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南:一座用中國資金堆砌的貪腐迷城──斯里蘭卡

洪耀南 2025年05月21日 06:50:00
斯里蘭卡戰勝了泰米爾之虎,卻敗給了自己構築的權貴體制與腐敗制度。(美聯社)

斯里蘭卡戰勝了泰米爾之虎,卻敗給了自己構築的權貴體制與腐敗制度。(美聯社)

2025年5月18日,斯里蘭卡迎來內戰結束16週年。這場長達26年的內戰,由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LTTE,俗稱「泰米爾之虎」)發起,旨在為泰米爾族人爭取獨立國家。戰爭於2009年5月18日畫下血腥句點,政府軍以武力擊敗LTTE,結束了一場造成近十萬人喪生的衝突。

 

那一天被塑造成「勝利日」,馬欣達·拉賈帕克薩也因此被捧上民族英雄神壇。然而,16年過去,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不但未能帶來和平與繁榮,反而揭開了另一場災難的序幕——一場以「戰後復興」為名行掠奪之實的盛宴,一場用中國資金堆砌的貪腐迷城。

 

恐怖組織的陰影,掩不住政府的黑箱

 

泰米爾之虎以自殺炸彈、暗殺行動與恐怖統治震驚世界,其資金來源橫跨海外「革命稅」、毒品走私、軍火販售與國際募款。但結束這場內戰的政府,卻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延續暴力:從屠殺結束分裂,到用權貴壟斷與財富掠奪壓制社會裂痕。戰爭結束了,黑箱政治與制度腐爛卻正要開始。

 

拉賈帕克薩王朝:和平的劫匪

 

戰後,拉賈帕克薩家族沒有推動民主改革或族群和解,反而以「贏得戰爭」的光環為掩護,公然將國家資源私有化,打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家天下政權」。以國族主義為遮羞布,他們將權力轉化為私人財富,把重建之名變成貪腐之實。

 

中國資金成了他們洗錢與債務轉嫁的最佳工具。從漢班托塔港到科倫坡港口城,這些被粉飾為「國際合作」的龐大建設項目,實則是債務陷阱、貪腐溫床與戰後社會崩壞的催化劑。基礎設施不是為人民鋪路,而是為貪官設局。短短幾年,拉賈帕克薩把一個剛從戰爭中走出來的國家,推向了財政破產的邊緣。

 

和解是假,壓制是真

 

戰後成立的「經驗教訓與和解委員會」(LLRC)原本應是一面照見真相的鏡子,卻成了掩蓋責任的遮羞布。報告內容被批偏頗、缺乏透明,建議乏人問津,成果形同虛設。失蹤者家屬等不到正義,只等來沉默與封口令;而泰米爾族群,換來的不是平等對話,而是持續監控與軍事化統治。所謂「和解」,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統治延伸。

 

IMF出錢,人民還債;民主倒退,國際無力

 

2023年,斯里蘭卡在經濟瀕臨崩潰之際,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助,換來29億美元的紓困貸款,條件是「強化反貪腐措施」。但諷刺的是,當貪腐本身就是制度核心,這樣的改革究竟是希望,還是笑話?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多次呼籲追究戰爭罪責,但斯里蘭卡政府卻依舊打著「主權牌」與「民族主義」擋駕,不願面對歷史、不願問責當權者。國際社會的施壓,被斯里蘭卡當局當成外部干預,選擇對內高壓、對外甩鍋。

 

結語:勝利是一張空頭支票

 

斯里蘭卡戰勝了泰米爾之虎,卻敗給了自己構築的權貴體制與腐敗制度。和平從不是槍聲停止的那一刻,而是正義與制度修復開始的那一天。

 

但斯里蘭卡選擇了逃避,選擇了把勝利變成權力的免死金牌。當一個國家的「重建」被家族壟斷、當「基建」變成洗錢管道、當「和解」只剩鎮壓工具,和平不僅無法生根,更會反噬整個國家體系。

 

如果斯里蘭卡無法徹底清算這場戰後掠奪,就只能繼續在「勝利」的幻象中,輸掉自己的未來。

 

※作者為淡江大學外交系中國大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