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民進黨延續雙城論壇是正確的決定

陳嘉宏 2024年12月13日 07:02:00
兩岸關係會不會再「惡化」,該被追問的對象是共產黨,而不是民進黨,畢竟每天軍機繞台動不動軍演的是共產黨。圖為2023年雙城論壇在上海均舉行時,蔣萬安與上海市長龔正合影。(圖片摘自蔣萬安臉書)

兩岸關係會不會再「惡化」,該被追問的對象是共產黨,而不是民進黨,畢竟每天軍機繞台動不動軍演的是共產黨。圖為2023年雙城論壇在上海均舉行時,蔣萬安與上海市長龔正合影。(圖片摘自蔣萬安臉書)

馬龍訪問團來台惹出了「盤絲洞事件」,引發台灣社會群起抗議;結果竟讓中共官方下架所有有關「盤絲洞」的網路文章,讓不少台灣人認為抗議對中共還是有用的。台灣人的群起抗議當然有用,但真正讓中共官方決定下架文章的原因是此事已經衝擊了馬龍團在台灣的形象,導致此團的統戰效果大減;換句話說,下架盤絲洞文章,其實只是著眼於統戰的初衷與目的而已。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說,共產黨的所有交流都是統戰。此番說法讓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很不爽地表示,既然如此,那就請民進黨政府關閉所有的兩岸交流。羅智強此言差矣,兩岸互動不是當今的南北韓或昔日的東西德,雖然官方不對口,但每年都還有上百萬人次互動往返;兩岸不僅不是「沒有交流」,而是「重度交流」,除非哪一天兩岸真的兵戎相見了,如何保護這上百萬人的人身安全與行動自由,是兩岸政府共同的責任,這也是兩岸政治的現實。

 

沈伯洋說:「共產黨的所有交流都是統戰」,其實是要提醒台灣人不要忘記共產黨任何作為背後的統戰目的。把此番說法扭曲成「那就都不要交流」,那就是在偷換概念。事實上,將民進黨政府形塑成「排斥交流」、「不要交流」的形象,也是共產黨統戰台灣的目的之一。面對這樣的割裂與統戰,如果民進黨動輒以關閉交流來回應,那反而中了統戰的計謀。

 

既要警惕統戰,又要維持交流,這的確是高難度的政治工程,但民進黨身為執政者對此責無旁貸。在兩岸彼此還存在無可化解的政治歧見之前,民進黨一方面要維持兩岸之間健康有序的低度交流,另方面還必須要適時卻不討人厭地提醒台灣人共產黨可能的統戰企圖;最後,民進黨必須相信民主社會面對統戰會有一種自我抵抗與癒合的機制,最終可以自己保護自己的民主。

 

馬龍團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統戰的白手套,不過,比起陸委會與台派KOL喊破喉嚨說他在搞統戰,還不如微信公眾號裡一篇自爆文章讓它的統戰目的圖窮匕現。也因這樣一篇小粉紅文章,讓馬龍團後來的行程不斷遭到檢視與抗議。當學生們自發地在校園內舉起「民主人權自由,我要平等自由」、「這裡不是中國台北」、「支持中國言論自由」標語,透過媒體傳送到台灣民眾面前時,馬龍團早已失去了它當初來台的統戰目的。

 

在中共軍演的同時,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也緊接著叩關。陸委會最後決定有條件放行雙城論壇雖然引發民進黨內不同的意見,但這項決定是正確的:第一、雙城論壇舉辦多年,對共產黨而言早已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決定讓共產黨(可能還有國民黨)無法將阻礙交流的標籤貼在民進黨身上。第二、交流必有統戰,不過失敗的馬龍團剛走,加上解放軍還在大規模軍演,台灣社會反而都會緊盯雙城論壇會不會有出格的統戰作為,這會讓到訪的中共官員相對收斂。第三、民進黨可藉此向台灣社會與國際社會宣示,維持兩岸正常交流的開放立場。

 

至於台北市長蔣萬安逼問陸委會所謂「兩岸關係惡化,將停辦雙城論壇」𥚃的「惡化」是如何定義?就沒什麼意思了。陸委會的「有條件放行」其實就是放行了,兩岸關係會不會再「惡化」,該被追問的對象是共產黨,而不是民進黨,畢竟每天軍機繞台動不動軍演的是共產黨。而既然統戰的特色是「立場清楚,手段模糊」,反統戰的特色也必須「底線清楚,作法模糊」,豈有自家首都市長在逼問自己中央政府的底線的道理。

 

台灣民意反統戰,但支持兩岸交流。至於共產黨的作為是「交流」或是「統戰」?端視民意的趨向與變化,並沒有簡單的操作型定義。對民進黨政府而言,這是一場輿論與民意的戰爭,也是一場持久戰、耐力戰、決心戰,台灣人很難對這種藕斷絲連的互動有說不的權力。

 

※作者為《上報》論壇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