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儲能及綠能 才是四接的更佳替案

蔡雅瀅 2024年02月01日 07:00:00
協和電廠除役後,以「節能」及選址適當的「儲能」、「再生能源」取代,並無不公之處,更不應挑唆南北對立。(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協和電廠除役後,以「節能」及選址適當的「儲能」、「再生能源」取代,並無不公之處,更不應挑唆南北對立。(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力挺協和四接的學者莊秉潔,日前以《切勿把中南電北送 當成四接的替代方案》為題投書貴報。惟查:

 

一、北部今(2024)年大潭新增電量,約為協和今年底除役電量的2倍多:

       

協和電廠1、2號燃油機組已於2019年底除役,目前廠內僅剩裝置容量共100萬瓩(=1GW)的3、4號機,即將於今年底除役。而北部桃園大潭電廠8號機及新7號機預計今年6月及8月上線,預計共增203.66萬瓩裝置容量,約為協和今年底除役量的兩倍多。北部今年新增電量遠高於除役電量,顯足以填補協和除役缺口,無須加重中南部負擔。

 

圖片來源:111年版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第18頁;紅框為作者另外加上。

 

二、環團倡議以「節能」、「儲能」及選址適當的「再生能源」作為替代方案,並未主張以「中南電北送」作為四接替代方案:

   

環團就協和四接提出的替代方案是:短期先以北部大潭電廠今年新增電力,填補協和今年除役缺口;同時串聯北北基宜四縣市,共同推動「節能」及選址適當的「儲能」、「再生能源」。期盼早日「汰石化、轉再生」,讓台灣逐步擺脫燃油、燃煤、燃氣等高碳排、有空污且易受國際局勢影響價格及供應量的化石燃料,走向更健康且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並未倡議以中南電北送,作為四接替代方案。

 

「深度節能」是賴清德總統重要的能源政見,日前才公開表示:台灣每日平均發電約40GW,產業用電大戶占50%、60%,如能節電1成,就可省下2GW電力;並指出:「節能」比「開發新電源」重要。

 

協和3、4號機裝置容量僅1GW,且因設備老舊及空污管制要求,長期低度運轉。依台電電業年報,2022年協和電廠友善降載418次、自主降載25次、強制降載1次,容量因素分別僅28.47%及35.04%,實際發電量遠低於裝置容量。用電大戶若能節電5%,甚至只要節電約1.6%,就足以取代協和。

 

「儲能」亦係政府正在推動的政策,不僅北部已併網及已動工之儲能案場高達1,039MW(=1.039GW),超過協和3、4號機裝置容量。台電為因應綠能需求大增及四接開發卡關,亦正研擬在深澳電廠興建500MW的儲能設施。

 

    
 資料來源:台電簡報 

 

「再生能源」部分,協和電廠所在地基隆市長謝國樑拜訪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時,已接受環團建言公開表態:盼協和電廠往再生能源邁進。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出席仁澤地熱電廠啟用典禮時,亦曾公開表示:北部適合發展地熱,有非常多的業者希望投資。國發會「淨零十二項關鍵戰略」提出:2050年達成3~6.2 GW地熱的目標;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舉辦的「地熱前瞻發展趨勢研討會」上,產業顧問陳世芳更預估台灣地熱潛能有265GW。

 

台灣有豐沛的地熱潛能,且北部適合發展地熱,若選擇環境影較輕微的適當場址,分散發展地熱,取代協和電廠,不僅可提供產業發展需要的綠電,更不需進口天然氣,可避免國際燃料價格暴漲或發生戰爭導致供氣中斷的風險,對國家經濟發展與能源安全,顯較過度依賴燃氣火力發電更好。

     

三、高雄興達電廠燃煤機組除役後,規劃改建生質能電廠;賴清德總統選前承諾中火除役後,以再生能源取代;環團期望基隆協和火力電廠除役後,以再生能源取代,並無不公之處:

 

高雄興達電廠燃煤1號機除役後,規劃改建為裝置容量50萬瓩的生質能電廠,相當於1部協和燃油機組的裝置容量;改建工期僅需27個月,預計2026年即可啟用,遠較需在保育區填海造地,預估2032年才能完工的四接工程需時更短。

 

賴清德總統選前出席台中的造勢活動時,承諾中部民眾:國家所提出的重大建設或各種政策不能違背健康原則,中火應陸續除役,以再生能源取代。

 

基隆協和燃油火力電廠自1977年啟用,污染北部接近半世紀,終於即將除役,環團倡議協和除役後,以「節能」及選址適當的「儲能」、「再生能源」取代,並無不公之處,更不應挑唆南北對立。

 

※作者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