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要斷我「三線」 台灣的應對策略在哪裡

慕容懷瑩 2023年04月29日 07:00:00
解放軍「山東號」航母編隊駛出第一島鏈在台灣周遭進行戰巡及演習,圖為J-15戰機起飛。(美聯社)

解放軍「山東號」航母編隊駛出第一島鏈在台灣周遭進行戰巡及演習,圖為J-15戰機起飛。(美聯社)

今(2023)年4月7日中國大陸快速發布解放軍東部戰區將從4月8日至4月10日為期約72小時高強度對台灣海峽、台灣北部、台灣南部、台灣東部的海域跟空域進行「環台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其實就是山東艦航母編隊駛出第一島鏈在台灣周遭進行戰巡及演習,在落幕後其實相當值得仔細檢視雙方的應變作為。

 

撇開謠傳且無法證實的中國方面要台灣海巡艦艇協助擺拍交差的娛樂新聞,中國航母艦隊出門要帶個大奶媽隨身補給,雖遭到諸多媒體取笑,但卻也證實中國大陸有能力在第一島鏈外進行部署,然後卡位西太平洋要道、狙擊台灣經濟海上交通線、干擾美日對台灣支援線、台灣高層第一時間出逃線也就是「斷三線」的可能性,相對台灣海、空兩軍近視、手短的應對作為與能力極限更是值得吾人仔細探究與思考的。

 

台灣應警惕斷三線的可能性

   

第一點值得國人注意是,即便媒體鋪天蓋地宣傳山東號航空母艦不具戰鬥力,但四月十號當日被清晰捕捉到四架殲15自山東號起飛後,在太平洋海域上空執行戰鬥巡弋任務是事實。媒體基於安撫國人緊張情緒的言論可以理解,但戰備仍應料敵從寬切不可輕敵,以往中國不可能襲擊台灣東部後山的假設,經此次聯合利劍演習後已不再適用。

 

日本防衛省公布的解放軍「山東號」航母編隊的航跡圖以及照片。(取自防衛省官網)

 

第二點是台灣建軍主體性思維與自主籌畫能力的反思,此次中國環台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的航線,遊蕩在台灣東部外海三百公里外至五百公里周遭,讓近十年美軍顧問團指導建立的不對稱建軍兵力束手無策,因為台灣國防部現有的岸基雄三反艦飛彈的射程不夠遠、現役的光六飛彈快艇與陸續服役中的沱江級僅適合在濱海作戰、連花大錢採購中的陸射魚叉反艦飛彈也無法對山東艦編隊造成任何威脅、甚至偵查用的銳鳶無人機的航程與滯空時間都不足以應對。這樣的窘境足以衝擊台灣民眾的思維邏輯(已不期待國防部能有反應作為)。

 

第三點就是台灣長期在政策上忽視遠程海空偵監能量,進而導致不對稱戰力如雄三、魚叉以及飛彈快艇戰力折半,事實證明沒有長程空中目獲及導引能力,新式武器依舊只能蹲守岸際待機罷了,雖不願意承認,但此次演習確實給台灣上了寶貴的一課!

 

國軍需改善近視與手短的現況

   

台灣長期在政策上忽視遠程或超長程海空偵監能量的作為,可以隨手舉兩個大家熟悉的例子。軍迷最耳熟能詳的應該是海軍與空軍對反潛定翼機隊始亂終棄的愛恨情仇故事,2012年以前隸屬於海軍航空指揮部的定翼機機隊原本駐防在花蓮與屏東基地,但2013年起海軍自己將航空指揮部降編為航空大隊,然後又將定翼機隊移交空軍,自己僅保留旋翼機隊,這樣的騷操作還蠻驚人的,海軍自願放棄長程三維立體作戰的能力猶如自我閹割,所以即便海軍大撒幣購買沱江級跟岸置反艦飛彈,卻因為自己沒有定翼機隊提供所需精確攻擊和目標指示的能力,悉數僅能待在本島待機。

 

或許有人會說「神鷗專案」不是有購入12架美製P-3C長程反潛機滯空時間可以超過10個小時嗎?很可惜的,這批神鷗反潛機並未受到空軍妥善的照顧,到2022年總數12架的神鷗機可執勤的只剩下5架,整體妥善率只有41%相當慘烈。

 

另一個例子就是2020年台灣原欲編列700億預算採軍售模式向美購買6架最新版的E-2D空中預警機,但此案遭兩皮將軍邱國正以預算編列過高、戰時沒有防護能力反對。刺槍術傳人的看法是認為地面機動雷達車隱密性及機動性高,應可取代E-2D,但現今面對山東艦隊的機動繞行,試問該如何將地面機動雷達車搬到天上呢?

 

每架E-2D造價高達4億美元,相當於五架F-16V戰機價格的總和。(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國防部當初在立法院回應林淑芬立委是否應跟進日本採購E-2D空中預警機的回答,大概是「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的最佳寫照,每架E-2D造價高達4億美元,相當於五架F-16V戰機價格的總和,但是E-2D大幅強化了監視海面和陸上目標的能力,整合先進自適應處理技術的電子掃描UHF雷達、紅外搜索和跟蹤傳感器(SIRST)、增強型ESM系統、模組化通信設備、戰術座艙的改進、多源傳感器整合、精確攻擊和目標指示能力等,所以E-2D「先進鷹眼」問世後日本即下單採購13架,想必是測試過後覺得物有所值才會簽定如此龐大的數量。中共打算建造至少四艘航艦組成四個航母打擊群,審視美國歷年提供予台灣的建軍方案有許多是為了促進、改善國內企業訂單而為之,台灣著實應架構自己的建軍主體性而非照抄美方建議。

 

※作者從事再生能源事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