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美國售台的IRST莢艙可以剋死殲-20嗎?

紀永添 2023年09月15日 07:00:00
在進行測試時,掛載於F-16D進氣口右側的軍團莢艙(Legion Pod)。(圖片摘自網路)

在進行測試時,掛載於F-16D進氣口右側的軍團莢艙(Legion Pod)。(圖片摘自網路)

美國日前宣布批准出售紅外線搜索追蹤(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 , IRST)莢艙給台灣,將掛載在最新採購的66架F-16V BLK70戰機上使用。雖然目前沒有透露出售的型號,但一般相信應該是近期才剛剛服役的軍團莢艙(Legion Pod),台灣獲得的可能是專為海外F-16所設計的外銷版。軍團莢艙採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所研發的IRST21技術,不只已開始配備於美國空軍的F-15與F-16上,美國海軍的F/A-18 E/F也選擇了IRST21,發展出自己的IRST Block II。而美軍會積極為現役戰機加裝IRST,一方面是新一代的IRST,已能有效協助機載雷達偵測匿蹤戰機,另一個原因是過去IRST被美軍棄如敝屣,多數的現役戰機,包括最為先進的F-22,都未配備這項裝備。那為什麼IRST能鹹魚翻身?為什麼能反制匿蹤戰機?這一切就得話說重頭了。

 

配備在F-15C/D戰機的「軍團莢艙」具備IRST能力,大幅提升其空優戰力。(取自DVIDS網站)

 

雷達與紅外線偵測的異同

 

在航空時代來臨後,如何偵測來襲的敵方飛行器,成為了最優先的任務,各種方法百花齊放,最後有兩種脫穎而出,一個是雷達,另一個是紅外線系統。這兩者的原理剛好相反,雷達是主動發射雷達波,再接收敵機反射回來的雷達波,藉以算出敵戰的方位與距離。紅外線系統則是被動接收敵機所發散出來的紅外線熱源訊號,再形成影像。這兩者各有優缺點,雷達能計算雷達波的反射時間,所以除了敵機的方位外,還能確定距離,紅外線系統因為能形成影像,理論上能識別敵方軍機。而這些特點剛好也是對手的最大缺點,雷達難以進行敵我識別,紅外線系統無法測距。更糟的是紅外線系統易受天候影響,早期以紅外線系統為尋標頭的短程空對空飛彈,有時會跑去追太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此早期的紅外線系統並不可靠,常受人詬病。

 

IRST系統所呈現的影像,能清楚看到戰機輪廓,受過訓練的飛行員可識別戰機型號。

 

而雷達有一個很顯著的優勢,因為雷達是主動發射雷達波進行偵測,所以只要想辦法加大功率,探測距離就能越來越遠,至於難以進行識別的問題,則另外發展出敵我識別系統(IFF)來彌補。相反的,被動接收敵機熱源訊號的紅外線系統卻面臨新的挑戰,因為航空引擎技術的進步,排出的熱源訊號越來越小,變的更難以偵測。同時隨著紅外線追熱飛彈的大量服役,戰機在設計上也越來越強調如何隱藏自己的熱源訊號,以降低被鎖定的機率。雖然紅外線系統的偵測敏感度也有不少進步,然而在發展速度上已慢慢被雷達給拉開。以當時美國空軍的F-4戰機為例,早期型所安裝的AN/AAA-4,評價並不高,在進行攔截任務時,往往難以發揮功效,因此後期型就取消了IRST,只剩下機載雷達,而且這樣的趨勢到了下一代戰機,還變的更為明顯。

 

取代F-4的F-15,與用來替換F-5的F-16,甚至從一開始就沒有配備IRST,完全仰賴機載雷達。最後只剩美國海軍的艦載機F-14A仍配備IRST,不過效能依然不佳,特別是F-14A擁有AN/AWG-9,被譽為是當代最為優異的機載雷達,其探測距離超過200公里以上,能同時追蹤24個目標,並指揮6枚鳳凰長程空對空飛彈(AIM-54 Phoenix)接戰,讓機上IRST的搜索追蹤能力形同雞肋,僅剩目標識別功能,沒多久就被能畫質更好,還能放大影像的電視攝影機取代。不過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認為IRST有存在的必要,除了能輔助雷達偵測死角外,在攔截大型戰略轟炸機時,可以快速捕捉到這種目標的熱源訊號。這讓F-14D再次配備了大幅改良性能,並結合了電視攝影機的新型IRST,而這款AN/AAS-42也是今日IRST21技術的發展基礎。

