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凌翔:半導體産業「去中化」必然伴隨「去台化」

烏凌翔 2022年12月05日 00:00:00
拜登欲去除半導體依賴「紅色供應鏈」,可能也將伴隨「去台化」的啟動。(美聯社)

拜登欲去除半導體依賴「紅色供應鏈」,可能也將伴隨「去台化」的啟動。(美聯社)

11月16日,商業周刊記者李玟儀獨家揭露台積電11月1日包了專機,開始陸續選送旗下工程師與家眷,赴美加入即將在下個月初舉行移機典禮的台積電亞利桑那21廠;未來赴美的台積電工程師總數將有約一千名。

 

11月21日,代表蔡英文總統參加曼谷 APEC會議返台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總統府記者會上證實,台積電目前最先進3奈米製程,未來將轉移到美國亞利桑那廠。

 

人才已經去了,技術更早早公佈將來也會去,對於「護國神山」、乃至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産業被淘空的憂慮油然而生,「去台化」的說法,不脛而走。

 

什麼是「去台化」?為何會發生?

 

定義「去台化」,馬上聯想到的是問市已久的「去中化」,二者語法結構相同。去者,排除也;化,則表示是一個漸近的過程,即,目標明確,但一時做不到,仍須慢慢來。然後要問的是:「去台化」與「去中化」二者都沒有主詞,換言之,要推動此「化」的行為者是誰呢?

 

顯然是美國。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成為:美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它的意圖?美國是否做得到=它的能力?

 

做為二戰後建立全球秩序的支配國、冷戰勝利後成為單極體系的霸權國,美國當然會盡力維護這個唯我獨尊的地位,換做誰也一樣,跟國內體制是民主、專制、神權、帝國…都無關,因為保有這個地位的利益太過龐大了,這就是權力運作的邏輯。

 

所以,不必咒罵美國很邪惡,也不必譏諷中國居心叵測,當崛起國的綜合國力逼近守成國時,自然成為現有全球秩序的挑戰國;中國大陸去年的GDP總額17.73兆美元,已經是美國23兆美元的77.08%,注意!這還不是依「購買力平價」(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的數字,若是按大陸較低的消費水準,說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幾年前就已超越美國了,也不為過。

 

所以,也不要放言美國不必怕中國,中國沒有那麼強…云云,所謂「怕」,非指個人情感,而是指霸權國感受到的威脅。不過,以個人經驗來比喻,仍有助於了解這種威脅感:好像一場沒有終點的場內長跑比賽,你本來遙遙領先追趕群至少10圈,所以你安心,忽然你注意到有一名追趕者只距離你8圈了,於是你開始加速,結果他仍是穩步追近為落後7圈、6圈、5圈. . . 你會不會感到害怕. . . 或受到威脅?

 

那,你能怎麼辦?

 

美國總統拜登的戰略目標明確:不能依賴中國,依賴中國就等於讓中國有可以脅迫美國的手段與空間。拜登去年上任馬上發佈14017號行政令,檢視半導體、醫療器材與藥品、稀土、大容量電池這四項産業依賴外國的情況。去除依賴「紅色供應鏈」的呼聲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再注意喔!霸權國不只不想依賴挑戰國,它不想依賴任何國家、或任何政權團體,包括台灣。就是在14017號令引導出的《百日報告》與一年後各部會報告中的商務部報告中,拜登政府也羅列出美國依賴台灣的部份,其中半導體固然因為台積電的一枝獨秀成為最引美「焦慮」的産業,台灣鴻海與電子五哥在大陸境內的電子組裝業,也讓美國商務部側目;從大美霸權的角度,這根本就是紅色供應鏈的一部份嘛!

 

根據以上推論,美國要「去」+「化」的=漸漸去除的,是對外的關鍵依賴,依賴中國不行,依賴台灣也不行,依賴誰都不行,韓國、日本、歐盟,都不行!只要讓外人有對它行使可能權力空間的依賴,都不行!

 

所以,「去中化」開始的同時,「去台化」其實也啟動了。2019年11月2日,張忠謀在台積電運動會上發言表示:「台積電在和平時代,就是安安靜靜做供應鏈的一環,但當世界不安靜了,台積電就變成地緣策略者的必爭之地」。有感而發?或許台積電當時已接收到美國要求前去設廠的壓力了?

 

2020年5月15日,台積電發佈新聞稿:「台積公司今(15)日宣布在與美國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其承諾支持下,有意於美國興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 靴子雖然落地,但是語帶保留。

 

過去2年至少3次公開反對台積電離開台灣赴海外設廠的張忠謀,甚至今年8月初當面向來訪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表示,台積電在美國設廠不會成功,但是短短三個月後,卻由他的口中在總統府記者上公開說出未來將輸出最先進技術到美國,發生什麼事了?這才是最讓我好奇的。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