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雅綺:離岸風電是台灣綠能政策不可或缺的一環

江雅綺 2023年11月06日 07:00:00
離岸風電短短幾年間,便帶動相關產業的產值與就業機會,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能源與產業政策。(圖片取自台電提供)

離岸風電短短幾年間,便帶動相關產業的產值與就業機會,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能源與產業政策。(圖片取自台電提供)

日前柯文哲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政策發表會,對離岸風電著墨甚少,除了提到台灣「海邊有很多螺旋槳在飛」,在未來發展再生能源的策略中,在簡報畫面上僅看到「太陽能、地熱、氫能、小水力、生質能」,竟然連離岸風電的角色都無,讓筆者嚇了一跳,因為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30%,至少要1000億度的綠電。

 

依照經濟部規劃,台灣離岸風電2025年可達到5.65GW的設置目標,每年發電量215億度;2030年預計達成13GW裝置量,年發電量可突破500億度電,這500億度在2030年的再生能源供給,就佔了將近一半。如果真要捨棄離岸風電, 就要清楚的告訴大家,這500億度綠電要從哪裡來?綠能30%如何達成?

 

再生能源的發展是全球趨勢,而再生能源取之於周遭環境,種類繁多,如果能妥善運用在地環境的優勢,一則綠能自給自足、充分供應,二則又無須遠地輸送、減少碳排,促進循環經濟。因為各國的環境條件不同,所選擇的再生能源發展方式,必有優先順序的差異。以台灣為例,台灣土地面積狹小,人口密集,陸域上的發電方式,勢必需要考量土地運用的優先順序。但台灣四面環海,離岸風電的潛力無限,台灣海峽更被國際機構 4C Offshore 評定為全世界風力資源最佳區域。

 

從數據來看,2022年,我國總發電量為2881.48億度,其中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增加到8.27%,已經超越核電的8.2%。而近五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平均年成長14%,其中成長最快的,則是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分別平均年增45%及135%。

 

而離岸風電的開發,目前政府所採取的策略,是以優惠政策鼓勵外資來台、同時以國產化的要求,協助扶植在地供應鏈的技術升級與成長。短短幾年間,帶動相關產業的產值與就業機會,截至目前為止,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離岸風電的科技也正在迅速發展。包括從固定式到浮動式的風機裝置技術、以及讓海洋牧場與離岸風電共存,兼顧海洋資源維護與漁民權益。

 

環顧週遭各國,日、韓、越南、菲律賓,甚至是中國,無不大力推動離岸風電,但柯文哲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政策隻字不提離岸風電,也不禁令人好奇,其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30%的具體路徑為何?這500億度綠電的年發電量缺口要從何補足?

 

2024總統候選人們,已紛紛提出能源政策,其中都不敢忽視再生能源的角色,這也代表目前的綠能政策,未來在國際趨勢下將都會延續。但攸關生存環境的能源政策,候選人們到底是隨意畫大餅、還是認真思考下的可行選項? 相信選民們一定會檢視其政策內涵,而非只是聽其口號。

 

※作者為海洋大學教授/海洋永續科技治理中心主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