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明哲看王炳忠-鄉愁的回歸與散逸

鄭凱中 2017年12月29日 00:02:00
王炳忠從小在《中國夢》的環境下長大,懷抱著統一的理想,在現實中不斷的掙扎前進的「上進青年」。(攝影:葉信菉)

王炳忠從小在《中國夢》的環境下長大,懷抱著統一的理想,在現實中不斷的掙扎前進的「上進青年」。(攝影:葉信菉)

「鄉愁,是一種最高貴的痛苦。」 --赫德(德國浪漫主義之父)

 

同樣身為「網路e世代」的青年,我們在李明哲與王炳忠兩個人身上,看到了南轅北轍的國族認同樣態。

 

李明哲,42歲。父母籍贯分別為安徽和山東。 王炳忠,30歲。雖然籍貫台南縣佳里, 但是從小在台北萬華長大。 從族群背景而言,李明哲是所謂「純種」的外省人(父外母外), 而王炳忠卻是「純種」的本省人(父本母本)。 但是兩個人在國家認同的選擇上,卻是站在光譜的兩端。

 

兩人同樣生長於台北市,用現在的網路流行用語,就是「天龍國人」。也同樣曾經是新黨的「青年軍」,1994年, 趙少康參選台北市長時,同樣高唱過「大地一聲雷」,只是王當時只有小二,算是新黨青年軍當中的「小小兵」。 從種種的資料看起來, 王炳忠的國族認同,受到父親的影響頗為深重。 王的父親雖然是台南佳里人,但是少年時候即懷抱「中國統一」的理想,曾籌組中華復興黨,主張打倒共產黨、推翻國民黨,以拯救中華民國。王父年輕時在軍中演說帶有濃重外省腔調,因此王炳忠在年幼時就深受其影響。孩童時期的炳忠上過國語正音班,並經常參與演講比賽。王炳忠曾自訴道:

 

「我從小對文史、說唱藝術挺有興趣,但都不精。幼稚園時,喜歡看每周日早上中視播的國劇演出,老師就帶我在兒童節大會上唱了段京戲。小學一年級主要參加作文比賽,並不擅言詞。小學二年級,媽媽帶我去看台北市立圖書館大哥哥、大姐姐們正進行的說笑話比賽,我到了現場突然說也想登台,當下報名,結果即席發揮得了第二名,從此跟演說結緣。小學五年級第一次參加校內演說比賽,從此每學期參加演說、作文兩項比賽。  

 

我所說的比賽,是台灣各級學校(從小學到高中)每學期辦理的'國語文競賽'。國語文競賽包括作文、演說、朗誦、書法、字音字形。校內各項競賽的第一名,再代表學校參加各縣市、全國台灣區的競賽。這是大陸發生文革後,老蔣總統定下的規矩,作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一環。我從小學到初中,年年參與作文及演說,是我青春歲月的美好記憶。」

 

在李明哲與王炳忠兩個人身上,看到了南轅北轍的國族認同樣態。(攝影:曾原信)

 

容我用一句話來形容王炳忠, 他是一個「從小在《中國夢》的環境下長大,懷抱著統一的理想,在現實中不斷的掙扎前進的「上進青年」」。 反觀李明哲 雖然生長在一個外省家庭 但是經歷了專業學術洗禮 、邏輯思辨訓練, 再加上參與校園民主運動的影響, 使他認清台灣跟中國的現實狀況, 進而揚棄新黨的「大中國思想」 轉身擁抱民進黨的「務實台獨理念」。

 

當然,個人的國族認同,是非常私密的、不足為外人道的, 通常也不必向外人道。只是一朝被公開,攤在陽光底下,被眾人檢視時,是不是經得起邏輯和是非的考驗。李明哲和王炳忠同樣面對這個認同被檢視的尷尬難題。

 

從來異議者面對掌權者,就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挺身反抗、二是曲膝臣服,再不然就只剩下隱逸逃脫一途。

 

相信王炳忠應該讀過汪兆銘的一首詩: 《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如果用他那字正腔圓的京片子,來朗誦這首詩,應該會更撼動人心……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長期觀察認同問題

關鍵字: 李明哲 王炳忠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