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噓…不能說的秘密──M10就是一輛輕戰車

紀永添 2023年07月18日 07:01:00
美國陸軍宣稱,M10並不是一款輕戰車,正式的名稱為「機動防護火力系統(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 , MPF)」。(維基百科)

美國陸軍宣稱,M10並不是一款輕戰車,正式的名稱為「機動防護火力系統(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 , MPF)」。(維基百科)

美國陸軍日前公開新一代的M10輕戰車,並命名為布克(Booker),以紀念兩名都姓布克的士官,他們分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伊拉克戰爭中英勇犧牲。而這也是美軍在多年後,再次生產輕戰車,預計在2024年開始小批次交付,生產數量約在500輛左右。不過美國陸軍特別強調說,M10並不是一款輕戰車,正式的名稱為「機動防護火力系統(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 , MPF)」。但這款「機動防護火力系統」有著履帶式底盤與砲塔,砲塔上安裝了一具105公釐的M35低後座力戰車砲與機槍,並能夠360度旋轉,而且從底盤到砲塔都有裝甲防護。車上共有四名乘員,包括車長、射手、駕駛與裝填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傳統戰車的設計。而美國陸軍卻將M10定義為可以提供步兵火力支援的裝甲戰鬥車,儘量避免使用戰車這個字眼。

 

戰車的地位備受質疑

 

美國陸軍會硬拗說M10不是一輛輕戰車,當然是有原因的。關鍵在於近年來武裝攻擊直升機、單兵反裝甲武器的興起,讓戰車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戰車無用論成為顯學,不只英國陸軍削減部份的挑戰者二型主力戰車,美國海軍陸戰隊也計畫逐步裁撤M1A1戰車營。在防護力與火力都遠遠勝出的重型主力戰車,都受到質疑下,國會有可能不會再支持M1艾布蘭戰車開發下一代車型。因此防護力不佳、火力又差一截的輕戰車,在戰場上是否還有一席之地,恐怕會引起更多的論戰。美國陸軍為了避免成為箭靶,被批評走回頭路,只好低調進行M10的研發計畫,並且不承認M10是輕戰車。只是不斷強調從戰場上得到的經驗,步兵需要一款火力支援武器,而M10能滿足這個需求,只是剛好有裝甲防護,又配備了一具戰車砲,還有履帶系統。

 

M10只是「剛好」有裝甲防護,又配備了一具戰車砲,還有履帶系統。(維基百科)

 

輕戰車的歷史其實非常悠久,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的雷諾FT-17輕戰車,車內只有2名乘員,車重7公噸,卻是第一款配備旋轉砲塔的戰車,奠定了現代戰車的基本外型。雖然以今日的眼光來看,FT-17的火力與防護力都很薄弱,機動能力也不佳,卻已經開始發揮輕戰車的幾個最重要功能,包括戰場偵察、協同步兵作戰、提供火力支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的M3斯圖亞特(Stuart)輕戰車活躍在各個戰場,除了美軍本身使用外,還援助盟國,包括後期從M3改良而來的M5輕戰車,生產總數超過2萬輛。在古寧頭戰役時,發揮最大關鍵作用的戰車,就是美國援助的M5A1,被稱為「金門之熊」。此外改良了M3與M5的多項缺點,在二戰後期服役的M24霞飛(Chaffee)輕戰車,則活躍在韓戰中。直到越戰前,都是輕戰車最輝煌的時期。

 

M5A1被稱為「金門之熊」,在古寧頭戰役時,曾發揮最大關鍵作用。(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輕戰車會沒落的原因,在於越戰後軍用直升機的發展走向成熟,除了運輸與提供空對地火力支援外,執行偵察任務的效率,是輕戰車難以望其項背的。輪型裝甲車又挾成本便宜,適合公路快速運動,越野能力大幅改善的優勢,成為協同步兵作戰,進行短距離戰場偵察的利器。最後無人機興起,成為執行戰場偵察任務最安全、也最快速便捷的手段,讓輕戰車完全失去了偵察的角色。所以美國陸軍才會不斷堅持說M10的設計目標,並不是要執行偵察任務,不是傳統定義上的輕戰車,硬是把M10排除在戰車的行列之外。而在火力支援方面,武裝攻擊直升機的反裝甲能力驚人,現代化的自走砲部隊,大多擁有精確打擊能力,步兵戰鬥車上有鏈砲,一般步兵則有火箭筒或反裝甲飛彈,甚至連無人機都可以進行自殺攻擊,輕戰車已沒有能扮演的角色。

