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國誠專欄:相逢一笑「添」恩仇──寫在拜習峇厘島峰會之後

宋國誠 2022年11月21日 07:00:00
拜習峇厘島峰會,是一場「相見不如不見」或是「見了也是白見」的會晤。(美聯社)

拜習峇厘島峰會,是一場「相見不如不見」或是「見了也是白見」的會晤。(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G20峇厘島實體峰會宣告落幕,枝節不論,只論關鍵在於美中關係將產生什麼變化?是改善了?還是原地踏步?這種變化,對台灣,特別是台灣的地位與安全有何影響?

 

我採取的討論方法是:會前、會中、會後「三大塊」,也就是「會前認識論」、「會中詮釋論」以及「會後評估論」的延續與發展。

 

會前:氣氛並不融洽

 

拜登行前在記者會指出,會晤的目的是了讓雙方理解彼此的「關鍵利益」,並確定雙方是否會發生衝突?如果發生衝突,要如何處理處理和解決?顯示美國的態度很務實。美國的立場是:「競爭但不尋求衝突」此行的目的是要為美中關係「設置下限」或者劃定「紅線」,阻止雙邊關係在既有的惡化關係繼續下滑。中共方面在會前的表態則比較「務虛」,只表示歡迎對話、和平共處、創造雙贏等等。

 

美國國務院指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不會退讓,也不在會後發表聯合公報,會晤結束後將向台灣做出說明。對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嗆,美方會後向台灣「說明」一事「性質很惡劣」,這句話在外交措辭上是很不客氣的。顯示在峰會之前雙方的氣氛就很不融洽,雙方既不滿期待也不寄予希望。從雙方在會前表現來看,拜習之會其實是一種「冷會面」,在實質意義上被各界認定「期望很低」的會面。

 

會中:畫紅線,有畫等於沒畫

 

在台灣問題上,美中雙方的立場「尖峰相對」,沒有妥協和退讓的跡象。但這種結果,對台灣的地位與安全,既無提升,也無下降!

 

即使中共也不希望關係惡化,但不等於中共願意主動並抱著很高的誠意來化解美中之間的矛盾!(美聯社)

 

據雙方會後各自發表的通告並做差異性比較來看,美國的紅線是: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致力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但中共在會後《新華社》發布的通稿中,卻把拜登的上述談話全部略過,反而強調習近平所說:「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換言之,美國希望維持現狀,中共繼續武統台灣。

 

所謂「畫紅線」,有畫等於沒畫!對此,台灣有些評論認為這條紅線的密碼是:台灣不獨,中共不武。實際上完全錯誤,實際的情況事:台灣即使不獨,中共照樣武統!

 

會後:美中關係進入深水區

 

如果不看熱鬧看門道,拜習峇厘島峰會之後,美中關係基本上沒有改變,但將走向詭譎多變、深不可測的地步。這可以從五個方面來分析:

 

1,美中關係依然在路徑依賴上前進

 

從「制度主義」的理論來看,依據「路徑依賴理論」,也就是一項政策往往會依據一種「慣性定律」,依照既有的戰略假設繼續在既有的軌道上前進。因為,一項重大政策的改變往往要付出更多「制度變遷的交易成本」。所以,一次的會晤,即使是刻意製造緩和的場面,就能改變美中之間結構性的對抗關係嗎?避免競爭關係的惡化,並不等於既有的矛盾也可獲得化解。特別是面對中共政權,即使中共也不希望關係惡化,但不等於中共願意主動並抱著很高的誠意來化解美中之間的矛盾!

 

2,美中之間沒有「競爭共存」的條件

 

在美中關係激烈的對抗中,雙方之間是否具有「競爭中共存的條件(co-existent condition)」?也就是和平共存、相互合作的。我認為,沒有,至少是非常的有限。即使美中之間存有可合作的空間,但這種「競爭中的合作」也是不會成功的,至少是各懷鬼胎、暗中較勁。以台灣問題為例,台灣是一個夾雜著美中之間在地緣政治利益的鬥爭、國際體系和世界領導權的爭奪、民主與專制之間的價值對抗;在此一「零和式」的戰略爭奪中,美中之間有什麼「合作空間」?有什麼「共存條件」。準此而論,這次的拜習會更多的是在「管理衝突」,而不是在「尋找合作」,即使有合作的空間,也是有限的、脆弱的。

 

拜習會更多的是在「管理衝突」,而不是在「尋找合作」。(美聯社)

 

3,美國的「紅線理論」(red line theory)對中共是否有效?

 

習近平說:「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美國則認為:「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然而,所謂「核心利益的核心」,所謂「祖國的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一定能實現」等等,是不是就是要單方面改變現狀?頻繁的軍機擾台和所謂的對台軍演「新常態」,是不是已經改變了現狀?中共宣稱「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是針對台獨和外部勢力」,所謂「外部勢力」所指為何?中共宣稱決不放棄的「武力選項」,是不是就是要打破「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基礎」?如果是,那麼就沒有所謂紅線不紅線,只是一個隨時引爆的「爆點」!

 

4,溝通對話對中共完全無效

 

面對這個「爆點」,所謂外交上建立「溝通對話機制」,對中共是否有效?在自由主義的國際政治理論中,認為「共識建立機制」(mechanism of consensus-building)是避免誤判與衝突的重要過程。但這種機制對中共完全無效!理由是美國期待的共識敵不過中共不斷擴張的野心!美國的所謂「紅線」,其實是「露餡」,美國以為可以設置護欄、避免衝突,實際上是給了中共一個「正判」:哦!原來你怕和我衝突,在認定美國的猶豫與怯懦之後,中共就會找機會踩踏紅線!

 

中共宣稱決不放棄的「武力選項」,是不是就是要打破「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基礎」?(美聯社)

 

5,美中之間的「外交理念」是否可以相容?

 

有些評論認為,習近平在這次峰會中,語氣放緩、身段降低,乃至對於中共戰狼風格為什麼突然變笑臉感到疑惑。我在這裡引述一下前中共黨校教授蔡霞,在一篇「中共眼中的中美關係-一個局內人的觀點」的文章中指出:「中共在中美關係中嫻熟地運用著東方社會的權謀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欺騙存在於我們的文化血脈裡,同樣一件事,人們在不同的環境裡說不同的話」。美國的外交理念是基於「誠實守信的契約主義」,基於「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但中共不是!中共採行的是「權謀外交」,一種「厚黑政治」,什麼場合說什麼話,講究的是《孫子兵法》「兵不厭詐、欺敵致勝」的不擇手段!換言之,美國如果不想再天真下去,就要認清「一隻微笑的野狼還是野狼」!面對一個好鬥的、會咬人的戰狼,你必須是一隻「雄獅」,而不是一隻「老實的山羊」!

 

相逢一笑,難泯恩仇

 

拜習峇厘島峰會,是一場「相見不如不見」或是「見了也是白見」的會晤,既沒有達到美國期待的「管理衝突」的目標,反而造成「暴露底牌」的反效果。對於中共而言,基於爭奪國際話語權的必要,掌握「大國外交」登台表演的機遇,中共「不談白不談」。換言之,度盡劫波「非」兄弟,相逢一笑「添」恩仇,拜習之會,反而促使美中關係走向詭譎多變、深水難測的地步。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關鍵字: 拜習會 峇厘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