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比「晚安小雞」個人惡搞更大的問題

李濠仲 2024年02月18日 07:00:00
紐約市近日對多個影音平台提起訴訟,指控它們「助長兒童心理健康危機,擾亂學習並耗盡資源」。(美聯社)

紐約市近日對多個影音平台提起訴訟,指控它們「助長兒童心理健康危機,擾亂學習並耗盡資源」。(美聯社)

母公司位於北京的TikTok(中國稱抖音)自2017年國際版上線,到2020年下載量就突破20億次,是當年全球成長第三快的資訊品牌。伴隨而來,除了大舉改變青少年網路瀏覽習慣(絕大多數都成為短影音收視群),它背後出於中國因素的資安問題也備受關切。另外,廣大收視群同時促成了「網紅」叢生,技術普及化,並意味著成為網紅的門檻大幅降低,很多年輕人尤其愈來愈懂得利用它讓自己「瞬間成為風雲人物」。結果,比起北京可能經由TikTok掌握美國民眾個資,美國家長更憂心的則是網紅模仿效應。諸如TikTok等影音社群平台,近年已逐漸和「令人上癮且危險的產品」畫上等號。

 

TikTok大亂美國校園的代表案例,當屬發生在2020年的聖安東尼奧東北獨立學區麥克阿瑟高中。那年正是TikTok在美國市場豐收之際,全美人口3億3500多萬,其軟體下載次數就高達4億1500萬次,表示你在平台上的任何「作品」,都很可能獲得廣大迴響。於是,當年那所高中便有高中生以「標籤#deviouslicks」製作影片,主要展演自己如何破壞學校公共設施,包括偷走廁所裡的皂液器、鏡子、衛生紙架和火災警報器。

 

一時間,因為「偷竊學校」的影片大為迎合青少年「破壞為樂」的心理,於是再又鼓勵為數不少的「模仿犯」,很快地,學校被竊的東西,開始擴及到教室天花板、扶手、廁所隔間,甚至連老師的桌子都不放過。然後,不只位在德州的這間學校如此,從加州、密西根州到喬治亞州都出現類似的「風潮」。影片數迅速累積到數以萬計,單支影片動輒就有2、30萬人點閱,而觀看者看著看著,竟手癢跟著做的大有人在,迫使部分學校不得不直接祭出刑事指控和要求賠償,但效果不彰,有的學校乾脆直接禁止學生使用廁所(廁所是被偷竊、破壞的重災區)。

 

但如同過去心理學界對人性心理「破壞為樂」的研究,由TikTok在一所高中燃起的「偷竊學校」之火,參與學生的動機,也從一開始的好奇、興奮、追求刺激和激發「創意」,漸漸於行為中出現了敵意、沮喪和報復感。結果對學校管理階層來說,他們真正要處理的問題到頭來其實不在偷竊,而是沉迷於這些內容和行為的學生,不少都出現了學習能力大幅下降,個人生活且陷入混亂和無力的狀態。

 

那場風波之後,確實促使美國教育單位(包括公共衛生機構)再也不敢小看諸如TikTok等影音平台對美國青年的危害。直到2024年的今天,這些影音平台對美國校園課堂內外的干擾仍然不小,這也是為什麼2月14日,紐約市政府終於在家長、教師等組織的多方呼籲下,由紐約市政府、各學區學校和公立醫院系統,聯名對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chat和YouTube等科技巨頭提起訴訟,指控它們「助長兒童心理健康危機,擾亂學習並耗盡資源」。

 

紐約政府已向這些平台總公司所處的加州高等法院提交控訴文件,其中提到「年輕人現正群體沉迷於被告設立的平台」,就其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心理影響,已導致紐約市針對青少年的心理輔導花費超過了1億美元。而網路平台最自豪的「沾黏性」,正是它被認定的最大惡意──「故意設計讓兒童和青少年無休止地滾動和查看個人網頁」,而這樣的設計,不就是時下「網紅」、「粉絲」交纏增生的主要機制。

 

紐約市對各大影音平台提出訴訟的同一時間,台灣則是有網紅「晚安小雞」因涉嫌自導自演被綁架毆打,遭柬埔寨警方逮捕拘留。如果我們稍有系統地觀察影音平台近年在美國的發展變化,從它們創造出大量的使用戶、個性化經營者、粉絲從眾,到發生「偷竊校園」歪風,最後連號稱最包容、多元、開放的紐約市都大動作對影音平台提告,則兩地之間看似兩不相干的案例,其實都是在為網紅當道的時代給出警告。「晚安小雞」不就是極端偏差版的「偷竊校園」,而我們在撻伐網紅的個人行為時,卻也無法忽視他們對「收視群」的負面心理作用,就像比起網紅不負責任的言行,紐約客還更擔心它對青少年、兒童將是何等「擾亂學習並耗盡資源」。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