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勢力範圍的謊言──也談反戰教授們的假道學

吳崑玉 2023年03月21日 07:00:00
戰爭不是個好東西,但不懂戰爭的人滿口反對戰爭,卻總會造就更糟糕的爛東西。(美聯社)

戰爭不是個好東西,但不懂戰爭的人滿口反對戰爭,卻總會造就更糟糕的爛東西。(美聯社)

幾位知名教授連署發表聲明,號召和平反戰,原本沒啥好關注的。但聲明中有一段,說俄國侵略烏克蘭固然不可原諒,但助長戰火的中遠程原因「亦須深究」。下文便大段論述,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遠因」,歸咎於「美國及北約在俄羅斯家門口高度挑釁的軍事擴張行為」。原來,所謂「和平反戰」,也不過是在幫普丁和小粉紅們洗地而已,後面的論述,也就不用看了。

 

「和平反戰」只是普丁觀點的複述

 

這幾位老大爺們的說法並不新奇,甚至只是普丁論點的複述而已。2022年2月21日,入侵烏克蘭前三天,普丁發表電視談話,聲稱「(烏克蘭)不只是鄰國,而是我們歷史、文化及精神世界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烏克蘭東部為古俄羅斯領土,現在烏克蘭是由俄羅斯當初創立的,更準確地說,是由共產主義俄羅斯布爾什維克創造的。」2021年7月,普丁發表的長文,《論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中,早已鋪陳過相同論點。在2022年2月24日開戰當天,普京的講話中強調:「蘇聯解體後世界版圖被重新劃分,二戰後所形成的國際法準則的核心、基本內容,以及二戰勝利成果卻成為那些自稱為冷戰勝利者實現霸權的絆腳石。」言外之意,普丁是想回復到二戰後的世界秩序的。

 

所謂二戰後秩序是什麼呢?他一路狂罵的「北約東擴」是依據什麼標準呢?在去年2月21日那篇講話中露了餡:

 

1990年,當國際社會討論德國統一問題時,美國曾向蘇聯領導人承諾,北約的管轄權或軍事存在「不會向東延伸一寸」,德國的統一也不會導致北約的軍事組織向東延伸。

 

他們做了口頭保證,結果卻事與願違。後來我們得到保證,中歐和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後,只會改善他們與莫斯科的關係,解除這些國家對於歷史遺產的恐懼,進而創造一批對俄羅斯友好的國家。結果同樣恰好相反,一些東歐國家兜售「恐俄症」,把他們對俄羅斯威脅的成見帶進了北約,甚至堅持建立針對俄羅斯的集體防禦能力。

 

普丁的潛台詞是,北約應該停止在德國東部邊界,往東一寸都叫作「東擴」,侵犯了傳統的偉大俄羅斯的勢力範圍。該線以東的波蘭、烏克蘭、波羅地海三國、芬蘭、瑞典,以及過去華約統治過的捷克、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都應該放下過去對前蘇聯的恐懼,轉與俄羅斯「友好」,至少應保持「中立」。那什麼才叫作「友好」呢?大概就像白俄羅斯那樣,80%聽命行事。什麼叫作「中立」呢?大概就像過去芬蘭一樣,買俄羅斯的軍事裝備,不得有反俄羅斯的政治組織,甚至不得有反俄媒體及輿論存在,否則就是西方國家製造的「恐俄症」,讓普爺覺得不安全,有足夠的理由發起戰爭侵略。

 

普丁是想回復到二戰後的世界秩序。(美聯社)

 

如果普丁的說法不叫霸權主義,那什麼叫作霸權主義?這就像某個癡漢瞄上了自家表妹,表妹去跟男同學喝個咖啡,回頭就把她打個鼻青臉腫。「勢力範圍」這個名詞的本質,就是角頭黑道在劃分地盤,畫地為界,不准在我地盤裡開酒店、開堂口、賣白粉,否則我就把你抓起來一頓毒打,甚至火拼。所以,當美、俄、中各個大國互相指控對方是霸權主義時,其實都是賊喊捉賊,大家都在幹同樣的事,沒有什麼好同情或好憤怒的。

 

俄羅斯曾是傳統烏克蘭的一部份

 

但一樣的邏輯還是有不一樣的作法,其主要標準便是獨立國家的自由意志。當一個主權國家的民選政府,在人們認可下,選擇倒向那一方霸權時,其他國家再怎麼不悅不爽,也只能尊重,酸酸的表示祝福,或哀怨的表達遺憾。況且,東歐國家倒向北約,並非北約「強迫」他們做的,跟過去華約國家的狀況不一樣,捷克想要民主,蘇聯坦克就開進布拉格了;東德人民想要逃往西德,不成功便成仁了。那些對俄羅斯的「恐懼」與怨恨,不是誰能夠「灌輸」給人民的,而是二戰以後兩、三代人曾經的親身體驗所累積起來的,導致這些恐懼與怨恨的正是俄羅斯人所組成的前蘇聯。不要告訴我現在的俄羅斯與前蘇聯一點關係都沒有,普丁自己就是KGB出身的。東歐、芬蘭、與烏克蘭會選擇倒向北約,是他們國家意志的自由選擇。如果大國坐下來喬個勢力範圍,不管區內國家願不願意,不聽話就打死你,這才叫作荒謬。