 

輕戰車能空投到戰區在極地作戰

 

那美國陸軍為什麼會在此時重新發展輕戰車?除了提供步兵即時火力支援的官方說法外,可能還有幾個原因。畢竟美國在全球各地介入衝突,所以除了傳統的步兵師與裝甲師,還需要不同的兵種,如第10山地師或第82空降師。山地師負責山地作戰,崎嶇的山地不適合重型主力戰車運動,輪型裝甲車的越野能力還是略遜於履帶型車輛,山區很多時候也會限制直升機的活動,但輕戰車卻符合所有的需求,可伴隨山地師在山區作戰。空降師是由方便傘降的輕裝步兵組成,因此極需火力支援,但重型主力戰車不易運輸,更不可能傘降,難以在第一時間配合空降師作戰。美國陸軍過去曾推出過M551謝爾登(Sheridan)輕戰車,車身重量只有15.2公頓,能一起空投到戰區,但M551的整體表現差強人意,對於特殊兵種的火力支援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M551謝爾登(Sheridan)輕戰車,車身重量只有15.2公頓,能一起空投到戰區。(維基百科)

 

然而新的威脅卻已經開始逼近,俄羅斯積極在北極圈內擴張勢力,中國也對極地流露出濃厚的興趣,美國於是成立了專門在寒帶地區作戰的第11空降師,以做為反制。在廣闊的嚴寒雪地里,重型主力戰車與大型自走砲都不易活動,戰機與直升機的操作也變的極為困難,武器裝備越多越不靈活,因此美國陸軍才會選擇以最輕裝的空降師做為極地作戰部隊。只是要如何支援第11空降師,已成為美軍最為棘手的難題,在海上需要破冰船,在空中需要能在雪地操作與安全起降的軍機,在陸地上則採購全地型車以協助部隊活動。除此之外,還要尋找一款可以快速空運到北極圈內,並能在鬆軟雪地上活動,不會因為車身太重而動彈不得的輕戰車。M10可彌補過去發展M8輕戰車失敗的缺口,讓剛剛成軍的第11空降師擁有適合的裝備,進行極地作戰。

 

美國陸軍過去曾推出一個「裝甲火砲系統(AGS)」計畫,嘗試發展一款全新的輕戰車來取代M551,最後的成果就是M8。配備一具105公釐戰車砲的M8,趕上當時潮流,採用自動裝填系統,所以只有3名乘員,能依不同單位的需求,配備不同等級的防護裝甲。整體來說M8的性能優異,可惜生不逢時,剛好遇到冷戰結束後,國會大幅削減國防預算的時期。造價昂貴,火力與防護力卻不及主力戰車的M8,受到極大的質疑。美國陸軍最後決定自行終止計畫,只生產了很少的數量,改以M3布萊德雷(M3 Bradley)戰鬥車與史崔克裝甲車,來填補M8取消後的空缺。雖然M8的生產廠商極力遊說,希望能敗部復活或是外銷,包括台灣都曾考慮採購,以取代老邁的M41華克猛犬(Walker Bulldog)輕戰車,但造價高昂的問題,讓海外買家紛紛怯步。

 

陸軍迫切需要一款輕型火力支援車

 

不過美國在啟動M10的發展計畫後,之前併購了M8生產廠商的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又將M8的設計拿了出來,進行改良,參與競標,並一路闖入到最後決選。而由通用動力地面系統(GDLS)設計的另一個方案,則採用英國陸軍阿賈克斯(Ajax)步兵戰鬥車的底盤,再搭配全新設計的砲塔,推出了獅鷲(Griffen)輕戰車,全車採用模組化設計,可選用不同口徑的戰車砲與裝甲防護。最後是由獅鷲II型得標,車身重量為34公噸,雖然無法進行傘降,但美軍的C-17運輸機,一次能空運2輛飛抵戰場,仍具有極高的機動性。不只能提供步兵旅級戰鬥隊(IBCT)支援,甚至能取代史崔克旅級戰鬥隊(SBCT)所使用的M1128機動火砲系統(MGS),因為這一款採用遙控砲塔的輪型戰車,長期飽受妥善率不佳的問題所苦。

