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國誠專欄:是「亡國論」不是「反戰論」──對四位教授「反戰聲明」的批判

宋國誠 2023年03月23日 07:00:00
反戰,只有在反對侵略者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以戰爭手段來排除侵略者發動的戰爭,不能成為反戰的對象。(維基百科)

反戰,只有在反對侵略者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以戰爭手段來排除侵略者發動的戰爭,不能成為反戰的對象。(維基百科)

近期,台灣社會興起一股「反戰疑美」、「和中離美」、「大國等距」等等思潮,我把這些論述歸納為「台灣綏靖主義」;最近,四位教授發起了「反戰連署」並舉行記者會,提出反戰聲明四大訴求,引起各界的討論與爭議。

 

然而,綜觀全文,這份反戰聲明實際上是因果倒置、是非錯亂的糟粕論述,一包以時髦的反戰之名包裹而成的思想毒藥;與其說是「反戰」,不如說是「亡台」。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邏輯」,它是用來推理的,用來論證從前提到結論是否正確。我就用「邏輯論證」來檢視「反戰聲明」的荒誕性。

 

反戰?反哪個戰?

 

首先,所謂「反戰」是反哪個戰?是反「俄烏之戰」?是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之戰」?還是反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抵抗之戰」?但無論是反哪一個戰,都不是台灣人可以置喙的餘地。這場俄烏之戰,應不應該反?怎麼反?要由俄烏兩國人民來決定。對於台灣人來說,街談巷議可以,茶餘飯後也可以,但出來公開聯署,大可不必!同樣的,如果是反對「美中之戰」,美中之間該不該打?也是由美中兩國人民來決定,台灣人沒有說話的餘地。

 

第二,如果是反對美國幫助台灣跟中共打戰,這些教授們不是說「台灣不要當棋子」、「不要幫美國打代理戰爭,不要當炮灰」等等嗎。那好,美國聽你的,兵也不派,武器也不給,台灣自己打,不是說「台灣要自主」嗎?請問台灣「單打中共」,挺得住嗎?

 

第三,如果挺不住,如果連台灣「單打中共」也要反戰,那就只能選擇「和平談判」一途,試問,「一國兩制」你接受嗎?有沒有人可以指出,除了「一國兩制」之外還有什麼可行的方案?如果沒有,但又不接受「一國兩制」,那中共會不會打台灣?至今為止,有沒有人可以證明中共一定不會打台灣?

 

第四,如果對中共攻打台灣也要反戰,也就是反對中共的「奪島戰爭」,那就只能接受「一國兩制」,也就是中華民國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也就是中華民國永久亡國!

 

所以,依據以上的邏輯推理,這些教授們所主張的不是「反戰論」,而是「亡國論」!

 

「反戰聲明」的第一個論述:烏克蘭和平──要停戰談判不要衝突升溫。

 

在國際政治上,所謂「停戰談判」主要有三種模式:對抗策略(contending strategy)、解決問題策略(problem-solving strategy)、退讓策略(yielding strategy)。「對抗模式」是指談判雙方均認定具有足夠的實力與籌碼,可以壓迫對方接受我方的條件而達成協議;「解決問題模式」是指任何一方(或第三方)提出談判雙方均相對滿意的解決方案而達成協議;「退讓模式」則是談判之一方認為妥協對自己最有利,所以採取退讓以達成協議。

 

先就「退讓性談判」來說,目前俄烏之戰打到難分難解、寸土不讓,請問有哪一方願意以妥協退讓的方式進行停戰談判?

 

其次就「解決問題的談判」來說,自俄烏開戰以來,英、法、土耳其都進行過斡旋和調停,包括聯合國也總共做出了4個決議,俄羅斯接受了嗎?烏克蘭同意嗎?在此情況下,能否請這四位教授提出「解決方案」?以利於早日結束這場殘酷的戰爭!

 

再其次就「對抗性策略」來說,俄羅斯說要把烏克蘭從地圖上抹掉,說烏克蘭是「新納粹」,烏克蘭同意嗎?烏克蘭從開戰之後不到一個月,就誓言要收復1991年,也就是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時的原始邊界。2022年11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提出展開和平談判的五大先決條件,包括俄羅斯必須「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尊重聯合國憲章」、「賠償戰爭造成的一切損失」、「懲罰每一個戰犯」、「保證不再侵犯烏克蘭」,請問俄羅斯接受了嗎?換言之,俄烏雙方均不具備足夠的實力與籌碼,足以壓迫對方接受我方的條件而達成和平協議。

 

俄烏之戰,應不應該反?怎麼反?要由俄烏兩國人民來決定。(美聯社)

 

在通過三種模式都無法達成和平談判之下,所謂以停戰談判降低俄烏衝突的說法,只是一種冠冕堂皇的廢話,一種「一斤五毛錢的理想主義」。

 

實際上,反戰,只有在反對侵略者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以戰爭手段來排除侵略者發動的戰爭,不能成為反戰的對象。如果反戰是反對被侵略者的抵抗之戰,這叫做「助戰」,也就是幫助侵略者發動侵略之戰。

 

第二論述:停止美國軍事主義與經濟制裁;

 

什麼叫「美國軍事主義」?哪一個國家沒有軍隊?美國的軍事行動是在維護秩序、保障和平?還是在侵略他國、佔領他國的領土?俄羅斯自2022年2月24日,以20萬大軍踏進烏克蘭領土,對烏克蘭進行無差別攻擊,對婦女、老人、醫院、幼稚園進行狂轟濫炸,請問這是什麼「主義」?中共口口聲聲說「堅決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請問這是什麼主義?對於同一件事,刻意使用兩種標準來評價,這叫做「選擇性認知偏誤」。我相信發起聯署的傳播學者應該知道我在說些什麼!