 

講遠因,講歷史,不能只切片來講,要講就講徹底點。烏克蘭是傳統俄羅斯的一部份?那是18世紀以後的事。反之,俄羅斯才是傳統烏克蘭的一部份。公元9世紀,基輔羅斯便已是俄羅斯大地的統治者,領土北達波羅地海,南至黑海,莫斯科只是個新建立的村鎮。到1240年拔都西征時,基輔羅斯被毀滅,俄羅斯由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了240年。現代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大公國,原本是當金帳汗國收稅的,逐漸擴張並篡奪了王權。1472年,莫斯科大公國抗稅,大汗征討失敗,1480年再敗,莫斯科大公國才獨立。此時,現代俄羅斯大地上有一堆汗國,1600年的地圖上,克里米亞半島、烏東以至裏海邊、烏西超過敖德薩,北邊直達現在烏中第聶伯河河彎,都叫克里米亞汗國。相對的,1547年,伊凡四世才成立了俄羅斯沙皇國,1571年莫斯科還遭到克里米亞血洗。其後沙俄不斷擴張,又經過俄土戰爭打敗土耳其,1783年克里米亞汗國才亡國。俄羅斯統治克里米亞及烏克蘭黑海沿岸的歷史,還沒有美國立國的時間久。

 

況且,在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之前,烏克蘭完全是一盤散沙。直到2014年廣場革命(亦稱「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2月20日俄軍侵佔克里米亞,烏東也展開戰爭,烏克蘭人才覺醒成為一個民族,確立對抗俄羅斯的全民共識,並引入北約的軍事訓練與裝備對抗俄羅斯。請問,這該叫作「北約東擴」?還是「普丁逼反烏克蘭」?

 

俄軍侵佔克里米亞,烏東也展開戰爭,烏克蘭人才覺醒成為一個民族,確立對抗俄羅斯的全民共識,(美聯社)

 

換句話說,所謂大國的「勢力範圍」或「安全區域」或「生存空間」,從來不是什麼歷史因素或權力平衡或幾個大老坐下來喬一喬的產物。「勢力範圍」就是貨真價實的大國軍力及影響力,在現實政治中相互「擠壓」的結果。如果不是美、蘇雙方勢均力敵,二戰後的北約、華約也不會這麼劃定楚河漢界,前蘇聯垮了,俄羅斯也只有認了。那天不小心克里米亞真的鬧獨立又強起來,要恢復克里米亞汗國的往日榮光,難保莫斯科不會再被血洗。國際政治很現實,沒有那麼多教授講得那麼複雜,就是拳頭大的決定邊界怎麼畫,不爽就開打,打到沒有力為止。從黑道畫地盤到大國切勢力範圍,幾千年來人類社會就是這麼解決問題的,事情就是這麼簡單,這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

 

和平反戰論述只是偽善的假道學

 

事實上,國際關係與人際關係一樣,吸引人家主動靠過來,永遠比揮拳頭逼人站到自己這一邊有效,就像太陽與北風的故事。你可以罵人嫌貧愛富,但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是不是要「寧在寶馬上哭泣」?其他人沒有權力「敢去坐寶馬就打到你哭泣」。弄不清楚這種邏輯關係,所有的和平反戰論述都只是種偽善的假道學,骨子裡其實就是幫著一邊打另一邊。成天喊不要當「棋子」,結果自己歡欣鼓舞的去當另一邊的「卒子」,好像所有反抗侵略都是錯的,你們怎不說女生買「防狼噴霧」也是錯的,因為「戰狼」怎麼能擋呢?

 

戰爭不是個好東西,但不懂戰爭的人滿口反對戰爭,卻總會造就更糟糕的爛東西。1910年,英國作家安吉爾出版了一本「大幻覺」(The Great Illussion),論證以當時各國經濟與金融的交往狀況來看,人類社會不會再有戰爭,因為戰勝者與戰敗者皆無利可圖,發動戰爭是愚蠢的。當時英王的友人兼顧問艾雪子爵,被任命為重建英國陸軍的戰爭委員會主席,對內對外宣傳安吉爾的教義,並相信德國人也會相信安吉爾的教義。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到四年後就爆發了,德國準備了近100個師,但全英國只有6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師。

 

「壞人們之所以能為所欲為,唯一原因是好人們袖手旁觀。」英國政治家愛德蒙.伯克 (Edmund Burke)講的。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