 

獅鷲(Griffen)輕戰車,全車採用模組化設計,可選用不同口徑的戰車砲與裝甲防護。(圖片來源:GDLS)

 

台灣過去因價格因素放棄採購M8,導致M41A3輕戰車一直無法退役,最後只能以性能整建的方式,將50輛的M41A3升級為M41D,但仍不敷需求。特別是在外島地區,輕戰車有無可取代的價值。最後在2020年,一輛還在金防部烈嶼守備大隊服役的M41A3,不幸在演習結束後翻覆,造成車長死亡,駕駛受傷的嚴重事故。此時社會大眾才驚覺,陸軍的裝甲部隊竟還在使用如此老舊的裝備,但國軍長期以來,並沒有規劃取代的方案。在輿論壓力下,只好先把M41D運到外島支援,讓M41A3可以退役,並回頭重啟雲豹輪型甲車在發展時,曾經展示過的輪型戰車方案,來做為輕戰車的新選擇。畢竟M41D遲早也要退役,陸軍迫切需要一款輕型火力支援車,來擔任偵察、火力支援的任務,最重要的是可以部署到外島,強化守備部隊的防禦能力。

 

M41D執行演訓。(取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只是雲豹輪型戰車的發展計畫,可謂一波三折。首先是向美方採購M68A2低後座力戰車砲,卻因程序問題,與代理廠商對簿公堂,而胎死腹中,最後只能決定自行研製。只是以國內的技術,自製的戰車砲是否能達到美製產品的水準,受到不少質疑。另外在底盤方面,直接採用雲豹輪型甲車的車體,不過這個車體主要是設計來搭載武裝步兵,因此高度較高,再裝上砲塔後,讓輪型戰車的外型太過高大。除了已超過台灣公路系統的高度限制,重心過高在射擊時也容易出現不穩定的問題,更不利於隱蔽,而讓陸軍打了回票。目前試做的兩輛原型車在完成測試後,將結束這個研究案,不會量產。雖然研發單位表示,將會設計新車型以爭取量產的機會,但接下來會如何發展,仍在未定之天。若想達到國外同級產品的性能,恐怕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台灣灘岸守備旅支援火力嚴重不足

 

平心而論,雲豹輪型戰車的發展,研發單位略顯消極,陸軍則頗多抗拒,這與美國陸軍低調不願承認M10是一款輕戰車,是一樣的心態與原因。畢竟對陸軍裝甲部隊而言,防護力與火力兼具的主力戰車才是重心,而防護力不佳,火力又差強人意的輕戰車,只是步兵單位的支援裝備。更何況雲豹輪型戰車的裝甲,比一般的輕戰車更差,越野能力也不能跟履帶車輛相比。台灣陸軍翹首盼望的,是好不容易採購到手的M1A2T,會視雲豹輪型戰車如雞肋,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陸軍必需思考,M41D雖然經過性能提升,但還能再撐幾年?未來勢必要退役,那要如何取代M41D的空缺?役期回復到一年後,國軍編成許多灘岸守備旅,但支援火力嚴重不足,除傳統砲兵外,直射火力付之闕如,後備部隊更為嚴重。陸軍目前有何解決方案?還是棄之不理?

 

配備105公厘突擊砲的雲豹輪型戰車。(圖片由國防部提供)

 

現實的情況是M1A2T的採購數量有限,部份M60A3 TTS的性能提升計畫,只侷限於動力系統,其他諸如戰車砲、裝甲防護與射控系統全部照舊,而CM12已經封存,不久後CM11恐怕也要退役,這就是目前國軍裝甲部隊的情況,實在不容樂觀。但陸軍並沒有一個長遠的計畫來面對這個問題,以之前採購M1A2T時的阻力,與目前戰車無用論、發展不對稱戰力的思潮來看,要再增購M1A2T會有很大難度,那更不用說M10了。台灣陸軍必需跟美國陸軍一樣面對現實,選擇一款防護力較差,火力有限的支援系統,承認在台灣這個地狹人稠,公路網發達的特殊作戰環境中,雲豹輪型戰車是最不壞的選擇。至於目前設計的車型仍不成熟也是事實,陸軍或許應該要反過來,嚴格要求雲豹輪型甲車的性能,投入更多資源或尋求國外奧援,才是正辦。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