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文化從來不是中國的專有權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要緊 2023年01月28日 07:00:00
英國駐越南大使館今年為越南農曆新年(貓年)製作的賀卡。(圖片取自UK in Viet Nam推特)

英國駐越南大使館今年為越南農曆新年(貓年)製作的賀卡。(圖片取自UK in Viet Nam推特)

每年一到農曆新年這個時候,各國政要和人民、甚至商家舉辦慶祝活動都不免會在這個一年一度的團圓時刻互相拜年道賀。例如總統蔡英文在小年夜以影片向國人和全世界也過農曆新年的朋友拜早年,一段簡短談話的最後,她以國、台、客、馬祖、英語四個不同語言交換說著「新年快樂」給予祝福。

 

又例如,韓國總統尹錫悅伉儷換上傳統韓服以視訊方式向韓國人民發表新春賀詞。韓國的農曆新年叫作seollal,韓國人按傳統習俗會從除夕開始放假三天,除了穿著傳統韓服(hanbok)和準備韓式祭祖料理(charye table),他們還會遵從嚴格的韓式跪拜禮儀(sebae)向父母長輩拜歲祈福,這時候也會拿到壓歲錢。

 

然而,在這個時節一同過新年的國家民族有很多,幾乎涵蓋了所有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人民。儘管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從西元1873年起把慶祝農曆新年提前合併到西元新年同時慶祝,仍然保有這個文化根據。北從日本、兩韓、中國、蒙古、西藏、台灣,南到菲律賓、越南、泰國和印尼新馬等這些國家人民,以及他們散佈在全世界的同胞都慶祝這一天。

 

他們是如何稱呼「農曆新年」這個節慶,本文主要從中文和英文的對應稱呼開啟探討,而每年觀察這樣的變化至今已是第七個年頭,今年也是變化最多的一年。

 

韓國首爾光化門廣場上慶祝兔年的裝飾。(美聯社)

 

農曆新年與中國新年的解讀不同

 

在進入變化與照舊的不同例子舉例說明之前,先談談「農曆新年」、英文是Lunar New Year這個詞本身,等不等於是「中國新年」或「華人新年」、英文為Chinese New Year。「農曆」顧名思義是農民曆,是農民依賴這個曆法記載時序去進行農作生產。

 

農曆曆法以月亮繞行地球形成月相圓缺的週期,將一年的時間分為12個月,再加上地球繞行太陽形成日照長短的週期,將一年季節和氣候變化分為24個節氣,這些是靠天吃飯的農民在安排農事生產時所依賴的時間表,因此被稱為農民曆或農曆。

 

很顯然的這是仰賴月亮為主的曆法,與太陽為主的西洋曆或稱西元曆有很大的不同。「陰陽」兩字是指陰光或月亮光,和陽光或太陽光,因此,月亮又被稱作陰、太陽被稱作是陽。也因此依月亮運行產生的曆法也稱作「陰曆」,依地球運行太陽的曆法稱作「陽曆」,現在世界通行的西元曆法就是陽曆。

 

農曆被認為也是一種陰曆,雖然嚴謹的說是陰陽混合的曆法、是陰陽曆,但是陰曆原先是比陽曆更早被觀察歸納出來,也因此又被稱作「舊曆」或「古曆」,而陽曆就被視為是「新曆」。為了便於區別陽曆,農曆是「陰曆」這個說法反而是普遍被接受的。

 

從這個角度說來,「農曆新年」的英文對應為Lunar New Year,是普遍接受的、正確的,雖然嚴謹的說法是陰陽曆lunisolar calendar。至於等不等於是「中國新年」或「華人新年」,這其實是從文化的角度和便宜行事的方式產生了這樣的解讀。

 

也就是說,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最初發明這個農曆已不可考,或說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新年的文化是古時代的亞洲農民,這些在甲骨文和古代中國都有記載。而亞洲大陸上曾有記載或使用過的曆法中,農曆只是其中一部,因此如果說農曆是中國人發明的,或說農曆新年就是中國人的新年,這種解讀恐怕太過於簡化又含糊。

 

時至今日的「中國」,因為歷史變動太多太大,「中國」的涵義為何往往無法輕易一語概論,或至少不一定是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中華民國」這兩個詞彙的歷史也不過只有一百年左右,根本完全無法取代或等同農曆這個早已在亞洲存在幾千年的流傳歷史。

 

更何況是,北從日韓和蒙古,南至泰國印尼等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和民族自古至今也都有這個農曆新年的慶祝習俗,怎麼可以隨意輕率地說他們都是慶祝「中國新年」或者「華人新年」呢?因此,奉行農曆並不是單一個國家的權利,農曆文化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專有權。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把慶祝農曆新年提前合併到西元新年同時慶祝,但仍然保有這個文化根據。(維基百科)

