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大為:一封反反戰朋友的好意來信──反戰 vs. 反侵略的癥結問題

傅大為 2023年04月06日 07:00:00
傅大為認為,保台之外,也要和平、更要反戰。在維持台灣國軍保護力的同時,要努力尋求與大國的和解與對談。(圖片摘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傅大為認為,保台之外,也要和平、更要反戰。在維持台灣國軍保護力的同時,要努力尋求與大國的和解與對談。(圖片摘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最近我收到一封朋友的好意來信,沒有謾罵,但說他無法贊成我們的反戰聲明,因為我們若要避戰,就需先努力備戰,能戰才能止戰,所以他不贊成反戰。當然這是綠營/國防部說了幾次的話,現在拿來與(望文生義的)反戰對立。同時,這位朋友也說,現在台灣的重點應該是反侵略,而非反戰,因為我們台灣現在正時時遭到中共的軍事威脅。從努力備戰到反侵略。這些都是目前「反反戰」的常見觀點,我們需要好好解說這其中的問題癥結

 

我想, 綠營從稍早的「抗中保台」,到後來賴清德說了一句「和平保台」但同時又不斷強調「不要疑美」,但前後都要「努力備戰」,則沒有改變過。說到保台,我們反戰者當然是贊成的。但重點是如何保台的細節。我們是需要國軍有保衛台灣的正常武力,抵擋各種強權的外侮。但這不是一般所說的,單單不斷向美國買先進武器的「努力備戰」。我說的保台,是要向外國入侵者付出不小的代價,但卻不是要與強國打一場抗爭到底、全民皆兵的誓死大戰,那是不智、而且會讓台灣死傷慘重。如果美日也大量投入戰爭與付出大犧牲,則根據某些兵推,台灣有可能在大量犧牲下得到慘勝,但美日是否真的會投入,那也是可疑的。所以,反戰者說的保台,不是以小國對大國的努力備戰,要達到恐怖平衡,以小搏大式地撞牆,即使如烏克蘭備戰八年,仍然陷入看不到盡頭的慘烈破壞與犧牲。而如果小國依賴其他大國來形成另一個美日台軍事集團,以求恐怖平衡,但那個大國的美國如何可以信任?從二次大戰以來,美國根據他不斷變動的國家/財團利益,背棄台灣政府很多次。到現在中俄開始加強同盟,美國對中國與台灣的相對態度又將改變。而即使這個軍事集團真有可能,台灣大量犧牲後的慘勝,真的是我們希望要的嗎?何況慘勝之後,可能我們仍然面對的是個具有敵意的對岸大國,大概永遠脫離不了。

 

所以保台之外,也要和平、更要反戰。在維持台灣國軍保護力的同時,要努力尋求與大國的和解與對談。以和平為基本目標,要和各個大國保持等距離的友善外交關係,如馬英九當前訪問中國的一些突破性作法,而非全然倒向一方而處處挑釁另一方,如去年台灣歡迎裴洛西訪台。為何中共去年飛彈越臺、軍機不斷越過海峽中線?這種軍事威脅,難道不是美國與綠營近年來不斷挑釁中國,中國也反擊,彼此不斷惡性循環的結果?最近美國《外交事務》刊登Jesicca Chen Weiss「不要為台灣慌張」一文,在台灣已經廣為討論。其文的論點之一是,要警告美國政府不要過度誇張中國威脅並同時挑釁中國,如此反而會造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這個論點,與我們在之前反戰聲明記者會中的觀點是類似的。

 

傅大為指出,但自20世紀六零年代以後,中國幾乎沒有對外發動戰爭,遠遠不如美國幾乎年年自行發動或透過NATO發動國際戰爭。(美聯社)

 

所以,表面上最近我們常看到中國在威脅侵略台灣,但其實有更深層的原因。光是說「反侵略」,我們無法瞭解其原因及其後續的解決之道。野百合學運33週年的「反侵略護台灣」聲明中說「反侵略並強化軍備,使中國不敢動武」,這樣中國就不敢動武?又說「反侵略不是站在反戰的對立面,而是站在反戰的務實面」,但如果反侵略的口號不能理解中國威脅的深層原因,並做基進的解決,只是冷戰教條式的說我們要站在民主自由的一邊,那只是盲目的務實。我們常聽到一個反反戰的比喻,說台灣旁邊現在有個大惡漢在威脅我們,我們當然要找另一個警察大漢來幫忙啊。但這個比喻其實是錯的,因為不久之前,台灣對岸的大漢與我們的關係其實還不錯, 更多例如馬英九時代的兩岸關係。KMT的治台當然有很多問題,但它對中國大陸對話與交流的努力,應該參考與分析。而那個台灣很擁抱的警察大漢,倒是多年來不斷在侵略其他國家,過去也曾背叛過我們,現在則不斷地咒罵那個大漢,還說要支持我們,鼓勵我們一起來罵,並提供我們棍棒,要我們好好與那生氣的大漢打一架。為什麼情況會變成這樣呢?我們真要好好回想。

 

所以更重要的,是反戰。我們需要瞭解美國在目前海峽兩岸中,不斷向中國挑釁、制裁、聯合演習、多國聯盟的情況,包括各種圍繞中國的美國軍事基地。美國光是在東亞就是313個軍事基地,包括在菲律賓即將擴張成九個,而中國在全球也只有八個軍事基地。所以透過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鍊,整個太平洋幾乎已經快變成美國的內海了。反戰是反對美國這個在20世紀近代史到處侵略而劣跡斑斑的國家(見反戰聲明的第一點),處處在東亞與台灣海峽四周的好戰態度與部署,繼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美中兩霸權劍拔弩張的危險後果。這在美日韓與北朝鮮的對立惡性循環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連沖繩的知識分子也呼籲要跳出這種固定緊張框架之外。反戰也是反對台灣政府的處處附和、呼應好戰的美國霸權的外交與內政政策,並且以「為美前鋒」同時「威脅疑美論者」而得意。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反戰的瞭解,那麼光說台灣愛和平是遠遠不夠的。相對而言,雖然中國長期對內遂行高壓統治是需要批判,但自20世紀六零年代以後,中國幾乎沒有對外發動戰爭,遠遠不如美國幾乎年年自行發動或透過NATO發動國際戰爭。

