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伊拉克或者阿富汗過去的例子,清楚地說明了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垮台之後的伊朗真的會更好嗎?(美聯社)
伊朗這個國家,古時候就是波斯,從來就不太好惹。其國土面積有164萬平方公里,是台灣45.5倍大。伊朗西南境的扎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向北沿著阿拉伯河,到達伊拉克與土耳其接壤邊界,然後向東北往亞美尼亞邊境繼續走。如果要從西邊從陸路攻擊伊朗,首先會遇到這座大山。又伊朗境內大部分是沼澤地,也有沙漠。歷史上包括亞歷山大大帝、蒙古人和帖木兒(Tamerlane)、鄂圖曼人,甚至俄國沙皇都曾經嘗試入侵過伊朗,最後不是落得不穩定的短暫佔領後撤軍,不然就是只能觸及伊朗邊緣無功而返。
由於伊朗境內平地荒涼難以維生,所以幾乎所有的伊朗人都是住在山裡,也因為各山區聯通困難,因此各自發展出獨特的文化,跟許多國家一樣,難以形成統一的國族認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住在伊朗西北部的庫德族,完全無視於伊朗政府的同化政策。
美國歷任總統只要想處理伊朗核武者,都知道讓美軍地面部隊進到伊朗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因此盡可能不循此徑。但在1979年至1980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中,因為美國大使館被伊朗學生占領,52名美國人被扣為人質。當時美軍不得不派出地面部隊,於是特種部隊Delta Force與Rangers從阿拉伯半島出發,計畫潛入伊朗首都德黑蘭救出人質。當時代號為Desert One的直升機降落在伊朗東南部的沙漠地帶,卻因機械故障與沙塵暴失敗,發生地面直升機與運輸機碰撞,最終造成8名美軍死亡。這場任務未觸及敵軍即狼狽撤退,這帳算在當時的卡特總統頭上。
川普同樣了解伊朗國土不宜進入。所以在川普第一任時,與當時的國防部長艾斯培在許多的扞格之後,終於針對要狙殺伊朗第二號人物、軍頭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達成共識。於是美軍發動無人機以精準空襲的方式,在巴格達國際機場炸掉了蘇萊曼尼的座車,美軍手上不沾鮮血就達到目的,這是川普想要的。但這行動依舊是在伊朗境外。
所以這一次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川普從最早不想管伊朗的事情,剛好以色列也很強,自己可以解決加薩的問題,現在再處理德黑蘭應該是遊刃有餘。所以川普聽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的勸,認為伊朗未生產核武。但一日三變的川普,後來又說他可能會介入,而且兩星期內會有答案。此外,素來反對美軍介入烏克蘭戰爭的副總統范斯,2023年時曾表示美軍反擊伊朗會是一個錯誤,但他最近也嗅到「川皇」立場驟變,美東6月21日最新的受訪跟著附和說,如果川普對伊朗去核化的外交手段已經走到盡頭,「我們的時間就用完了」(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然後川普會走下一步(暗指軍事)。
但福斯電視台也滿壞,在川普與班農會面決定再給伊朗兩星期的外交斡旋期限之後,記者專訪范斯問怎麼跟你說的「時間已經用完了」有出入?范斯的回應只能陪笑說我們要相信總統的直覺,他都會做出最好的決定。然後加巴德最新也改口說伊朗能產生核武。這次是展現MAGA內部對於川普喜歡的美國孤立主義—尤其是對外用武—是有可能會產生歧見的鮮明例子。因為連川普身邊的人都搞不太清楚他到底要什麼了。又不管是范斯或加巴德,似乎對於先前馬斯克無法100%服從川普所衍生的內鬥與吃下的苦頭銘記在心,自己心中的孤立主義(范斯)或者容忍邪惡國家(加巴德)遂變得不重要了。
此外,技術上川普可以讓德黑蘭的政權垮台,但是利比亞、伊拉克或者阿富汗過去的例子,清楚地說明了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垮台之後的伊朗真的會更好嗎?國際關係學者常問的問題是:到底是無政府狀態死的百姓比較多?還是一個暴君統治下的國家死的百姓較多?歷史經驗通常指向前者,因此推翻一個暴政如果沒有先想好配套,通常不會更好。
而如果川普最後仍決定軍事介入伊朗,並徹底摧毀其核武計畫,外界預測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派遣F-22、F-35或B2轟炸機吊掛碉堡剋星(bunker buster bombs),例如GBU-57「巨型鑽地炸彈」,專門破壞地底掩體。然後使用雷射或 GPS 定位,擊爛特定離心機工廠或控制中心。GBU-57可以鑽進地底十二層樓深,其破壞力世界之最,也只有美軍做得到。而且轟炸目標可能也不只是媒體所說的福爾多(Fordow),還包括伊朗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濃縮設施奈坦茲(Natanz),還有轉換與加工中心伊斯法罕(Isfahan)與重水反應爐設施阿拉克(Arak)。
果真如此,伊朗就只能一打二,即以色列與美國。如果伊朗在短短時間內可以製造核武並拿來反擊,當然是伊朗與全世界通輸。但假設伊朗還不具這能耐,伊朗還是會反擊。首先。伊朗會想要聯合中國、俄羅斯甚至北韓,打一場團體仗,但最近美中領袖通話融冰,習近平也不敢太明目張膽地援助伊朗,可能就像是在俄烏戰爭中以邊邊角角支持俄國的方式,來間接給予伊朗支援,包括提供情報支援與網路技術、持續能源與貿易支持,或者是中共最擅長的在國際場合上護航伊朗。
同時伊朗仍有一記必殺技,就是封鎖咽喉點荷姆茲海峽。伊朗革命衛隊海軍(IRGCN)可以大量使用數百艘快速武裝小艇,並搭載火箭、機槍、反艦飛彈、甚至自殺無人艇。重點不是與美軍主力艦正面交戰,而是騷擾油輪與商船,最終讓能源市場動盪,並且製造國際壓力。
另外伊朗沿著荷姆茲海峽北岸(包含阿巴斯港一帶)也部署了多款地對海飛彈,即所謂的岸基反艦飛彈,能對進出海峽的軍艦與油輪封鎖威脅。事實上,伊朗石油儲量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氣儲量是世界第一,而中國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每日購買達100–120萬桶,占了伊朗出口量的70%以上。所以伊朗如果封鎖荷姆茲造成中國買不到油,中國不會樂見。同時封鎖也會對來自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與阿聯的石油與天然氣船運造成大規模破壞,屆時世界能源價格必定狂漲。
總之,伊朗也沒麼好惹,喜歡孤立主義的川普,遇到以色列/伊朗戰爭這一次,好像也無法走出MAGA那種要當地盟友管好當地惡霸的責任自負路線。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TACO)在川普2.0是否為真?值得繼續觀察。
※作者為東海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