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民進黨團社群失言 凸顯轉型正義教育失敗

冼翰宇 2024年12月07日 07:00:00
南韓戒嚴鬧劇在台灣網路社群所引發的效應,對照出的是轉型正義教育的失敗。(美聯社)

南韓戒嚴鬧劇在台灣網路社群所引發的效應,對照出的是轉型正義教育的失敗。(美聯社)

自2022年就任後民調便屢創新低的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無預警透過電視發布自家人也不挺的緊急戒嚴令。經過朝野共190名議員的投票反對後,尹錫悅在清晨召開國務會議並解除戒嚴,結束歷時約6小時的鬧劇,原先駐防在國會議事堂外的軍警也陸續撤離。

 

尹錫悅為何會選在這天突襲式發布戒嚴,甚至事先也未知會美國,真正的原因依舊成謎。但他在談話中反覆談到國會遭「親北(韓)共產勢力把持」,批評在野黨是「對國家秩序造成嚴重破壞的罪魁禍首」、是害國家倒退的「反國家勢力」,堅稱「守護憲法與自由」的自己是在拯救國家。這是標準的「打著民主反民主」。

 

南韓戒嚴的消息很快也在台灣社群上受到熱烈討論。令人驚訝的是,Threads 上竟有不少年輕網友覺得這是明智的決定,喊話台灣「不如也跟進」以戒嚴來「排毒」;還有人認真針對台灣如果也實施戒嚴,國家對內、對外乃至輿論可能的走向進行推演,並在文末總結「若真的沒招了,屆時該用就用吧」。

 

倘若只是社群上來路不明的網友發表令人咋舌的言論還事小,但萌生於戒嚴時期,且是現任執政黨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 Threads 帳號,竟也拿南韓總統令人遺憾的民主倒退行徑對比國內政壇,暗示在野藍白陣營是「世界等級的暗黑勢力」侵蝕國家。

 

儘管民進黨團事後緊急刪文並發表聲明「絕無支持戒嚴」,但通篇發文看下來,第一段開宗明義便以站在尹錫悅立場的主觀敘述表示「南韓國會被親北韓勢力操控,南韓總統尹錫悅為守護自由憲政體制,緊急宣布全國戒嚴」,緊接著在第二段細數藍白在國會的作為,也難怪黨團事後所稱「僅轉發國際資訊」的說詞很難叫人信服。

 

南韓戒嚴鬧劇在台灣網路社群所引發的效應,對照出的是轉型正義教育的失敗。出身南非的諧星,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崔佛.諾亞(Trevor Noah),曾在一場演出中提到德國如何教導下個世代面對轉型正義,確保孩子們了解歷史,但不會讓他們有罪惡感:「德國做過這件事,你們不用負責,因為你們不在場。可是因為你們是德國的未來,你們有責任不會重蹈覆徹。」

 

德國慕尼黑作為納粹的起家厝,在慕尼黑國家社會主義(納粹)歷史檔案館的展覽中,一進門的牆上就寫著:「It happened, thus it can happen again」(它曾經發生過,因此它可能再現/下圖)作為警惕;在1929至1933年(納粹崛起)的回顧區塊,則下了一個簡潔明瞭的標題「Democracy Can Fail」(民主也可能失敗)。在慕尼黑的許多角落,仍能感受到這座城市依舊以曾孕育出邪惡而深感內疚。

 

(作者翻攝自慕尼黑國家社會主義歷史檔案館)

 

民主從來不是完成式,它會消亡,也會倒退。正因為民主得來不易,更需要世世代代悉心呵護。已故的美國人權鬥士,在國會代表喬治亞州的民主黨籍前眾議員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曾說:「民主不是狀態,是行動。」強調民主需要受到捍衛,絕不能將其視為理所當然。

 

民進黨團社群失言,或許還能賴給與上述喊著「不如跟進」的網友同樣未經歷過戒嚴的「民主新貴」小編發文不察,但一個曾經站在對抗威權的戰鬥位置的政黨,如今卻以貌似同情的姿態遙望鄰國總統的反民主行為,無怪乎今天在台灣一談到「轉型正義」,仍有許多人會膝跳式地以「挑起仇恨」、「清算政敵」、「無端揭瘡疤」作為反對的理由。

 

曾經深陷人類歷史上最長戒嚴的台灣,絕對不能走回頭路,是時候該嚴肅地面對轉型正義了。

 

※作者為旅英台灣人,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碩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