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管中閔該懊惱的是「雜碎文」讓校長變館長

李濠仲 2023年10月05日 07:00:00
管中閔在「Lin Bay好油」案上所做的知識份子示範,就是以一個未經提煉的倉促言論,損害了現實世界中既有的理智思辨空間。(資料照片/攝影:王侑聖)

管中閔在「Lin Bay好油」案上所做的知識份子示範,就是以一個未經提煉的倉促言論,損害了現實世界中既有的理智思辨空間。(資料照片/攝影:王侑聖)

事件緣由大致是這樣,「Lin Bay好油」網站負責人林裕紘9月22日接受黃國昌網路直播訪問,自曝受到威脅,9月23日晚間,前台大校長管中閔隨即在臉書寫下:「從網路攻擊,到公然威脅別人身家性命,是誰縱容這些雜碎?」以示聲援。緊接著,管中閔的發言經媒體廣泛引用,對執政者的批判便如排山倒海。之後檢警主動追查發現,「恐嚇案」竟是林裕紘和一名國民黨黨工自導自演,管中閔於是一度關閉之前「縱容雜碎」臉書貼文,後又突然重新上架,迎面各方「鍵盤指教」。

 

首先,管中閔身為前台大校長(且卸任沒多久),也是中研院院士,台大堪稱台灣最高學府,中研院則是國家學術最高殿堂,他的發言當然具備相當社會影響力,所以,當他以「雜碎」怒罵某人、某組織、某黨或政府,震撼力就非常驚人。不過,當林裕紘說自己遭到威脅,到管中閔臉書開罵,在這超過24小時的時間內,倘若他對林裕紘被威脅生命卻選擇不報警,既說要保護家人,卻在直播上「公開哭訴」等等作風稍作思考,又或者以其知識份子的基本動作,回溯過去有關網路匿名恐嚇背後的可能性,是否就會謹慎為之,即便再義憤填膺,應該也不至於倉促鍵入「是誰縱容這些雜碎」等語,如此也不必在10天後,對同一貼文刪了又重貼,底下留言也不會從一片讚許到罵聲連連。

 

於是,管中閔「雜碎貼文」便再次點出社群媒體分秒必爭吸引目光風氣下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當「批評」(無論對政府、政黨、公共政策、名人)大幅從精英主義的專利,變成人人都可以透過臉書、X(前Twitter)、網路直播或任何社群媒體迅速表達意見時,「鄉民模式」恐已高度感染諸多不甘寂寞的學界和政界意見領袖,跟著以快又吸金的言論為滿足,進而忘卻自己的價值原來不只在「批評」,還在「批判性思考」。

 

以管中閔的學術涵養,不會不知道這兩者的差別。即批評指的是針對某事找出錯誤,批判性思考的重點則在「判斷」,除了發現錯誤和缺陷之外,更強調質疑和分析;批評可以很簡單地只針對某人、某事,批判性思考則至少會考慮個人論證的基礎;且批評很多時候是出於情感,「情緒」卻僅是批判性思考過程的其中一部份而已。此外,批判性思考的價值就在於很少是以「理所當然」為出發,這才有助於一個社會學習思辨,懂得思辨的社會,難道不是任何正常人所希望的境界?

 

因此,管中閔恐怕是錯把自己第一時間的「快、狠、準」,當成個人自詡的「大學的脊梁」,但一個社會對台大校長、中研院院士的期待,其實是來自你基於豐富學經歷下的「洞察力批判」。更何況若想看到罵人罵到血流成河、血肉模糊,去看「館長」之流不就好了。

 

表面上來看,網路傳播時代,看似誰都可以就任何議題向全世界表達自己的意見和信仰,一則,這的確讓話語權不再壟斷於少數人之手,但同一時間,卻也是批判性思考逐漸退位,從而被快速發布、分享的評論取而代之的一刻。美國近年民主陷入騷亂,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於成千上萬、如滾雪球般的網路批評所釀成的災難。從covid-19期間戴口罩是「軟弱」的象徵,到疫苗陰謀論,再到總統選舉被操縱之說、國會大廈騷亂,幾乎每一次的社會動盪,類似「是誰縱容這些雜碎」這樣的網路批評皆「功不可沒」。

 

管中閔在「Lin Bay好油」案上所做的知識份子示範,就是以一個未經提煉的倉促言論,損害了現實世界中既有的理智思辨空間。在民主社會下,「批判」一直是對民選官員、政府的關鍵制約力量,更是對政客權力的有效制衡,但同樣的,來自知識分子,包括學者、專家乃至媒體工作者適時的「批判性思考」,則是避免批判本身失控、犯蠢的安全閥,尤其在陰謀論和虛假新聞益發猖獗的時代。很明顯地,他確實是捨批判性思考而就反射性批評,連批評和批判性思考之間可能的交集恐怕都欠缺。前台大校長、中研院院士的「翻車」,對一民主自由社會來說,那會要比任何政客、名嘴、記者「誤上賊船」還要令人憂心。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