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天玉里從來不是總統選舉的章魚里。(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每到選舉投票日當天,各家新聞台都會依照往例,指派至少一組記者守在有「章魚里」之稱的「台北市士林區天玉里」投開票所,現場連線、關注開票狀況。多數媒體都會說,天玉里選民結構可以反映整體投票結果,「很準」,所以只要天玉里一開完票,各台都會第一時間將結果播送出去,有的還會由記者訪問里長談談該次的準度和原因。
10多天後的總統大選投票日,沒有意外的話也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但是,「天玉里從來不是總統選舉的章魚里」。媒體在每四年兩次選舉開票的佈點過程,錯誤的經驗依賴和便宜行事,讓這個謬誤就這樣錯了十多年。
德國的章魚保羅,在2010年6月到7月的世界盃足球賽中,成功預測八場比賽的勝負,勝率100%;當年11月台灣適逢直轄市長選舉,台灣搭上「章魚哥熱潮」,在媒體密度最高的台北市,陰錯陽差下發現天玉里,和台北市投票結果差距不大。
當年國民黨郝龍斌總得票率55.64%,民進黨蘇貞昌總得票率43.81%,兩人在天玉里得票率分別是58.01%和41.47%,其實大約有兩個百分點左右的差距,雖然差距不大,但也不到非常接近的程度,只是仍可大致推估整體台北市長的選舉結果。自此之後,媒體封天玉里為章魚里。章魚里的表現,在2014年和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確實沒讓大家失望,繳出低於1%和低於2%誤差的好成績。
用最簡單的邏輯想,既然天玉里反映的是「台北市」的選舉結果,又怎麼能剛好反映「全國」的選舉結果?
從2008年到2016年三次總統選舉,天玉里的總統得票率,都和藍綠兩大黨候選人,在全國整體得票率有約4-6%的差距,章魚里完全無法套用在總統選舉上(但仍接近台北市得票率)。2020年總統選舉,雖然扳回一點顏面,但依舊有約2%的差距。光是雙北,比天玉里更準的里俯拾即是。因為版面關係,以下表格只列差距小於0.2%的里,還有許多差距小於1%的里沒有列入。
其實,「章魚里」之所以是「章魚里」沒有什麼高深的學問。有人會分析,認為是該地里選民結構如族群、階級、移入人口等因素,和全國/全縣市類似導致。但若考慮出生死亡、遷入遷出人數不斷變動,加上里民結構不可能真的完全依比例符合全國/全縣市的各種選民背景,成為章魚里真的只是「恰巧、剛好」而已。
數字會說話,「天玉里從來不是總統選舉的章魚里」。但無論是總統大選,還是台北市長選舉開票,媒體永遠都往天玉里跑,無視它「地方選舉預測神準,總統選舉預測落漆」的客觀事實,是媒體的失職。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