 

我們的四點反戰聲明,前兩點特別只談俄烏戰爭、一點談戰爭加劇世界氣候的嚴重問題、一點談台灣當前的自處之道。而前面我討論的,就是在發揮這點自處之道,並與一般說的「和平保台」做對話,並質疑單一目的「努力備戰以反侵略」的問題與盲點。這樣單一的努力備戰,如前所說,是非常不智的,難道我們都要做烏克蘭人嗎?我們要保台,要維持台灣正常自衛的能力與武力,目的是要犯敵者付出各種代價(軍事、經濟、文化)。所以在保台的同時,我們要進行謀求和平與對話的各種策略與管道,與台灣旁邊的中美兩大國進行等距離的和善交流,這不是我們相信中國或美國在本質上是善意的,而是具有現實主義中立色彩的小國外交。但和平的訴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反戰的覺悟,如我前面所提,我們該深入瞭解強權美國這種在東亞與海峽好戰與挑釁的態度與軍事部署,繼而導致與中國強勢對立,並企圖把台灣收納於美國圍堵中國的西太平洋第一島鍊中。所以,保台的關鍵前提是和平,而和平的關鍵前提是反戰。反戰非但不與國軍保衛台灣衝突,更是保台的前提。這不是單純的疑美,而是積極的為了台灣和平、保台,而批評好戰又挑釁的美國霸權,同時也要批評中國不要動輒對台軍演並拋出武統的威脅。走等距外交的中立台灣,在瞭解與批評了周邊兩大國的特性與問題之後,仍然願意與他們進行和善交流,並協商中國停止對台的各種軍事威脅,同時勸告大國需要一起跳出這個惡性循環,而台灣不蹚這混水。所以這是反戰─和平─保台的三連線,在此三連線下,保台才有更好的基礎與準備。

 

最後,在反戰─和平─保台的架構下,我覺得一個經過再詮釋的「反侵略」仍然有其階段性的意義。讓我下面想像一個台海衝突的三階段過程,綜合上面我說的論點,來進行一個廣義反戰的實作推演,其中當然會有些不確定的因素,需要再思考與研究。

 

傅大為認為,台灣需要國軍做好保家衛國的義務,但不是所謂的積極備戰,而要積極避戰,不參與東亞的武器競爭。(王侑聖攝)

 

因為中國現在並沒有實際侵略台灣,只是威脅與警告。在此情況下的可能對策,我建議可分三階段來說。

 

在第一階段,我們首要該反戰,把中國威脅的重大緣由(來自美國威脅與綠營煽動)解消,而與對岸做的交流與對談,也是重要的。同時,我們需要國軍做好保家衛國的義務,但不是所謂的積極備戰,而要積極避戰,不參與東亞的武器競爭,不積極向美國購買先進大量殺傷的軍火 更多為了避免網路上一些反反戰人士的惡意扭曲與中傷,筆者這裡做一個補充。請注意,我不是說不向美國購買武器,而是「不積極購買先進大量殺傷的軍火」。我們向美國購買一般保衛武器(如刺針飛彈),是用以維持國軍正常的護台功能,但避免參與東亞的武器競爭。同時,不要忘記,台灣自己也製作了不錯的保台武器,如各型的天弓飛彈系統。本文末尾三階段的反戰實作推演,主要想說明在第二階段時「反侵略」的重要性,大概已經取代了「反戰」,但情況仍然十分複雜,其中二戰時期丹麥與波蘭案例的意義,將另文討論。但本文的主要重點與論證,都在三階段之前的文章主體,請勿弄錯對象。。除了軍事外,也該從外交、文化、國際關係保衛台灣,我們建議表現出等距離外交的中立小國謹慎態度,不再進行美國的代理人戰爭,希望美國諒解,並尋求東南亞與南方不結盟國家的支持。

 

第二階段,如果第一階段不成,而萬一中國真的武力犯台,那我們國軍就得開始進行反侵略、保家衛國,人民要支持國軍,反戰呼籲暫時停止。但如果國軍抵抗不成,造成大量犧牲,我們建議就該停戰。不論如何,我們一定要避免台灣烏克蘭化。或許美日在此階段會做點有限度地投入戰爭,並提供些武器,讓政府或國軍感到有希望,造成戰事無法停止,於是政府逐漸開始號召全國皆兵,也就是開始烏克蘭化,延長戰爭、不斷破壞一個比烏克蘭更慘的台灣。因為台灣的大量難民或老弱無法如烏克蘭一般地出走,台灣也無如烏克蘭的腹地縱深可以迴旋戰鬥。但是如此,卻可以達到美國弱化中國的目的。這種最壞的情況,也是我們反戰呼籲者深切關心的議題。(第二階段的議題複雜,或許可以間接參考不少關於二戰期間歐洲如丹麥、波蘭等小國弱國面對納粹德國侵略時的一些歷史)

 

第三階段,又萬一中國軍隊在殲滅國軍後,竟然仍然不停手,開始屠殺台灣人民,那時我們反戰者也就該站出來,保家衛民。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2023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成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