 

所謂「停止美國軍事主義與經濟制裁」,這種論調就是一種拾國際反美運動之牙慧的「左派幼稚病」,一種「趕時髦的和平清高論」;另一方面,這種論調,誰都知道是在呼應中共所謂反對「單邊制裁」、「長臂管轄」、「冷戰思維」等等反美言論。請問,當中國說「台灣是中國內政的一部分」,請問這是不是長臂管轄?難道是熱情擁抱嗎?

 

第三論述:國家預算用在民生社福與氣候減緩而非投入戰爭軍武

 

首先,一個國家不需要國防嗎?沒有國防可以保障民生社福嗎?如果不是中共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我們有必要增加國防預算嗎?我們當然希望國家預算都花在民生社福方面,如果可能給教授加薪也不錯,但是沒有國防預算,你的家人與家園可以獲得保障嗎?還是乾脆投降,讓人民解放軍來保衛你們?

 

至於所謂投入在「氣候減緩」問題,國際環保組織已經提出報告,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已使得「歐洲最大糧倉」的烏克蘭的土地遭受嚴重污染,百年都難以回復,請問這些教授們,怎麼不去說服普丁減緩氣候災難呢?怎麼不去勸告中共停止增加經費,減少碳排放,減少沙塵暴和霧霾,減少江河與湖泊的污染呢?

 

第四論述:不要美中戰爭,台灣要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

 

美中台不是數學習題,不是「等邊三角形」,而是中共要「對抗美國、併吞台灣」,台灣在中共威脅之下處於弱勢,拿什麼去和人家等距?一方面說不要國防預算,一方面說要自主,是要拿民生社福來自主?拿台灣的健保制度或長照制度來自主?事實上,台灣尋求挺台友邦來協助台灣,才叫做真正的等距!

 

所謂「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如果說日本主張「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那我們是不是也要跟日本去等距?如果說韓國說:「日本有事、韓國有事」,那台灣是不是也要去跟韓國等距?澳洲也說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將與美國並肩作戰,那台灣是不是也要去跟澳洲等距?

 

什麼叫「等距」?有一個精神科醫師跳出來說「應該想辦法跟中國大陸建立等量、同質的互動關係,讓美台與中台之間的政治溝通與經貿往來,還有人民的生活交集達到等價的程度,這才叫大國等距」。

 

我在這裡引用「結構語言學」的基本原理:語言是一種意義的約定,展開於「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間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語詞」與「語意」之間的對應關係;當意義被約定之後,就會展開「語言行動」。例如一位男士送了一束玫瑰花(能指)給一位女士,傳達愛情(所指)的語意,若女士接受,就形成了雙方之間意義的約定,女士可能因此回答「那我們去結婚吧」(語言行動)。

 

然而,上述所謂「等量」、「同質」、「等價」等等,在結構語言學上叫做「空洞的能指」,指涉的是抽象、虛無的對象,完全沒有可約定的意義,只是一種「自編的想像」。請問「等量」是兩岸貿易額一樣是嗎?民主與專制怎麼「同質」?「等價」是指人民幣與台幣和美金以1:1:1來兌換嗎?

 

所謂「等距」(equidistance theory)是美國二流學者所提出的二流理論。在台灣提出「等距論」,真實的目的就是要台灣「離美」,要台灣和大陸「親近」,也就是「離美親中」,以呼應中共「防止外力干涉台灣問題」的目的。

 

「等距論」其實是以一種「想像的平衡感」來自我安慰,然後再用這種「平衡感」來掩飾「逃避、苟安、畏戰」的心理。(攝影:王侑聖)

 

換言之,「等距論」其實就是一種「症狀閱讀」下的「台灣症狀」,是以一種「想像的平衡感」來自我安慰,然後再用這種「平衡感」來掩飾「逃避、苟安、畏戰」的心理。這種等距論具有很大的「大眾心理感染力」,符合人性中「不選邊」、「不負責」、「搭便車」等等政治冷漠和「釋放道德壓力」的作用,也就是符合一般大眾「戰爭與我何干的小確幸主義」,一種貪圖「歲月靜好」的傾向。

 

反戰論:就是一種亡國論

 

「反戰論」對台灣的國家安全具有腐蝕、渙散和解除心理武裝的惡劣影響。因為反戰就是「反對台灣對中共侵略的抵抗」,疑美就是要「逼退美國對台灣的防衛」。其結果就是「簞食壺漿以迎共師」,讓中共「不戰而屈台之兵」,進而對台灣實行完全的吞併。

 

值此之際,台灣有識之士應對這些綏靖主義進行堅決的「掃毒」工作,要持久不懈的對「反戰疑美論」進行理論鬥爭,要更加徹底、全面的對中共的侵台野心進行「揭謊」的工作,讓台灣人民充分知悉中共謀台的陰謀與手法。換言之,必須結合「掃毒」與「揭謊」兩大工作,才能堅定台灣「反侵略」的決心,保障台灣的安全與命運。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