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716遊行舞台上沒有一個是歐普拉

李濠仲 2023年07月18日 07:00:00
歐普拉(左一)是美國總統大選「名人推薦」曾經最顯著成功的例子,同時也鼓勵了許多年輕網路紅人起而效尤。(維基百科)

歐普拉(左一)是美國總統大選「名人推薦」曾經最顯著成功的例子,同時也鼓勵了許多年輕網路紅人起而效尤。(維基百科)

2007年,美國脫口秀名人歐普拉因為替歐巴馬舉辦了一場募款活動,成功籌資上百萬美元,驚艷政壇,之後並在她積極助選下,被指至少幫歐巴馬多拿了100萬票(2008年),於是再出現「(總統大選)歐普拉效應」的描述。她是美國總統大選「名人推薦」曾經最顯著成功的例子,同時也鼓勵了許多年輕網路紅人起而效尤。

 

歐普拉的影響力來自她不只是美國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電視製作人、演員和作家,她還曾10度入選《時代雜誌》百大人物,2005年美國在線(America Online)舉辦「最偉大美國人」票選,歐普拉更排在第9位,說她是歷來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非裔名人之一並不為過。她「成功將歐巴馬送進白宮」,一來證明了自己的號召力,二來也大為墊高了個人的社會聲望,2009年底,她在白宮獲頒甘迺迪中心榮譽獎,直至個人榮譽巔峰。

 

當歐普拉「開風氣之先」,以名人之姿將個人偏好的候選人推銷給大眾時,也是網路世代風起雲湧的一刻,在她之後,如她一般的百萬粉絲級網紅開始如雨後春筍。相較於歐普拉從19歲起自小廣播電台出道,到她在節目上推薦什麼書,什麼書就會變成暢銷書,足足走了25年才累積出這般雄厚的社會影響力,如今乘著網路聲量竄起的網紅名人,則多半是繞過歐普拉那近四分之一世紀的「磨難」,短短幾年內就因為新型態傳播,迅速躍升社會知名人士。後者,近來彷彿掀起一波「網紅推薦總統」熱,並使之成為美國選舉季節的特色一環。

 

例如以情緒化反應和不畏與任何人吵架的Youtuber佩塔斯(Trisha Paytas)從她在Youtube開設個人頻道,10年內就吸引了510萬訂閱數。2012年起,曾在頻道中坦言自己從不投票,也不關心政治的她,卻也開始發表許多政治高見,尤其指名道姓哪個總統候選人好或哪個不好。原因很簡單,當一個國家政治愈趨走向極化,網紅們發現,製作「不加牛奶也能炒雞蛋」的影片很吸睛,但原來「政治性言論」也有不小的市場,所以不管她是議論歐巴馬、羅姆尼(當時她甚至說她支持羅姆尼,僅僅是因為「That he was "hot."」、川普還是拜登,儘管一如她在許多惡搞或生活化影片中所使用的膚淺言論,照樣有粉絲捧場,甚至還有拓展受眾的額外效益。不只佩塔斯,愈來愈多網紅確實不再避談政治,基於言論自由,他們的政治表態,當然也是一種公民自由。

 

不過,同一時間美國也出現不少關於「網紅政治化」的反思。其中最主要仍是出於網紅經營特性。就像佩塔斯所說,身為網紅,過去10餘年來,她都是在「渴望出名」中度過。並說自己並不真的關心什麼事(包括是否富有),因為身為網紅的工作重心,唯有持續不斷受到關注…尤其在網路平台不斷更新、變化,且愈來愈飽和下,一名網紅的生存之道就是「流量必須保持領先」。

 

基於這樣的特性,當網紅轉而進軍政治市場,當然也會很關切自我宣傳的效果,例如將自己描繪成具有社會責任的意見領袖從來不會是壞事。這當中,什麼是真實的個人政治主張,什麼又是空洞的名人行銷,其實已不重要,唯一不變的是,「網紅也是消費品」,網紅及其形象永遠可以轉換成有利可圖的生意,他們需要從引領潮流和提高知名度中,回饋到個人簡單的商品販售。有效的宣傳,往往就是該行業得以營利的重點。

 

台灣甫結束一場由網紅(館長陳之漢)籌辦的政治集會,當有人諷刺現場人數「不多」時,陳之漢則再透過直播平台,反駁說「各平台觀看次數加起來超過150萬,代表大家很重視這場遊行」。這就是標準網紅「流量思維」。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以美國為例,繼歐普拉之後,儘管多有百萬粉絲級網紅紛紛跳出來表態推薦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卻再沒有誰能達到和歐普拉相近的影響力水準,並且在當今網紅流量第一,言論水準次之(甚至恐怕不只是「次之」)的環境下,已有評論反過來提醒政客應該謹慎選擇代言人。台灣716遊行,或許是帶有相同的警示意味。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