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台美關係深化 由經而政

蘇穩中 2022年10月16日 07:00:00
川普於2017年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後,台灣的戰略地位便大幅提升。(圖片摘自ShutterStock)

川普於2017年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後,台灣的戰略地位便大幅提升。(圖片摘自ShutterStock)

去年台灣與美國復談「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而後台美經濟合作,又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灣長年深受中國打壓,美國不畏懼,積極增進台美關係,也呼應蔡英文就任總統的第二任期,在她就職演說中強調的積極參與國際社會。不過台美復談「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迄今仍無具體進展,令外界憂心,由於國際社會觀察TIFA是台美關係、甚至台灣拓展對外關係的重要指標,而台美經貿對話促進合作,也可使台灣經貿體制與國際接軌。筆者深知台美經貿的合作,是美國行政部門做球,而行政部門長年對台態度較國會保守,如何突破是台美外交進展關鍵。

 

當前一連串動作顯示,相對行政部門,美國國會挺台力道始終不墜,例如《台灣政策法》正在緊鑼密鼓討論中,顯示蔡總統的外交穩健路線,確實得到美方的認同,而這種獲得美方的認同,是促進深入雙邊交流的重要基礎,政府應持續與美國政府溝通雙邊TIFA機制,深化夥伴關係。筆者也建議美國會議員,應督促美國行政部門積極與台灣討論「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不過筆者也要強調,國家與國家談判貿易協議背後,跨國大型資本企業因規模經濟而較有生存空間也因為其龐大資本而能要脅政府的經濟政策,反觀中小型資本產業則因為市場可能被大企業壟斷、營業利潤低且生產成本提高而被淘汰,另外中小企業也可能面臨政府的不重視而邊緣化。由韓國自由貿易戰略觀之,財閥利益與政府經濟政策相互依賴讓韓國政府更加擴權,而政府職能的擴大勢必影響到人民私領域的活動,在民主國家中,政府職能的擴大並不能保證國家能善治。

 

具體而論,一個貿易自由的市場環境導致政府職能擴大,這時政府的善治表現程度就非常重要。台灣除了經濟要持續成長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政府職能擴大,善治表現足以影響整體政治層面、經濟層面與社會層面等各層面的進步或退步,因此透過TIFA談判,善治更是蔡政府接下來重中之重的目標。

 

此外,以台美經貿議題來說,就算重啟台美TIFA也不保證美國想跟台灣談「自由貿易協定」(FTA),觀察韓國FTA戰略規劃至少有15年,台灣政府當前有任何FTA戰略規劃、及相關配套?台灣談TIFA,可能有極高機會進而與美談開啟FTA的進程,但是在這個難得機會中,政府對台美FTA要有藍圖、要有戰略、要挑對台灣有利的利基漸進、更要配套,也不宜冒進才是。

 

而台美經貿議題若能擴及台美FTA,也是觀察拜登政府是否對台深化經濟合作的重要指標,而進一步以政治經濟角度分析,台灣已是民主的獨立國家,及台美準軍事同盟的確立,未來台美經貿若能順利深化合作機制,也是雙方政治層面的重大進展,雙方若合意促進台美建交則是終極目標,但此舉恐也加速中共對台入侵動武,造成區域極大破壞,為了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美台關係勢必要持續性的全面深化發展。

 

因此,近年來美國會議員包括夏波、約霍、湯姆帝芬尼等及前國安顧問波頓等,都主張美國應外交承認台灣,美國眾議院外委會首席共和黨成員麥考爾甚至說,對中國最嚴厲的懲罰措施就是法律上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2019年底雷根基金會民調也指出,「若是中國入侵台灣,有76%受訪者認為,美國應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美國國防部前中國科科長包士可投書也表示:「拜登應該告訴北京,任何針對台灣參加民主峰會的武力威脅,將立即引發對台灣的外交承認。」

 

川普於2017年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後,台灣的戰略地位大幅提升,台美建交恐怕已是美方因應國際地緣政治變化的一種政策思維。尤其TIFA機制若能順利,對國際社會也是風向球,台灣總統蔡英文近日說,在國際社會遭到挑戰之際,台灣是可靠與負責任的夥伴,但台灣卻無法參與聯合國各項專門機構,無法分享專業知識,台灣應有機會發聲並做出貢獻。對此,面對中共威脅,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表示,台灣關係法等相關文件明確載明,若有人企圖以武力改變台灣地位,美國必須有所作為。筆者認為,美台政經關係當前重點在於當TIFA以及FTA若能順利談成,加之美方清晰詮釋台灣關係法內涵,接下來的台美建交及參與正式國際組織,也許能較為順利開展。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