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專欄:對中國電動車徵關稅 促進全球經濟分配正義

黎蝸藤 2024年06月28日 07:00:00
除了美國和歐洲等國家陸續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印度、土耳其和巴西這些「全球南方」國家也紛紛對中國電動車祭起關稅大旗。(美聯社)

除了美國和歐洲等國家陸續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印度、土耳其和巴西這些「全球南方」國家也紛紛對中國電動車祭起關稅大旗。(美聯社)

日前,歐洲正式宣布將對中國出口的電動車徵收臨時性關稅,「抵消中國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補貼」,引來中國高調抗議,中國的「反制措施」也在密鑼緊鼓地進行中。

 

在中國宣傳中,這是發達國家眼紅中國的發展,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中國企業。然而,除了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陸續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之外,印度、土耳其和巴西這些「全球南方」國家,也紛紛對中國電動車祭起關稅大旗。

 

這令中國的「發達國家針對中國」的宣傳套路不攻自破。事實上,大家看到,只要稍微有那麼一點「大國雄心」的國家,都不可能「躺平」讓中國電動車長驅直入。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俄羅斯吧:俄羅斯在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後,無奈地只能全面依賴中國,自己把自己的發展路徑給斷了。

 

有中國評論指,「歐盟要給中國電動車加關稅,卻把自家人給捅了」。它的理由是,不少被歐洲徵收高關稅的汽車,其實是「歐洲品牌」的汽車。歐洲和中國的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汽車,再出口到歐洲。所以,歐盟要給中國進口加關稅,豈非打疼了自己人?

 

其實,這正是問題關鍵所在。在高度全球化的過程之後,品牌是不是屬於某個國家,固然還是重要的,但其重要性和全球化之前相比,已經完全是兩個概念了。

 

第一,很多品牌隨時可能轉手。比如原先的瑞典品牌沃爾沃(Volvo),不就變成了中國品牌(中國吉利汽車收購)嗎?原先的英國品牌積架(Jaguar Land Rover,台灣翻譯「捷豹」)不是變成了印度品牌了嗎(印度Tata收購)?美國的克萊斯勒現在不是成為義大利品牌了嗎?

 

第二,很多歐洲品牌都是全球公開上市的企業,股權複雜,它們的收益並不能直接等同於本國(品牌所在國)的收益,因為它們的股東可能大部分都不是本國人。

 

第三,正所謂「商人無國界」,在全球化時代,很多國際品牌都在全球佈局。它們的經濟活動的成就,已經越來越脫離了本國人民的福祉。

 

比如,德國車廠在中國合資建立汽車公司,在中國生產,和德國廣大人民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你是德國的人民,你是希望德國品牌車廠在本地建立工廠,僱用本地工人,從本地採購零件和服務,讓人民共享經濟成果?還是希望德國車企繼續在中國擴大投資和合資,在中國生產汽車賣回來德國,繁榮了中國經濟,再來賺德國人的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正如很多評論指出,因此,關稅的最大目的不在於「封閉市場」,不在於「把外國產品拒之門外」,而在於「促進投資在本土」,「促進本土的產業和供應鏈繁榮」。

 

具體到電動車產業上,歐洲沒有把中國品牌拒之門外,也沒有對自己本土品牌在中國的合資出口車網開一面,其用意不但要促進本土車企製造業回流,還希望把中國的車企吸引到歐洲投資,在歐洲建立工廠和技術開發,在歐洲聘請工人創造就業。關稅對這些德國車廠而言,不是「打疼自己人」,而是「讓這些公司不要忘本」。

 

不但歐洲如此,那些近來提高關稅的「全球南方」大國,比如印度、土耳其、巴西等,也莫不如此。應該說,歐美印土巴等國家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

 

進一步,我們還應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評價關稅,那就是促進全球經濟的「分配正義」。

 

過去數十年,全球化的一個弊端就是,由於資本的「貪婪」,以及中國政府的大力促進,全球製造業的投資高度集中在中國。這不但讓中國獲得大量製造業新科技,還打造了「全產業」供應鏈。最重要的是,這相當於全球資本幫助中國發展能拉動就業最多的製造業。

 

這造就了雙重分配不正義。

 

第一,國家內部分配不平衡的「分配不正義」

 