 

看看今年發生衝突的例子

 

新加坡以多數華人的國家自居,政府一直以「華人新年」、Chinese New Year稱呼。今年南洋理工大學校園內舉辦了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就有中國留學生恣意拿筆塗改舉辦方的文宣,把lunar這個字畫掉、旁邊補上Chinese,他們不滿舉辦方捨去Chinese New Year 不用、卻使用Lunar New Year,質疑校方刻意對立中國裔學生。

 

這種情況也發生在紐約的一個商場,一位中國大姐直接撕掉商場所陳列的看板文宣,只因為上頭寫著Lunar New Year、不是Chinese New Year而隨意破壞他人物品,最後商場通知紐約警察把她帶走。

 

還有一個例子挺嚴重的,大英博物館與南韓一個表演樂團合作慶祝韓國農曆新年(Korean Lunar New Year),將在1月20日在館內有現場演出。事前在社群媒體發佈演出的活動預告時,引來了大批中國網民湧入留下憤怒的留言,紛紛要求正名為中國的農曆新年(Chinese Lunar New Year/ Chinese New Year),甚至演出的當天現場還來了不少身著漢服的中國人,並展示抗議信要求正名。

 

大英博物館不敵大批中國網民的攻擊,最後刪除了原先那則預告,後來還特地貼出一篇以清朝時期的一件女孩捧著活兔的畫像,用簡體中文和英文兩種文字同時祝賀中國新年快樂(Chinese New Year),完全不敢再提Lunar New Year,甚至Korean Lunar New year。

 

政壇政要如何稱呼農曆新年

 

今年還有一個發生變化的例子,英國唐寧街十號首相府首度使用Lunar New Year取代過往一向使用Chinese New Year。雖然同時伴用簡體中文的「春節快樂」和其他中國文化音樂元素,但比起以往還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可是執政的保守黨黨內卻還是沿用「Chinese New Year」。

 

倒是最大反對黨工黨能夠抓住社區包容的主軸,伴用繁體中文文字祝福「東亞和東南亞社區」農曆新年快樂。自由民主黨則是祝福「中裔、韓裔和越南裔社區」。以上與加拿大最大反對黨保守黨有相似之處,都是以社區為出發點,今年新黨魁在拜年影片中向「中裔、韓裔、和東亞裔社區」祝賀農曆新年,片頭用國語說著「新年快樂」、片尾也用國語說著「新年好」。

 

尤記得前兩屆的保守黨黨魁都相當包容和關懷,還會特地向「台灣裔社區」移民祝賀新年,這幾乎是台灣以外的唯一的會特地關注台灣人的政壇政要,令人倍感溫馨。

 

照舊不變的例子有,加拿大總理照舊分開傳遞新年祝賀,他分別發出拜年信函給越南裔社區祝賀越南新年(Tết)和新年快樂(Chúc mừng năm mới)。給韓國裔社區祝賀韓國的新年(Seollal)和新年快樂(새해 복 많이 받으세요) 。還有向華裔社區祝賀中國新年與春節快樂(Spring festival),這封信含有繁體字和簡體字的「新年快樂」、還有廣東話(Sun Nin Fai Lok)。

 

以上林林總總的例子和觀察都是在說明一個共識,即是社區包容,以兩個方向去努力表達和傳遞溫暖的祝福。一是共同的認知到這是「農曆新年」、英文是Lunar New Year,這早已經是普遍普及的趨勢;二是特別關注到各自社區的習俗,不論是特地以他們的語言文字和習慣來表達祝賀,更加是注意到這個農曆新年不是中國人獨有的新年(Chinese New Year),它也是韓國的新年(Korean New Year)、越南的新年(Vietnamese New Year)等等。

 

蔡英文總統在推特平台上使用同一句話「新年快樂」但分別是台灣的正體文字(新年快樂)、中國的簡體文字(新年快乐)、韓國的文字(새해 복 많이 받으세요)、越南的文字(Chúc mừng năm mới),還有英文(Happy New Year)所製作的圖卡,向所有世界上也一道慶祝這個農曆新年的每個人祝福新年快樂。這是一個對內具有族群關懷,推動國家語言使用國家語言的表率,例如使用馬祖話拜年已經是第二年。這也是一個對外具有國際觀世界觀的國家領導者該有的推動和平共存的表現,蔡總統的這些表現應當得到國人的支持和愛戴。

 

 

 

 

(本文由「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要緊」提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