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是侯友宜「杯水論」的受益者

蔡嘉凌 2023年05月01日 00:01:00
歷史意外與無奈地,讓當年不論懷著什麼樣委屈的福爾摩沙人和苦難的中國人生活在一起,一起把台灣變成自由民主的家。(美聯社)

歷史意外與無奈地,讓當年不論懷著什麼樣委屈的福爾摩沙人和苦難的中國人生活在一起,一起把台灣變成自由民主的家。(美聯社)

日前,侯友宜在市議會總質詢時表示,「中華民國為杯子,台灣為水,彼此是共生體,杯破水覆。」這樣的比喻和說法是否適切,值得討論,不過,無論是山林風貌,還是人文性格,台灣確實真「水」(民閩南語的「漂亮」),不然,1584年,西班牙船隊行經台灣時,不會在航海誌上稱讚台灣是「As Ilhas Fermosas」(美麗諸島)!

 

我們的島被認為是美麗漂亮,應是值得寫進教科書的事,但我卻是在大學時才知道「福爾摩沙」(Formosa)曾經是台灣在國際間的名字。大學時,我讀歷史系,四年,只有一堂台灣史,而且還不是必修課。因為選修了那堂課,忽然知道了以前沒聽過或聽過但不知道來龍去脈的許多事,如:二二八事件、陳文成命案。然,一堂課就兩學期,教授再努力,能教給學生的,真的有限,若想知道更多曾發生在台灣的事,只能自己去努力,可是,有多少人在出社會後還能如學生時代那樣純粹而專注的學習?自修補習台灣史,就如老牛拖車,又要看心情,於是,直到近年來我才補修到台灣地位問題。

 

去年,從外人角度去認識台灣地位問題時,偶然地,在「美國國務院歷史文獻辦公室」(Office of the Historian)網站,讀到一份歷史文件──前美國「政策規劃局」局長喬治.凱南(George Frost Kennan,1904~2005)的備忘錄。在那個偶然的當下,我猶如讀到了禁書般,驚訝又興奮,也理解到,要認識這個議題,若不用「Formosa」去搜尋,台灣的身世拼圖會少一塊。

 

喬治.凱南是著名的美國國家政策顧問、外交家和歷史學家。1947年,應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1880~1959)的要求,成立「政策規劃局」(Policy Planning Staff),對全球趨勢以長期戰略觀點為國務卿提出分析和建議,第一份任務就是提出著名的「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又稱歐洲復興計畫)。

 

那份備忘錄附行動方案,寫在1949年夏天,對防止中共勢力擴張至福爾摩沙提出建議。凱南認為,可以讓福爾摩沙和澎湖群島免於落入中國共產黨之手或與任何中國政權隔離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之前,把當時管理福爾摩沙和澎湖群島的國民黨政府移除,建立臨時國際或美國管理政府,最後根據自決原則,讓島嶼舉行全民投票來決定最終處置方案。福爾摩沙的分離主義,才是唯一能夠抵抗共產主義的概念。(It would now seem clear that the only reasonably sure chance of denying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to the Communists and insulating the islands from mainland authority would lie in the removal of the present Nationalist administrators from the islands an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visional international or U.S. regime which would invoke the principle of self-determination for the islanders and would eventually, prior to a Japanese peace settlement, conduct a plebiscite to determine the ultimate disposition of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Formosan separatism is the only concept which has sufficient grass-roots appeal to resist communism. )

 

根據以上,這份備忘錄含有一個重要意義,即再次確認《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1945)並未有法律效力,而在「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之前」,福爾摩沙的法理歸屬還未決定。

 

行動上,凱南的看法是,共產勢力外擴對於菲律賓、澳洲等福爾摩沙鄰近國家是更切身的事情,所以,透過私下接觸讓他們知道情況:中國大陸的混亂已蔓延到福爾摩沙和澎湖群島,且日益嚴重,將危害東南亞的安全;然後建議:基於福爾摩沙和澎湖群島的早期獨立歷史、過去四年中國在島上的令人震驚之暴政記錄,以及反抗的福爾摩沙人要求自治的許多請求, 打敗日本的國家應立即要求聯合國在一年內就根據自決原則讓這些島嶼舉行全民投票。(Either in the same notification or in a separate statement to be issued simultaneously or shortly thereafter by all or any one of the above-mentioned notifying governments, the proposal should be made that, in view of the independent early history of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of the shocking record of misrule during the past four years by the Chinese and of the many pleas from repesentative Formosans for autonomy, the powers which defeated Japan should promptly request the U.N. to conduct within one year a plebiscite regarding the ultimate disposition of the islan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self-determination.)

 

然後,如果這些國家贊成這項提議並採取行動,美國就要公開宣布支持。從現在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印度都會有事」之局勢來看這份備忘錄,凱南不愧是出色而有遠見的外交家,於當年就要台灣的鄰近國家,還有英國、加拿大、紐西蘭一起來關心共產勢力擴張的問題。不過,政治是複雜的,國際關係與情勢更是變化快速又難料,凱南的想法不只不是當時美國國務院的主流,一個月後,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布《中美關係白皮書》(China White Paper),徹底不願意再涉入中國內戰和福爾摩沙事務。當然,被杜魯門政府指責是前所未見、最貪腐的蔣介石政權,甚至胡適,都對《中美關係白皮書》深表不滿與反擊。

 

然而,最委屈的,恐怕是福爾摩沙人吧,在(與日本的)和平條約還未簽訂的情況下(《舊金山和約》在1951年簽訂),又杜魯門政府決定「不介入台海爭端」,於中國內戰失利的中國國民黨就帶著中華民國政府與軍民,約120萬人,於1949年落腳福爾摩沙,近1000萬的福爾摩沙人也就失去「自決」的機會。所以,當年,是中華民國需要福爾摩沙,遠勝於福爾摩沙需要中華民國。

 

現在,國際上以台灣取代福爾摩沙來稱呼我們,就是與中華民國有關。曾經,對於追求台灣獨立的我而言,不喜歡「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但台灣歷史自修補習得越多之後,有了不同的想法;歷史意外與無奈地,讓當年不論懷著什麼樣委屈的福爾摩沙人和苦難的中國人生活在一起,大家一起把台灣變成自由民主的家,若不論法理,台灣的現狀,的確像是中華民國+台灣,一個努力要族群融合的美麗島(福爾摩沙)。當然,論法理,台灣的現狀確實也如侯友宜的「杯水論」──台灣(水)在中華民國(杯)裡,而這,就是無奈歷史的結果。不過,制度是人所創造,當然也能修改,任何自由人絕不會讓不合時宜的制度來束縛自己,除非,他們是那個制度的受益者。

 

很清楚地,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受益者,就是追求統一的人,尤其,對於紅統者,一中憲法是護身符,更是張王牌。當然,也就不難想像,他們有多怕「上水」(最美)的台灣自決要換個杯子。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現居紐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