從經濟上說,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說法,全球化就是全球資本家聯合起來剝削全球無產階級。發達國家的資本家為了控制成本,和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家相結合,利用發展中國家的低工資、低人權和低環保要求「優勢」,把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大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造成發達國家本土製造業空心化。

 

這個過程中,最受益的是發達國家的資本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家;其次受益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勞動階層;受益很小甚至倒退的,就是發達國家的勞動階層。其後果就是,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家和發達國家的資本家等量齊觀,發展中國家的勞動階層收入追趕發達國家的勞動階層。相反,發達國家的勞動階層收入停滯不前,成為全球化最大的犧牲者。

 

以美國為例。和日本停滯三十年的經濟相比,美國算是發達國家中在全球化時代比較成功的發達國家。儘管我們要承認,全球化之後,生產成本下降,物價變得低廉(在這兩年之前,美國物價多年來保持低通脹),消費者確實受益。然而,大量產業外移的後果就是,中產階級萎縮,大量傳統工業區變成「銹帶」,傳統產業工人失業,大批青年無法找到理想工作,沒有穩定的工作收入。

 

總而言之,全球化導致社會發展分配的不平衡,人民無法共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在美國造成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經濟不平等讓人民有怒氣,進而產生巨大的社會不正義感。這必然衝擊其他早已建立起來的社會正義規範,進一步衝擊社會。這些衝擊是「螺旋式的」,你這次做得不好,我下次就有理由做得更不好,再下次,他就有理由更不好一些。

 

全球化導致社會發展分配的不平衡,人民無法共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在美國造成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美聯社)

 

第二,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分配不正義」。

 

全球化原本不應該是個零和遊戲,然而,在現實中,它越來越變成這種零和遊戲。全球化唯一的大贏家,就是中國。其他贏家也是有的,但和中國一比,全部都是矮子。而大輸家就是大批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常常很自豪地說,中國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的貢獻有多高。這裡的「貢獻」,英文是「contribution」,其實應該理解為語意中性的「占多少」,而不是那種「作出貢獻」的褒義。這種讓人感到「作出貢獻」的說辭,其實是一種話語,它掩蓋了一個不方便的事實。

 

全球經濟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中國分走了這個高速發展的最大一塊蛋糕。而這本來是,也應該是「雨露均霑」的,在道德上是應該讓所有的國家都均衡受惠的全球化紅利。說得不好聽一點,全球化過程中,很多原本可能屬於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機會,最後都因為過度集中在中國,而被丟失了。

 

這個進程當然很難用簡單定性去定義,比如中國人民的勤奮、國家政策的適宜等等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中國的加入世貿,如果中國的人力成本沒有那麼低,如果不是資本「有錢賺盡」的貪婪本性,如果製造業沒有這麼大規模地轉移到中國,那麼其他國家肯定也能承接發達國家製造業轉移的良機,那麼全球化高速發展的肯定是另有其他發展中國家。換言之,如果中國「做得沒有這麼好」,其他國家的發展肯定會快一些。

 

記得在全球化之前,東亞經濟有「雁行模式」,美國的製造業轉移到日本,日本的製造業轉移到「四小龍」,四小龍的製造業正在轉移到東南亞國家。這種雁行模式,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地起飛,就是一種「雨露均霑」,共同發展的過程。

 

然而,這一過程就是在中國加入全球經濟秩序之後被打斷了。全球經濟從「雁行模式」變成了「中國虹吸」模式。

 

全球化也導致了原先國際主流政治經濟學家推崇的「可持續的均衡發展」成為空話。各個國家成為「全球化供應鏈」的一部分,很多國家的經濟模式重新倒退到殖民地時期那種單一經濟模式,成為提供能源、原材料和農產品的基地,來自中國的製造業最終消費品則長驅直入。這當然也是全球化導致發展不平衡的另一個側面。

 

不難看到,自從美國和中國爆發貿易戰以來,國際投資生產貿易出現了極大的轉變。越南、印度、墨西哥等一大批發展中國家,不但陸續接納了原先投資往中國現在轉移過來的西方資本,還開始吸納中國的本土資本。換言之,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重新獲得了經濟起飛的機會,「新的雁行模式」又要啟航了。這難道不是對全球經濟的貢獻?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