 

F-14D艦載機在機首下方安裝的AN/AAS-42,可以見到有兩個鏡頭,一個是IRST,另一個是電視攝影機(TCS)。(圖片摘自網路)

 

俄系戰機堅持使用IRST

 

雖然當時美軍決定不在戰機上安裝IRST,並不代表全面放棄紅外線系統,反而全力發展另一種前視紅外線系統(Forward Looking InfraRed , FLIR)。FLIR主要用於搜索地面目標,可用於標定目標與導航。美軍沒有放棄FLIR的原因,在於使用雷達來搜索地面目標的技術在那時仍不成熟,而且空對地攻擊的作戰距離通常都不大,過去紅外線系統偵測距離較短的問題,並不算太大的缺點。同時,紅外線系統還擁有識別目標與全天候使用的優勢,再加上雷射測距儀的技術也已經逐漸成熟,讓FLIR成為了對地攻擊不可或缺的重要輔助系統。以美國空軍發展出來的藍盾系統(LANTIRN)為例,包含AN/AAQ-13導航莢艙與AN/AAQ-14標定莢艙,讓美軍戰機擁有夜間超低空飛行與對地精確攻擊的能力。台灣也採購了外銷版,供F-16A/B Block 20使用。

 

俄羅斯的發展則與美國截然不同,一直認為IRST是重要的輔助搜索系統,在美國空軍的F-15與F-16都未安裝IRST時,蘇聯時代研發的Su-27與MiG-29卻都配備了IRST。俄系戰機堅持使用IRST的原因,可能包括蘇聯時代的雷達技術較美國落伍一些,IRST能協助監控更多死角。此外俄羅斯的國土位置偏北,氣候較為寒冷,是非常適合IRST使用的環境。最後一個關鍵原因,在於俄羅斯的國土廣大,執行攔截任務是俄系戰機很重要的工作,需要良好的敵我識別能力,而在這一方面IRST特別有用。以Su-27為例,IRST的型號為OLS-27,安裝在座艙罩的前方,呈半圓型的凸起,擁有良好視野,是重要的輔助系統。而從Su-27發展出來的戰鬥轟炸機Su-30,型號為OLS-30,還整合了FLIR,讓Su-30能快速切換到不同模式,攻擊的效率更高。
 

Su-27戰機座艙罩前方所安裝的OLS-27。(圖片摘自網路)

 

匿蹤技術出現,雷達地位受到挑戰

 

不過Su-30使用的OLS-30,與Su-35的OLS-35,只包含部份FLIR的功能,真正整合ISRT與FLIR的,當屬美國的F-35匿蹤戰機。F-35機上所配備的光電標定系統(Electro-Optical Target System , EOTS),型號為AN/AAQ-40,半埋於機首下方的菱形凸起玻璃窗內,具備完整的IRST與FLIR功能。此外,F-35還擁有另一套也算是IRST的分散式孔徑系統(Distributed Aperture System , DAS),提供了飛行員360度的視野。這套型號為AN/AAQ-37的系統,在機身四周安裝了6具光電感測器,並連結到頭盔顯示器(HMDS)上,讓飛行員能快速掌握來自各個方向的威脅,還可主動指揮機載電子掃描雷達,追蹤可疑目標。而美軍之所以會在過去放棄IRST,卻為F-35上安裝如此先進的系統,關鍵的原因在於匿蹤技術出現後,雷達的地位已受到挑戰。

 

俄羅斯Su-35戰機座艙罩前方的OLS-35,已整合了FLIR的功能。(圖片摘自網路)

 

