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既被動又為德不卒的外交魅力攻勢

湯名暉 2022年11月26日 07:00:00
習近平的出關外交即使不能解決美中的大國關係矛盾,也會在美中脫鉤與科技領域的競逐上取得一定的進程。(美聯社)

習近平的出關外交即使不能解決美中的大國關係矛盾,也會在美中脫鉤與科技領域的競逐上取得一定的進程。(美聯社)

中共二十大結束後,習近平挾著連三屆的自信走向國際場合,在權力結構暫無懸念後,接連於APEC、G20和COP27(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與美國交鋒。習近平在外交出關後的連續行動,原本可能是中國重拾魅力攻勢(charm offensive)的開端,卻受限於政治姿態而為德不卒,失去從自疫情以來難得的社會性的關係建構機會,仍被動的受制於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主要國際議題受制於西方國家態度

 

由於美中之間的權力差距和國際制度的既存脈絡,11月份連續三場由國際盛事仍由美國決定核心議程(issue-based),使得中國在大國關係的發展上難以有所突破。綜觀烏俄戰爭、氣候變遷、全球經濟與糧食危機,甚至是兩岸關係,美國都具備展現權力與公共財的優勢,中國在權力格局被動之餘,亦難以提出更具規模的替代方案,甚至連自身的貿易問題也未能有效對話。

 

在烏俄戰爭的議題,為順應國際上的和平氛圍,中國得顧及與各國的經貿關係,難以表達中國的真實想法,只得回應國際社會的期盼,扮演潛在的調停者角色。面對反對核武的國際輿論,中國也只能順應美國與歐洲的立場,避免與歐洲各國的關係更為顛簸,甚至辜負德國總理蕭茲可能的期待,但這卻也讓埋下中國未來難以主動使用核武的伏筆。

 

氣候變遷方面,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氣候問題代表提莫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G20峰會表示,歐盟建議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工業國家擴大為氣候補償基金的出資國。但是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提到重視永續發展的「青山綠水」理念,難以有立場表達負面態度,只能消極地從工業化以來的歷史責任追討西方國家,但是卻顯露出中國在發展議題上仍只是開發中國家,無法成為國際體系的全方面大國。

 

中國「避實擊虛」從美國盟國施壓

 

中國面對無法主導國際制度的現實,只能間接施壓美國的盟邦以「避實擊虛」的方式表達不滿,期第一擊從11月10日的薩爾瓦多和台灣的自貿協定中止出手,在推動經貿合作為宗旨的APEC會前,此舉展現美國和台灣極大的惡意,甚至是對APEC的自由貿易精神極大的否定。

 

在G20峰會期間,習近平更對美國的重要盟友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直接表達不滿,後續的APEC峰會,甚至對APEC東道主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的善意握手表達漠視。習近平更在APEC峰會表示,亞太不是任何人的後花園,不應成為大國競爭的舞臺,這段言論與先前的舉措皆意有所指的針對美國及其盟邦體系,試圖從施壓美國盟友回應對美國的不滿。

 

基建政績不敵領海爭議

 

即使美國總統拜登因為孫女的私人行程而未能親赴APEC,中國能夠開創全球性議題的場合仍有限,只能回到既有區域發展與基礎建設的議題。中國與日本競爭勝出的印尼高鐵,是中國在東南亞現有最具規模的基礎建設項目,該路線從雅加達連接至萬隆全長達142公里,成為中國在APEC取暖的最大項目,但是高鐵專項牽涉到的社會發展與透明度問題至今仍成為潛在的債務陷阱,且成為現況貨幣政策失當與通膨的幫兇。

 

懸而未決且不時讓東盟國家感到不安的南海議題,更成為習近平出訪期間難以否認的尷尬。歐盟為加強與東盟各國的關係,同時也讓各國有了中國以外更好的價值選擇,讓東盟各國得以在安全與經濟的議題保持巧妙地對沖,與中國有鄰海爭議的越南,更成為德國總理蕭茲訪問的重中之重。今年1月,德國軍艦首次停靠越南,在聯合國大會就譴責莫斯科入侵烏克蘭的表決中,越南投了棄權票,並未主動表態支持作為最主要軍售來源的俄國。

 

同樣與中國有南海爭議的菲律賓,在新總統小馬克仕(Ferdinand Marcos Jr)上任後並未一面倒向中國,仍然延續「增強防務合作協議」協議之下的五個軍事基地的修建,其中一個地點就在中菲交界的巴拉望島。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更於11月22日訪問位於菲律賓西南部的巴拉望島,以示美國對重振美菲安保同盟的決心,並宣布提供8200萬美元用於增強美菲之間的防務合作。即使有著經濟與發展的合作誘因,只要南海問題僵持在鬥而不破的現況,中國加碼投入魅力攻勢仍得大打折扣。

 

美中關係仍受制經貿與科技

 

對習近平出關外交而言,即使不能解決美中的大國關係矛盾,也應該在美中脫鉤與科技領域的競逐上取得一定的進程。面對美國以「友岸外包」和「印太經濟架構」加強半導體供應鏈的管制,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的會談並未透露出可能的轉機,甚至在台積電3奈米廠赴美的消息傳出後,基本上已經斷絕中國取得先進製程來源的可能。中國未能在實質利益的議題上於APEC得分,即使有再多全球發展合作也不過是停留在基礎建設的領域。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限的線下外交活動未能妥善推動美中關係和全球發展倡議,這些問題或將在外交出關後呈現新的方向。領導人展現出的強硬態度或許能給予第一線外交人員作為堅實的支撐,但也有可能導致前線人員起而仿傚作為表態效忠的宣示,最終仍無助解決實質性問題。出關外交展現的被動與為德不卒,大議題無從掌握主導性,並且側面找小國施壓,徒然浪費彰顯大國威信的出關的機會,淪為一場只能對中國國內宣傳的魅力攻勢。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關鍵字: APEC 習近平 G20 COP27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