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鴻達:五星級飯店消失和比亞迪欠款背後

陳鴻達 2025年06月27日 06:00:00
比亞迪苛扣下游供應商的作法,在在令人對該公司能否永續經營下去感到質疑。(美聯社)

比亞迪苛扣下游供應商的作法,在在令人對該公司能否永續經營下去感到質疑。(美聯社)

由於中國各類官方的經建統計數據可信度差,因此當年國務總理李克強特別篩選一些與能源使用相關的數據,以輔助其掌握真實的經濟現況,世人稱之為「李克強指數」。因此若想知道其真實經濟情況,可能就必須從社會的一些蛛絲馬跡來拼湊出來。近來中國境內五星級飯店驟減應可反映出中國消費的急凍,而中國經商環境惡化也可從大企業積欠供應鏈貨款窺見一斑。

 

五年消失百餘家五星級飯店

 

根據中國的文化和旅遊部統計,該國五星級酒店在2020年有850家,但截至去年底僅剩736家,不過5年時間減少114家。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指標,除了反映中國經濟的困頓外,也可觀察中國是否開始走向鎖國的道路。過去幾年中國各地競相興建五星級飯店,並且從一、二線城市蔓延到三、四線城市。除了反映出當地經濟活躍外,也滿足大量外國觀光客與外籍商務人士的需求,一時好不風光。但2020年疫情打擊後,這些往往雄踞各城市黃金地段的五星級飯店紛紛傳出住宿人數銳減。經營者雖然降低房價,但住房率還是節節下降。飯店無法維持應有的服務水準,因此大量被降級,甚至關門大吉。

 

這背後原因除了景氣不佳,國內民眾消費能力降低外,外國人不來了也是主要原因。根據統計在2019年中國接待外國遊客人數高達九千八百萬人次,疫情期間降到不足一千萬人次。但現在即使疫情過去幾年了,2024年外國遊客只有二千六百萬人次,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這中間中國也是有努力爭取外國觀光客,例如擴大免簽範圍與停留時間,並加強多語言的觀光服務。但這幾年中國不管是內政或外交的種種作為,讓西方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下降。甚至美國與澳洲等國,更對其人民人身安全提出示警,建議其國民重新考慮是否前往中國旅行。

 

除了需求面因素之外,這些五星級飯店「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因為許多飯店背後的金主其實是房地產業者,因此和房地產景氣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過去在炒房時,飯店與住房兩者互相拉抬,甚至許多地方政府在圈地蓋房子時,還要求開發業者必須要蓋五星級飯店。現在房地產泡沫破了,這些飯店也失去支撐,骨牌效應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2024年到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只有二千六百萬人次,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美聯社)

 

系統性積欠供應鏈貨款

 

在中國大型企業積欠供應商貨款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大家都知道這不是健全經商環境應有的現象,因此今(2025)年4月通過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也特別指出這告現象不對,但卻提不出具提的改善作為。以比亞迪為例,這個當今全球產量最大的電動車公司,其苛扣下游供應商的作法,來支持其「零公里二手車」等割喉競爭手段,在在都令人對該公司能否永續經營下去感到質疑。這也顯示出中國經商環境的惡化,並聯想到之前恆大地產的類似做為對整個社會的衝擊。

 

比亞迪採類似「恆大商票」的方式,自創「迪鏈」向供應商發行「電子債權憑證」來支付供應商,而不是比依「票據法」開立商業票據。這些下游供應商收到「迪鏈」後,就進入漫長的等待期。一般來說比亞迪採用「月結30-60天信用期 + 6-8個月迪鏈」的結算模式,因此實際付款週期延長至8-10個月。供應商可持有到期後向比亞迪兌付現金,但供應商若需現金,則需支付高額貼息(5%-10%),變相壓縮利潤。

 

這延後付款的方式,幾乎是所有中國汽車公司或大企業的共同作法,只是比亞迪積欠貨款最嚴重,也苦了眾多的供應商。這些大企業透過「供應鏈金融」綁定供應商,將中小供應商納入自身金融體系,以增強供應鏈控制力。同時規避相關金融監管,「降低」財報負債金額。以去年為例,比亞迪「迪鏈」累積無息的欠款超4000億人民幣,自己省了龐大的利息支出。為了平息眾怒,比亞迪日前宣布將對供應商貨款的支付期間統一為60天,但是否做到還有待觀察。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長一直是在中國經商的痛點,企業規模越大對供應商的「壓榨」就越厲害,產業發展就越不健全。近年來由於景氣嚴峻,也使得這個問題更加惡化。有人統計2024年中國平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Days Sales Outstanding, DSO)為141天,比上一年度增加8天。這些供應商正面臨兩難的困境,自己借錢來幫大廠生產,可能自己倒了還沒拿到貨款。也可能大廠倒了,自己還沒收到貨款。

 

結語

 

去年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因私下「妄議中央」而被拘留並免職,今年更正式撤銷其兼任主任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今年中國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也因質疑中國GDP數據慘遭調查。中國對重大財經資訊頻頻「蓋牌」,這也反映景氣寒冬還看不到盡頭。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穩定中心主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