雖然美國的雷達偵搜技術依然領先全球,但各國所自行研發的匿蹤戰機,如俄羅斯的Su-57與中國的殲-20,還是很大的威脅。而隨著材料科學與高速運算晶片的進步,近年來紅外線偵測技術有很大的進展,讓美國決心重拾IRST來彌補雷達系統的不足。當然,今日的匿蹤戰機,不只有反制雷達的手段,也會利用特殊設計的引擎噴口與機身塗層,來儘量減少機身散發的熱源訊號,但在偵測引擎熱源訊號的領域,美國仍有不少優勢。整合電子掃描雷達與新型的IRST,能擷取兩種系統之所長,盡可能降低戰機的偵測死角,早一步發現敵機的蹤影。只是美軍現在的問題,在於現役的第四代戰機都沒有IRST,甚至較早服役的F-22,也因設計與經費等問題,最後放棄安裝IRST。而軍團莢艙就是目前這種窘境的解方,讓舊型戰機能對抗匿蹤戰機的威脅。

 

F-35的EOTS,型號為AN/AAQ-40,半埋於機首下方的菱形凸起玻璃窗內。(圖片摘自網路)

 

以美軍的F-15與F-16為例,在換裝了電子掃描雷達後,再搭配軍團莢艙,能讓偵搜能力大幅躍進,雖然與F-35相比仍有一段距離,但已有初步能力,反制匿蹤戰機。特別是軍團莢艙這種IRST的特性,是被動偵測熱源訊號,本身不會發射電磁波,可以維持自身的隱蔽性,也不易受到多數電戰系統的干擾壓制,能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中維持作戰能力。雖然採用外掛莢艙的方式會增加阻力,也會破壞匿蹤外形,不過F-15與F-16本身就不是匿蹤戰機,影響並不算太大。而外掛莢艙的最大優點,是能不斷替換升級。如F/A-18 E/F的IRST Block II,就是升級後的新系統,特別值的一提的是IRST Block II是安裝在機腹中線副油箱上,分出副油箱的前方三分之一空間,來安裝IRST的電子裝備。F/A-18 E/F只需進行軟體升級,就能使用這款新系統。

 

F/A-18 E/F機腹中線的IRST Block II ,三分之一處有條白線,前方是IRST,後方是副油箱。(圖片摘自網路)

 

軍團莢艙能建構共同作戰圖像

 

台灣所採購的66架F-16V BLK70,都配備了新型的電子掃描雷達,在掛載軍團莢艙後,將是對付中國殲-20戰機的利器。不過由舊有F-16A/B Block 20構改升級而來的F-16V BLK20,恐怕無法使用軍團莢艙,這是美中不足的一點,未來是否有機會克服技術上的問題,值得空軍評估爭取。特別是外銷型的軍團莢艙,是否會保留戰術標定網路技術(Tactical Targeting Network Technology , TTNT),更是重要的關鍵。這種新型的戰術資料鏈,能將軍團莢艙獲得的資料,自動分享給附近的友軍單位與指揮管制中心,組成一個龐大的監視追蹤網絡,除了讓匿蹤戰機更難以躲藏外,還能建構共同作戰圖像(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 , COP),而這也是台灣目前最為缺乏的關鍵能力。國軍過去雖然已取得Link-16資料鏈,並不斷投資博勝案,卻仍遠遠不足。

 

回顧近年來美國協助台灣取得的武器系統,包括出售4架MQ-9B無人機,援助另外4架MQ-9A,幫忙升級原有的Link-16至北約規格的Link-22資料鏈,都是在建構共同作戰圖像。售台的軍團莢艙若擁有TTNT資料鏈,在戰時能開通,不只可讓盟邦取得台海空域的即時戰況,有助於盟邦提供協助,台灣同樣也能從盟邦獲得更多的作戰資訊,達成聯合作戰的目標,這才是台灣採購軍團莢艙的最重要價值。除此之外,台灣正在全力發展無人機,除了大型的騰雲二型無人機已接近服役外,陸軍聯兵營所使用的偵搜型旋翼無人機也剛撥交部隊,還要採購大批商規軍用的中小型無人機供基層單位使用。這些大大小小的無人機,都有各自的光電偵搜系統或攝影機,要如何整合這些資訊,形成共同作戰圖像,從下到上互相配合,是國軍應該思考的新方向。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