。因此,未來臺灣走向對於中共發展利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節。

 

檢視此次軍演除回應對外部勢力不滿之外,且對我進行一系列「準戰爭邊緣的文攻武嚇」,最主要目的是針對打擊特定分裂與外部勢力,確保中共的發展利益不受到骨牌效應一面而倒;再者可以轉移隱藏內部壓力,諸如:疫情遍地開花、經濟快速衰退、旱災地震缺電接連不斷發生等。為此,藉由大規模演習激發中共國內民族主義,槍口一致對外,並營造內部團結氛圍,為習近平二十大連任前鋪路。與此同時,中共加大力度執行維穩管控行動,各戰區處於隨時待命備戰,掌控內外政情變化,善用民族主義操作來提高習近平聲勢與聲量,鞏固其政權的延續性與正當性,如圖1。

 

圖1:中共軍演政治目的

 

(作者彙整製圖)

 

事實上,儘管習近平現在已經準備好二十大的召開與第三任期的連任,但最大變數就在於「清零政策」的失守與經濟急速冷凍的兩難窘境。窺探中國改朝換代的原因不外乎內部不穩定推翻政權、因疾病大量死亡、經濟衰敗、外來勢力干擾、貪腐政權等。然而,當今新冠病毒不斷的變異與進化成功,全球死亡人已超過六百五十萬人以上,並對於人類的免疫脫逃力越來越強大。令人憂心的是,擁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大陸而言,無疑將是一項嚴峻挑戰及隱藏高度不確定性的未爆彈即將引爆,仍值得世人持續高度關注與研究。

 

中共軍演對臺認知作戰模式升級:掌握個別族群 散布戰爭恐懼氛圍

 

從戰略安全角度,根據最新中研院洪子偉學者在《全球安全研究》期刊指出,中共認知作戰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元,戰場已由實體交流轉化成為網絡,針對特定族群設計不同的喜好,由點、線、面以潛移默化無聲無息影響臺灣人民,使其改變想法與行為。回顧過去,中共習慣於以利多消息吸引臺灣民眾支持與認同,但隨著近年中美關係惡化、疫情擴散等因素,近年已成逐漸轉化為「負面情緒動員」,例如:將意識形態輸入維基百科、製造不實新聞、宣布禁止臺灣部分農產品驗出病毒狀況、擷取藝人發言並加以斷章取義混淆是非等,緊握個別族群,操弄「以夷制夷」手段,散布戰爭恐懼氛圍,造成我方內部紛擾與不安,企圖達到不戰而屈人兵之目的。

 

另外,審視本次中共軍演對臺認知作戰手段不斷升級,透過網路新聞媒體渲染擴大軍事威懾、分化臺美關係、散佈不實訊息、駭客入侵政府官網與電子看版混淆視聽、發布《對臺白皮書》製造內部擔憂與分裂、無人機對我外離島進行滋擾等。因此,中共正藉由一系列且有節奏性展開認知作戰突擊,積極掌握主導權操作,企圖壓縮分化我活動空間,造成國人恐慌與混亂,削弱軍民抗敵意志與防衛的決心,如表2。

 

表2:中共軍演對我認知作戰威脅操作

 

(作者彙整製表)

 

值得一提的,中共在本次軍演結束前2小時,突然由中共發表《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以下簡稱《對臺白皮書》),成為未來對臺重要管理指標,通過以兩岸歷史淵源、國際法約束、經濟利多誘引臺灣人民,然而卻刪除不會派兵或行政人員駐臺原則,正意味著一旦統一將派解放軍接管模式出現。觀察內文始終強調一中原則,除凝聚中共內部統一輿論之外,不放棄武力犯臺也成為選項之一,製造臺灣內部社會紛爭與對立的認知作戰樣板,對於我民主社會更造成嚴重傷害。為此,中共三次對《對臺白皮書》最大的差異在壓縮臺灣談判空間,從一開始運用「親情柔性、恩威並濟,轉變成為掌握主導」之策略,形成加大反對分裂與外部勢力干涉,以及加快促統與促融的步調,如圖2。

 

圖2:中共《對臺白皮書》策略分析

 

(作者彙整製圖)

 

國軍反制中共認知作戰之策略

 

一、捍衛中華民國主權 熟稔國際戰略溝通模式

 

國際政治學家漢娜鄂蘭曾說:「唯有對那些無國家狀態的人可以為所欲為。」換言之,瓦解一個國家最快的方式,最先要打擊人民對國家的意志與認同。當然面對中共軍演威嚇打壓行為,主張為中華民國主權挺身而出,這是臺灣人民絕對共識,秉持「國土主權寸土不讓、民主精神堅決不退」之決心,展現出我方立場,以實際行動強而有力回應任何侵擾,確保主權不被侵犯。

 

