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蔡英文為何在此刻談台灣的「四個韌性」?

張宇韶 2022年10月12日 07:00:00
台灣軟實力代表兩岸制度差異的核心,硬實力則是捍衛台灣多元社會與民主政治的保護傘,同時也是參與全球生產分工鏈的條件。(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台灣軟實力代表兩岸制度差異的核心,硬實力則是捍衛台灣多元社會與民主政治的保護傘,同時也是參與全球生產分工鏈的條件。(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有高度的國家領導人就是在面臨挑戰時,告訴人民現在處在什麼位置,未來的戰略目標是什麼,然後將把國家帶往哪裡,蔡英文今年的國慶講話內容本質上就是一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簡言之「四個堅持」是台灣的基本立場,「四個韌性」則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世界局勢近年來發生重大變化,美中經貿大戰重組了全球經濟與供應鏈的內涵;疫情擴散改變了人們的如常生活;戰爭威脅影響了地緣政治與區域安全的內涵;威權政權的擴張直接衝擊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在經濟、疾病、戰爭、價值四大挑戰中,台灣似乎首當其衝位於這些議題的最前線,在牽一髮動全身的連動效應下,台灣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蔡英文必須從台灣與世界的關係為基礎,界定我們自己的角色,回應國人與全球輿論如何走過危機,面向未來。從2019年以來這個角色就叫做「堅韌之國」,亦即用台灣的「韌實力」對抗中國崛起所施行的「銳實力」。

 

疫情有天會過去,經濟也會再復甦,然而中國的擴張,仍是對台灣與西方民主國家主要威脅。這個變數來自於習近平在內外各領域意圖改變現狀,不論是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自由開放的供貿易秩序、區域的權力平衡,或是台海的和平穩定、台灣的主權地位,甚至連中國的權力接班、內部社會的控制、改革開放的目標都有了劇烈的變動,這使得台灣在前述議題中位居震央位置,中國的銳實力攻勢就是意圖讓台灣的地位發生本質性位移。

 

對抗中共的銳實力必須憑藉台灣自身的力量,而由台灣自身價值、理念所匯集而成的「軟實力」,以及經濟競爭力與國防自主所構成的「硬實力」,兩者正是蔡英文口中「韌實力」的基礎。其中,軟實力直指出兩岸制度差異的核心,也是台灣連結國際建制的基礎;而硬實力則是捍衛台灣多元社會與民主政治的保護傘,同時也是參與全球生產分工鏈的條件。

 

在此背景下,台灣在兩岸互動中不再處於絕對的被動狀態,因為蔡英文過去積極善意地提出「有意義對話」與「和平責任說」,希望在不挑釁但不避戰的立場上與北京共同維繫區域與台海和平。即便面臨中國的威脅,台灣仍願意拋出和平善意的橄欖枝,在對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蔡英文的「四個堅持」是台灣的基本立場,「四個韌性」則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蔡的說法都是過去路線的延續,並不是什麼創新之舉。在2016國慶講話她就提出「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在壓力下屈服、不走回對抗老路」的宣示補充第一次就職演說的內容,有了前例,我們也可將今年雙十講話,視為二次就職演說中「和平、民主、對等、對話」的再詮釋,同時融入「堅韌之國」與「四個堅持」的內涵;直白說,語境前後的一致性,絕對是蔡英文兩岸路線的穩健特質。

 

蔡英文以國家領導人的高度,以「四個堅持」作為台灣與中國的基本立場,亦即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也是台灣各政黨的公約數,蔡英文總統的主張也被曹興誠進一步落實,所謂「不投降承諾書」就是維護「四個堅持」的具體作法。

 

諷刺的是,馬英九前總統基於個人政治考量卻抵觸了這條底線,不論是一國兩區說或是別慶祝台灣國慶的說法更令人憤怒,明眼人都知道馬這番言論,是替未來的二次馬習會創造條件,然而在這個時空背景下所謂馬習會對台灣甚至國民黨根本沒有實質意義,只是自私地成就馬英九與習近平的私人利益,也難怪曹興誠直接批評馬英九「要欺負台灣人到什麼時候」!

 

蔡英文提出「堅韌之國」,並以「四個韌性」作為處理台灣危機的因應之道。最關鍵的安全與國防議題中,曹興誠先前已有「黑熊學院」、「神射手」與「百萬攻擊無人機」的倡議,除了希望喚醒國人居安思維的意識,更期待建構新的國防、心防與民防的基礎建設,展現堅韌厚實的民主防衛網抵禦專制政權的威脅。

 

總統與企業家之間的角色雖然不同,但卻擁有共同的戰略視野,這也體現了台灣國家與社會、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韌實力」!

 

※作者為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理事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