同時,可協調外交部與培育專業國軍智庫和駐外武官及外語人才力量,強化民主社會的體質,透過一軌或二軌等多元宣傳管道,置重點於柔性的訴求引起全球對武力暴行的反感,諸如:新疆維權運動、鎮壓香港民主運動、中共維穩經費比軍費高、對臺白皮書研究等議題。從中共自身矛盾本質,進行源頭打擊是最好的反制行動,並派員至美國學習戰略溝通策略,擴大多元國際戰略溝通能力,尋求國際支持與認同,形塑「攻擊臺灣就是攻擊民主」之信念。同時根據最新《臺灣政策法案》強化臺美之間國防夥伴關係,並讓世界各國看見我國軍民攜手同心與高昂的防衛意志,共同捍衛民主自由的價值,以及凝聚國家意識的向心。

 

二、善用不對稱作戰思維 突破中共認知作戰手段

 

近期中共多次以無人機侵擾我外離島防區,驅離方式除了硬殺、軟殺(干擾槍、微波、激光之外)。近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在新書發表指出:可運用國旗旗海飄揚、民主或反共文宣標語等多種方式;另可立即召開國際記者會加以還擊,或是派出專業無人機「以機捕機」處置,並請民間訓鷹師,以老鷹之力進行快速捕抓,運用組織發創意,進行另類反制作為,並讓世界看到中共霸道惡行。此外,大力推行法律戰之操作,培育法律研究專才與應用相關法源依據,依法爭取軍事作戰優勢與主動權,「知法而用法」,提出合乎國際法規範,爭取國際社會支持反制說帖,創機造勢,突圍中共對我認知作戰,以解決靈活灰色地帶衝突。

 

此外,針對中共無人機襲擾,可依據國際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條、國內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第41條第4項,凡進入限制區域內,對航空器進行辯證,嚴密監視戒備,必要時應予示警、強制驅離或逼其降落。因此,面對中共新型態的襲擾,應熟悉相關法律規定且依法賦予授權,以滿足基層官兵對無人機侵擾裝備及訓練,迅速應對共軍認知作戰手段的臨戰應變效能。

 

三、建立思想防火牆 提升全民心理韌性素質

 

所謂:「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為了防止中共對我認知作戰影響力提升,可藉由擴大全民國防教育活動,培育更多種子師資走入社區角落與學校,透過科技網絡多元靈活互動方式,新增教學時數與內容,包括:強化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之信念;宣導對國家認同、判別不實訊息能力、共軍最新動態威脅及可能操作手法、如何避難與自救、野外求生,特別是如何在45秒之內先求自保等。

 

因此,除了透過多元教育讓全民建立其思想安全防線,提升國人高度危機意識與媒體資訊判別能力之外。同時善用政府與網路媒體合作啟動「事實查核中心」機制,避免散布假訊息觸法,以杜絕、擴散、預防方向,遏止錯誤訊息散播,並持續導正輿論力量,傳遞最新正確消息,即時澄清不實訊息,掌握有效與真實訊息,端正社會高素養風氣,提升全民心理韌性素質,以強化軍民士氣與精神戰力發揮。

 

四、時時強化敵情意識 提升國軍應急處置能力與建立強大心防

 

孫子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成為戰爭勝負決定性的關鍵因素。」當今網路科技發達與大量資訊輿論認知混淆之中,呈現出極大不確定性,也引發新的「戰爭迷霧」。然而,目前我國僅有現行公「臺海周邊空域空情動態」,仍需讓官兵或國人了解最新共軍之動向與政治意涵。俗謂:「以敵為師」,尤其是習近平對臺用兵理念研究與近日推展戰略科技力量,建議應新增「解放軍即時動態研究」,強化敵情意識,了解共軍作戰模式與優缺點,才能夠提早處置與建立強大心防。同時,預判推演未來可能作戰行動與反制作為研究,諸如:共軍認知作戰最新操弄變化、孤狼或群蜂式無人機及無人船攻擊偵查、生化武器的散播、長期圍臺封鎖演習或經濟壓迫談判手段等策略。此外,目前中共作戰型態已經不一樣,強調「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之戰略態勢。

 

所謂:「打什麼仗、練什麼兵」,所以國軍平日應建立「多套SOP應急作戰想定反制作為」與增加情報或反情報識別能力特別訓練,即時掌握共軍動態,落實執行「處處皆戰場,時時都訓練」成為國軍建軍備戰主要重點,更是凝聚精神戰力方針。軍人存在的目的在於:「效忠國家、愛護人民,義無反顧的願意為國家挺身而出。」唯有抱著自己的國家自己救之信念,秉持高度憂患意識,阻擋來犯之敵,才能夠喚醒民主國家認同與支持,以確保台灣安全與社會福祉。

 

※作者為國防大學共教中心老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